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起乱 (第1/2页)
“宁王萧齐安,赐地赤北,封北承王。越王萧梦德,赐地闵东,封东和王。宜王萧长恩,赐地罗南,封南俊王。礼成合旨,各亲王搬迁封地,亲守泰安。”尖长的声音落下,台下跪着的人无一起身,一片诡异又危险的沉默下,文庆踏步而上,拿过宦臣手中皇旨,沉声道:“请各亲王接旨。”。 被风打得哗哗响的黎国皇旗下,新皇徐徐上前,“各亲王对朕的旨意有异议?”未脱稚气的声音已隐隐有王者的威压,宁王先一步抬首,“不知臣等何时出发?” “今日承迁礼后,即刻出发。” “...” 文庆举着圣旨递给萧宁,“请北承王接旨。”林间树叶簌动,萧宁抬眼间,一支长箭破风而来,直直射穿文庆手中的圣旨。 “有刺客!护驾!” “护驾!!” 亲卫军迅速将文庆和新皇团团护住,空中静了一瞬,紧接着,一支,一簇,成片的箭矢划空而来,台下的大臣胡乱地推搡逃跑,台上的亲卫军也被逼得步步紧退。 “母后。”萧长恩挤到文庆身边一把握住她的手腕,“沁水峰后山有一处密室,母后随我先去避避。”文庆一把甩开他的手,“今日承迁是你安排的护卫,出这等纰漏,你还有何脸面让我信你。” “母后...”萧长恩无可辩驳,转眼便要被亲卫军隔开距离。 “杀!!!”箭雨过后乱军终于现身,其间为首那人蒙着黑面,长剑直指祭坛上的文庆,“杀妖后,正天下。” “杀妖后,正天下。”一时间烟雾四起,一百人,两百人,五百人,乱军的人数越来越多,亲卫军挡在前方,隐隐有不敌之势。文庆紧紧护着新帝,亲卫军的调遣她虽非亲力亲为,但也是时时注意着的,援军赶过来不需多长时间,现在的人数应该尚能应付。 正想着,耳边突然“噗”地一声,挡在她身前的护卫被射穿喉咙,“母后小心!”不等她反应过来,萧长恩扑到她面前,一支箭头穿过他的腰间,迅速染出一片血色。 “萧长恩!”文庆赶紧将他扶住,萧长恩歪头靠在文庆肩上,“今日...今日之事,是儿臣没做好,母后莫再,莫再生儿臣的气了。”他咬牙费力撑起上身,“援军未到,母后暂且避一避吧。” 文庆犹豫着看向台下的亲臣们,萧长恩忙道:“密室足以容纳百余人,各大臣皆可庇护。不过...不过两炷香的时间,这些乱军掀不起风浪。” “好。”文庆转身吩咐亲卫军护着各亲臣退散至密室,混乱中不忘扫了台下一眼,“萧宁萧越呢?” 。。。 朝天寺旧址顶楼隔室里,厚实的木窗被推开一条缝,“人数不够。” 孟惜知低头为他斟满茶,“主子原是调派了多少人?”宁王关上木窗,“绝不止此。”就算是五日时间万骨山无法倾巢而出,也不该就这些人数。 宁王起身有些焦急地来回踱步,这点人数只够与沁水峰的亲卫军僵持,僵持就要耗时,时间...时间拖不得了。 “王爷。”有侍卫跑进屋来,“太后等人退去后山了。” “可知具体去处?” “暂不知,不过是宜王领的路。” “萧长恩...”宁王垂眸思索半晌,“速速查清他们藏身之处。” “是!” “主子何必惊慌。”孟惜知凑过来抚着宁王肩上的四脚蟒纹,“既是宜王带路,太后等人不就是瓮中之鳖。”宁王没有再说话,推开窗看向底下焦灼的战局,心中升起强烈的不安。 。。。 “亲卫军退了?”萧越从树梢上跳下来,往山顶靠了靠“尚可一战,不应该啊”。 “乱军头领有一手好箭术。”佑平抱手立在崖边,眺望山下情景,“亲卫军退守乃权宜之策。” “王爷。”安南呼哧呼哧跑过来,“咱们逃命不如躲回府里,在这一不小心被牵连了。” “谁说我要逃命了。”萧越掸了掸身上的灰,“这么一场好戏,错过了多可惜。再说...”他转头看着山下腾起的烟尘,“我还没上场呢。” 。。。 “母后与各位大人便暂在此处歇息片刻,至多两炷香时间援军就到了。”萧长恩勉强向文庆行了礼,便转身要走。 “去何处?”文庆忙叫住他,“你的伤势...” “母后...”萧长恩打断了她的话,放下一路捂着伤口的手,箭头穿腹而出,闪着诡异的黑光,溢出的血已是一片乌黑,显然是中毒之迹。“我已无用...”他费力扯了扯嘴角,“出去,或许还能为母后尽最后之能。” “咔咔”机关扭动的声音,众人眼睁睁看着石门缓缓下落,“哐”地一声将他们和外界隔开,萧长恩抚着粗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