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情人赠有情扇 无端人生无端恨 (第1/8页)
绍兴元年五月,仰承道君皇帝谕旨,赐长孙名“谌”,进封检校少保、宁国军节度使。 但册封礼当天,道君皇帝并没有出席,乳母抱着在襁褓中的赵谌完成了所有的仪式,这几乎是立皇太子的规制。 有老臣见了,顿觉唏嘘,礼罢之后和赵煊说道:“臣曾见神宗皇帝,见哲宗皇帝,见道君皇帝,见官家,今日又见宁王,知江山有靠矣。” 赵煊看到他感怀的样子,忽然问道:“道君册封朕的时候,当比谌儿现在大些吧?” 那老臣回忆了一下,道:“官家当时是先封的定王,那时哲宗皇帝方驾崩,就没有做册封礼。若说正位东宫,那时官家应当有一岁了吧?臣记得那是崇宁年的事。” 他生在哲宗皇帝驾崩的那年,等到持盈改元崇宁的时候,虚岁也应当有个一岁了。 赵煊隐约知道国朝的礼节,哪怕是诞生了元嫡皇子,也不能轻易地册封太子,好歹得等到孩子三岁时候,看着能长大了再说,因此便只是先册封了赵谌做宁王。 他已经预备册立赵谌做太子,于是就开口问这老臣缘由,好为将来做准备:“朕当时才一岁,怎么就行册封礼了呢?我听程卿说,似乎是要等到孩子稍大些?” 那老臣已经须发皆白,想事情很费劲:“那时候,臣记得…当时道君生了一场大病,钦圣娘娘便说,事急从权,先立好太子来得稳便。于是就给官家行了册封礼,臣记得道君那天是被人搀着来的,病还没好。当时官家就是由道君抱着,念册的人,好像是……” 赵煊动了动眉头,还想听一些,可这位老臣东一棒槌西一榔头地乱回忆,根本没个中心:“官家当时活泼得很,道君差点抱不住,后来是交给了显恭娘娘。噢,说起这个册封,冲献太子降生的时候,哲宗皇帝也想要立太子,只是当时华阳教主还在尊位……” 赵煊懒得听哲宗朝的旧帐本,哲宗皇帝唯一的儿子冲献太子只活了三个月,不然皇位也不会落给他父亲,他只是阴谋地想着,看来立他做太子的并不是持盈,而是向太后。 前朝旧事已经远去,可他知道,哲宗皇帝驾崩的时候,当时就有人要立哲宗的同母弟弟赵似,是向太后一力主张立了他父亲。若是他父亲当时生病没好、撒手人寰,皇位就要再一次回到赵似手里,也难怪向太后会急匆匆地立一岁的他做太子。 赵煊有些怅然地想,看来我从来都不是他要立的那个太子。不过他又在心里给自己找补,就算不是,最后做官家的不还是我吗? 他思考间,而那老臣已经从从哲宗的冲献太子讲到仁宗早夭的褒王、寿王、鄂王,开始长篇大论起了小儿千金方,赵煊听得有些迷茫,那老臣见他迷迷瞪瞪地,笑道:“官家不爱医术吧?” 赵煊有些不好意思:“卿见笑了。朕今后有余力时也当涉猎。” 那老臣呵呵地笑,看他如同看子辈一般和蔼:“官家学力纵深,假以时日,一定能有所大成。” 他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君曾主持修过《圣济总录》和《和济局方》,官家若有心涉猎此道,大可以随时去问问道君嘛。子养而亲在,不是人间至乐吗?” 赵煊素知他父亲万般诸事皆能,也承认自己在此道上比之不过,但这位老臣显然不知道自己和父亲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相看两厌的地步了,他若去问持盈医药,持盈不把他毒死然后复辟就算心善了。 他正准备搪塞过去,而那老臣不知是不是因为人太老了,看不懂人的脸色,又殷殷地问赵煊道:“自上月紫宸殿赐宴以后,臣已有月余未见道君了,道君好吗?” 持盈不好。 赵煊将他关进了延福宫,在事物用度上无一亏待,事如从前,但他从前身边所有的内侍、班直以及嫔御,都被赵煊屏退了。 赵煊将他从前没有即位时的穆王府做了改造,改成行宫的规制,并将这些人赶到那里去居住,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他的妻子郑氏。