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鞭打 (第1/1页)
萧六再次醒来,只觉得头痛欲裂,捂着脑袋爬起来。 这是……哪里? “醒了?喝药。” 听见太子的声音,萧六陡然清醒不少,连忙拿起床头的汤药一饮而尽,翻身下床叩头。 “奴才给殿下请安,奴才醉酒失仪,求殿下责罚。” “蔚太子的酒好喝吗?” “不……不好喝。” 萧六额头贴在手背,不敢抬起。 “那你还记得蔚文宣说了什么吗?” 萧元祚翻开手里的暗卫密折,低头问他。 “奴才……不记得了。” 萧元祚不知这话真假,沉吟半晌,还是决定先抽他一顿。 “过来,趴好。” 萧六心里叫苦不迭,还是走过去,认命地褪了裤子,趴在书案上,他个子小,腹部抵在桌边,双脚便够不到地,小短腿在空中晃着。 “奴才知错,求主子责罚。” 萧元祚抽出花瓶中的鞭子,没有任何前奏,直接抽了上去。 啪,皮鞭瞬间撕裂皮rou,翻出一道血红。 萧六呜咽一声,咬住袖子。 啪,鞭子紧挨着上一道,掀出淋漓的血迹。 身后撕裂般的疼痛太过清晰,萧六此时已经感觉不到头疼。 啪啪啪,鞭子一下下抽在身上,带出一道道狰狞的伤口。 萧元祚甚少对他下如此重手,萧六疼出一身冷汗,低头埋在手臂间,死死咬着袖口。 十鞭过去,萧六身后已无一块好rou,强忍着不出声哀嚎。 萧元祚覆上他颤抖的脊背,这孩子总是这样,打得轻时还会出声讨饶,若是重打,反而一声不吭。 有些事,或许没必要深究。 “回去把《三纲六纪》抄上一百遍,日后不许再喝酒。” “嗯……奴才知道了。”萧六的回答中带着哭腔,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疼痛。 六月初六为明德皇后忌辰,宫中气氛一片肃穆,宝华殿法师自七日前便开始诵经。 宫中最尊贵的两位主子心绪不佳,下人们自然处处小心。 萧六此时正跪在未央宫门口挨鞭子,他只着白色里衣,双手被吊在刑架上,被迫跪直,方便侍卫从他的后背抽到大腿。 萧六实在不明就里,皇帝召他前来,他叩头请了个安,就被拖出来打。 四十下,用得还是手指粗的马鞭,鬼知道他挨完还有没有命在。 今日太子在明德皇后灵前抄经,没人敢给他求情,他怕是真的要被打死在这里。 啪,凌厉的马鞭抽在他脊背,白衣瞬间透出血痕。 萧六闷哼一声,咬住了嘴唇。 唱刑人道:“一。” 啪,锁链发出碰撞的响声,萧六喘息着握紧手边的东西,分散疼痛。 “二。” 马鞭很快便抽破布料,露出里面鲜红的血rou。萧六死死咬着嘴唇,只偶尔发出几声鼻音。 侍卫一鞭下去,便是血rou飞溅,萧六很快便忍不住压抑的惨叫。 御书房内,景和帝沉默地抄着经书。 王良小心送上茶水,太子不在,只有他能劝上两句。 “陛下,马鞭过于沉重,萧六公子怕是受不住。” “受不住就送他去投胎,他不是正想换个爹?” 景和帝笔下未停,表情看不出喜怒。 王良闻言惶恐跪下:“奴才知罪,奴才该死,奴才马上把那些人散了。” “行了,朕不管你有多少干儿子,只一点,子不教,父之过……” 景和帝这一笔下得过重,墨迹晕染了上好的宣纸,这张经书算是废了。 “是,奴才一定约束好下面的人。”王良俯身叩头,脊背满是冷汗。 不过二十七鞭,萧六便疼晕过去。双手仍被高吊着,头颅低垂,身后从脊背直到大腿鲜血淋漓,隔着破碎的衣衫,翻出狰狞的碎rou。 景和帝在窗口看得分明,眼神却没什么温度。吩咐来请示的侍卫: “泼醒继续,别弄死了。” 冰水浇头而下,冲刷下一地的血色。萧六控制不住地颤抖,气若游丝。侍卫们掰开他的嘴,灌了他一碗参汤吊命。总算是打完四十鞭。 母后忌日,萧元祚照例宿在了未央宫,第二日才知道萧六差点被打死。 萧六足足昏迷了两天。 萧元祚得知萧六醒来,便抽空过来看他。想起那日也是他的生辰,不由得多出几分怜惜。 “孤吩咐人给你做的长寿面,可吃了?” 太子来时,萧六刚刚上过药,所有伤口又被磋磨过,甚至比受刑时还疼上几分。他整个人厌厌的,眼角还红着。 “没吃到。”小孩小心翼翼地抓住他的衣角,萧元祚的心软成一片,抬手抚摸着萧六的头发。 “那孤再让他们做一碗。” “谢谢殿下。” 萧六大着胆子抱住太子的手臂,如今有人哄,他便觉得委屈。 “又长了一岁,怎么还这么喜欢撒娇?” 萧元祚掀开被子,查看他的伤口,刚刚清洗过的鞭痕又渗出了鲜血,混着青黄色的药油,看着更加丑陋凄惨。虽不至深可见骨,也是入了肌理,必要留疤。 萧元祚皱眉,父皇未免下手太狠。 当年之事,于妃只是颗毫无主见的棋子,小六更是无辜,只是因为有于家血脉,便被牵累至此。 王吉端来了长寿面,萧元祚退出思绪,哄着萧六道: “先吃面,你日后也懂事些,莫要再说些混账话。” 景和帝照常考教过太子功课,却见萧元祚突然跪下,似是有话要说。 萧骞知他想说什么,丢下手中的书册,率先开口: “那个孽障胡言乱语,忤逆不敬。论起来,打死都是应当的,朕已经足够仁慈了。” 萧元祚想起萧六奄奄一息的模样,终究还是忍不住: “父皇若是想打死他,当年又何必要留他一命。” “朕留下他,是怕你独木难支。”景和帝看向自己精心养育的太子。 “主脉凋零,宗室便会蠢蠢欲动。那时于家刚除,朝纲不稳,内忧外患,需要有个人来分散他们的目光。” “他们自以为探到了皇家幽密,便不会一直盯着朕的独子。” 萧元祚停顿片刻,俯身行礼:“父亲,小六也是您的儿子。” 景和帝眼里闪过讥讽,“他是于太后赌上身家性命,拼着下药得来的’幼帝’。朕可不敢认这个儿子。” “若不是因为他,阿颖也不会和朕离心,被贼人钻了空子,一尸两命……” 明德皇后忌日刚过,书房内又只有父子二人,萧骞难得情绪外露,但很快便平静下来。 提到母后,萧元祚一时无言,眼里涌上酸意。 他自幼所学,父母所教的都是圣人之言,君子之风。为子当尽孝,为兄应友爱。因此他既无法反驳父亲,也不能迁怒弟弟。 “如今朝局稳固,是让他继续做你的奴才,还是培养他成为左膀右臂,都随你。” 明德皇后戚颖同样出身大族,父母皆死在于家的构陷之中,二人同病相怜,志趣相投。对于幼年孤苦的景和帝来说,她既是爱人,也是最亲近的家人盟友。 她的死,让景和帝实在无法冷静地看待萧六这个孩子。 “若是他因为自己的身世而有了其他心思,朕便正好了结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