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纸片人摄政王觉醒的第一天渣攻现场 (第2/2页)
无血色,嘴唇干裂,眼下更是有淡淡的乌青,嘴角破了皮隐隐约约看得见凝固了的血迹,表情痛苦,好似被梦给魇住了。 可是,在他印象里面,北阕不是这样的。 不该是这样苍白的样子。 他们十三岁相遇在影堂,陆长陵说不上来为什么选了那个跪得笔直如剑的少年,只是在这个少年身上,他好像看见了曾经的那个自己。 那个倔强、顽强、拼了命想活下去的自己。 有时候,想活下去,偏偏就是那么千难万难,好似巨大沟壑不可跨越,可是有时候,对于某些人来说,那也只是不过挥挥手的事情。 所以那个时候,在那个昏暗阴凉的影堂,陆长陵停在了少年面前,深深地刻在了少年寒凉斑驳的生命里面,他选择了少年并且轻轻的告诉他:“我这里有一把你会喜欢的剑。” 剑啊。 于是北阕就成了陆长陵的剑。 披荆斩棘、削铁无声、出鞘见血。 但是又不仅仅是剑。 剑不会和主人一起竹林之中痛饮、屋檐之上赏月、沙场之上舍命相护。 与其说是下属,与其说是奴从,倒更像是漫漫长夜难明之中的同行者,北阕陪伴陆长陵走过最难最苦的那段日子,一起吹过刺疼的风沙,一起熬过冰冷的边塞,一起饮马长河,一起饮冰卧雪,一起血战沙场,一起得胜回朝。 是陆长陵此生绝对不会舍去的人之一。 可是现在,这把剑,被人磨损了。 他的北阕。 不容再多想了,陆长陵毫不犹豫地在打量了一番影侍身上的状况之后,扯了衣架上头自己的衣物将北阕好好的裹了起来,批了件外套他就横抱起北阕往外大步走去,不敢耽搁。 说来也怪,以往应该时时刻刻在外头守夜的侍从居然不见人影,陆长陵这一路大步走去,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半夜撑不住正在打瞌睡的护院,陆长陵心下一紧,已有了猜测。 怕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眨眼之间,梦境成真。 ********************************************* 征战沙场多年,军中重伤伤患大多受恩于一位妙手回春的神医,这位神医面若冰霜、脾气古怪,但承摄政王之恩情,是陆长陵路过南疆边界时,冒着满天黄沙飙风与西风卷烈刃,纵马救下的一位重伤的苗女。 他记得,苗女居所应当就是在这里: 府内一片枯黄的竹林之中。 原本竹林是翠色欲滴、挺拔劲韧的,只是因着苗女制药,寸草难活,竹林日渐衰落,然苗女并不介意,甚至坦言确实更喜欢衰落的竹林,这便留了下来。 林中有一竹屋,此时灯火通明。 “恩人半年未见,此来,似乎有些许不同。” 苗女戴上一副半纱手套,看着北阕若有所思,伸手过来探陆长陵怀中之人的脉搏。 陆长陵低头看着哪怕是在昏迷之中也紧皱眉头的北阕,源源不断地输送内力替他暖暖身子,闻言叹道: “好似浮生大梦一场,此刻方醒。北阕他身体如何?” 殷悦一顿,抬眸,声音平静却语出惊人:“恩人要北阕公子活命吗?” “...自然。” “那恩人便请手下留情,北阕公子本就先前旧伤未愈,也不好生养伤,脾性硬如顽石不知变通,听闻前些日子还彻夜跪于深雪之中,怕是石头也经不住这般磨损。” 殷悦熟练地起身,朱唇冷淡,伸手在琳琅满目的药架子上面拿药品。 “跪?”陆长陵一阵皱眉,“何时的事?” 苗女挑挑拣拣药柜里头的东西,一双素手上布满了陈年旧疤,甚至还有多种毒物的咬痕,闻言沉默了一会道:“前些日子吧,听闻是拦了恩人请的风尘之人,被恩人罚了。” 殷悦揣了一把草药绕过陆长陵,来到案台前头细细研磨,“怎的了,恩人可是记不清了?” “殷姑娘觉得,这前段时日,本王是否性情大变。”陆长陵问她。 这句话他不会问旁人,却敢问苗女,苗女生性冷淡却格外知分寸。该言不该言,心知肚明,七窍玲珑心,当之无愧。 “恩人说笑,人之性情本就如絮般飘忽不定,只是略有耳闻,听说恩人近年来易动肝火。” 苗女垂眸,谏言道:“动肝火,实在是伤身。” 这话分明在暗指什么,惹的陆长陵苦笑不已。 苗女生性冷淡,和北阕关系却意外的倒是不错,当然——也可能是北阕受的伤实在是太多了,总比旁人多几番来去,自然更为同苗女熟络。 陆长陵心中长叹,抱着北阕坐在竹屋之内总觉得不甚真切。他迷迷糊糊记得发生的种种于陆长陵而言不过是大梦一场,但对于除了他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可触可及的一段生命,北阕一身伤病是因他而来,府中萧条境况也由他而起,更何况朝堂乱象,君臣隔阂,放任幼王直面豺狼虎豹。 真是滔天玩笑。 偏偏又叫人无可奈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