这样一来,偌大的延福宫竟然只剩下他一个主人。 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赵煊的指示,这里的宫人不愿意和他说话,一板一眼,生怕多说一个字。持盈问时间,问日期,他们都回答,好像大相国寺里的晨钟,可如果是涉及旁的,他们就只会跪下请罪,说:道君恕罪,奴不知道! 他感觉到很寂寞,非常的寂寞。 有一瞬间他甚至希望赵煊来看他,但是赵煊并没有,那个月夜里他踉踉跄跄地走进儿子为自己布置的牢笼,赵煊的态度仍旧很好,李伯玉和吴敏已经懵了,而赵煊还泰然自若地跪在他足边:“爹爹要休息吗?” 持盈坐在椅子上,他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会面临这样寂寞的情况。对赵煊的失望,让他忘记了自己受辖于人的境地,他冷笑着说道:“官家在,我怕是睡不好。” 人都跪了一地,持盈看见他,就想起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感动,想起蔡攸劝他不要回来,可他还是回来了。 因为他相信赵煊,果然他一生一世不能相信谁,从蔡瑢到赵煊。他自己也骗人,所以活该被人骗:“我在外面时,官家睡不好。现在我回来了,官家能安寝了否?” 赵煊艰难地回答他:“爹爹好,我就好。” 持盈歪倒在椅子上,他有一种脱力的眩晕感。 他被蔡瑢欺骗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难过,可赵煊是他的孩子啊,赵煊骗他!纵然他有做不对的地方,可是他孤身进京、自解兵权,将身家性命都托付在赵煊手里,可结果呢—— “你不在,我就好。” 他这么回答。 于是赵煊很快走了,内侍关上延福宫的九扇大门。 而赵煊再也没来过,据说他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就在延福宫外磕头问安,持盈也懒得搭理他:他做皇帝时都没有起得这样早,赵煊知道他早上起不来,还刻意选在这个点来请安,分明也是不想相见的意思。 但他实在太寂寞了,寂寞到宁可赵煊来看他。 他想要和人说说话,谁都行,谁都好。 这些人不敢和他说话,他也不敢让这些人靠近,不敢让这些人给他沐浴穿衣,他们是赵煊的人,而赵煊,显然还不知道他身体的变化。 如果知道了,他又要怎么看待自己这个父亲? 他就更有理由把自己关在这里一辈子了!没有一个皇帝身上会有这样阴阳两套的器官,长成这样的孩子也许都在宫廷里面活不到成年。 于是延福宫就产生了很奇怪的景象。 延福宫只有一位主人,所有人都应该围着这个主人转。但是,他把自己隔绝了起来,他自己梳头发,自己穿衣服,沐浴了以后自己一点点把湿着的头发绞干,一点也不假手他人。 有一段时间他的衣领是歪的,头发也只扎一个道髻,被风一吹就散出几缕来。赵煊给他准备的所有衣服都是宽袍振袖,远远看去好像随时随地要翩然霞举、羽化登仙了一样。 他有的时候去凉亭歇着,有的时候看着湖水发呆,有的时候登上杏岗远眺,但更多的时候,他会躲在假山里睡一觉,觉得这个世界就好像庄子的梦境,蝴蝶梦见了庄周,还是庄周梦见了蝴蝶?他梦见以前的许多事,感觉灵魂都在飘飘地升天,有好几次他醒来不知道眼前是哪里,跌跌撞撞地跑出去,跑到那九扇大门前,班直武士不敢对他拔刀,只是沉默得如同一道墙,像黄河堤前的坝。 他们说—— 官家已经吩咐过了,道君的身体不好,不能吹风,请道君回去吧。 他回头看,宫人们惶恐地涌出来,那是另一道墙。 他在这两道墙里夹着生存,然后怔怔然地继续躺回假山里睡觉。 错落的光影照在他的眼皮上,有的时候他觉得太亮了,但更多的时候,他会达到一种玄妙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