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_梦忆凉州春色(公主保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梦忆凉州春色(公主保重) (第2/3页)

兼松柏之志,当得起‘公子’二字。既然如此,我便称呼你为‘柳公子’,你意下如何?”

    柳平春一时语塞。

    他答非所问:“殿下今日进城,下官招待不周,有失远迎,实乃下官之罪。”

    “何罪之有?”华瑶又为他开脱,“我来汤丰县,只是临时起意,等不及差遣信使、细说缘由,还望诸位海涵。”

    柳平春以茶代酒,敬了华瑶一杯:“殿下大驾光临,我等不胜万幸。”

    这一番谈论结束,天色已晚,月光越发昏暗,街头巷尾灯烛煌煌。闹市的游人渐渐散去,馄饨铺子的店主也要收摊了。

    店主偷偷瞧了眼华瑶,不敢开口向她讨要饭钱,只因她随身佩刀负剑,穿的是素衣布裙,戴的是竹簪木钗,虽有倾城之姿,却无半点装饰,像极了闯荡江湖的草莽之徒,甚至可能来自凉州山寨。

    近几年来,凉州边境不宁,异族屡次来犯,镇国将军便从凉州各地抽调兵马,连打了七八回胜仗,士气备受鼓舞。

    然而,凉州荒山一带的贼寇日渐猖獗,相互勾结。他们在凉州与沧州的交界之地,扎下了三个寨子,俗称“三虎寨”——那地方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凡是三虎寨洗劫过的地方,少说也有几十个死伤的平民,死者全被斩首断足、切腹掏肠。大街小巷遍布断肢残骸,血腥气渗入地底,经久不散。

    三虎寨的贼寇们之所以如此狠辣歹毒,正是为了震慑各门各户。平头百姓不敢违抗盗匪,只能乖乖呈上金银财物马匹,以免全家上下死无全尸。

    思忖至此,店主捏了一把汗。

    正在此时,突然有人拍响了木桌,店主吓了一跳,踉跄一步转过身,正好对上华瑶略显诧异的目光。

    华瑶问:“店家,为何如此惊慌?”

    店主抬袖掩面,支支吾吾道:“姑、姑娘……”

    华瑶从衣兜里掏出一串铜币,摆到店主的面前。她结清了这一顿饭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那店主仔仔细细地数了一遍铜币,仍然不敢抬头与华瑶对视。

    华瑶低声道:“我是外地人,头一回来汤丰县,人生地不熟,更无亲戚照拂。我对本地的人情世故一无所知,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店家担待一二。”

    店主抖了抖衣袖上的面粉,悄悄瞥她一眼,才问:“姑娘从哪儿来?”

    华瑶说:“京城。”

    “京城?”店主挑高眉梢,“姑娘,你放着大好的京城不要,到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做甚?你不晓得,这几年啊……”

    华瑶叹了口气:“我晓得,如今的世道不太平。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不就图一个安稳吗?只是我家祖上在凉州安置了好些产业,我必须尽快抵达凉州。”

    店主赔笑道:“原来姑娘是生意人。咱们这儿,几乎没有京城来的商队。”

    华瑶又问:“康州、秦州的商队呢?”

    店主实话实说:“康州、秦州富得流油,商人最多,离咱们可近了。自从凉州边境开战,商队都绕路走,他们怕官兵,怕征税,更怕遇到劫匪。人要挣钱,也要惜命,谁不是爹生娘养的?瞧你年纪轻轻的,你的爹娘啊,肯定都盼着你早点忙完,早点回京城!”

    夜深露重,凉风袭人,虚无的灯影晃荡不休,华瑶的笑声很轻。那声音飘散在夜风之中,几乎微不可寻。

    《大梁律》规定,每晚亥时,北方各城执行宵禁,居民不得外出、不得在街上奔走。

    亥时未至,街上行人屈指可数。

    柳平春为华瑶备好了马匹,华瑶却说:“我想走回驿馆,这条路并不远。你不必随行,我们明日再见。”

    柳平春牵扯缰绳的双手停顿了一瞬。

    宽大的衣袖垂落之际,他抱拳行礼:“下官惶恐。《大梁律》第一卷第一条,‘为人臣者,止于敬,侍君以忠,忠君以诚’。侍奉殿下,本是下官的分内之事。于情于理,下官需将您送回驿馆,再选十名精壮捕快,留在驿馆,彻夜守卫……”

    柳平春还没说完,忽觉一阵幽香扑鼻,恍如阳春三月的桃花杏雨。

    他抬眼一瞧,只见华瑶的侍女站在他的面前,对他温声细语:“柳大人不必忧心,殿下向来待人宽厚。”

    她还说:“奴婢名为罗绮,是公主的近身侍女。”

    柳平春念了一遍:“罗绮?”

    罗绮退开一步,离他远了一尺,裙摆翩然,余香犹存。

    柳平春神色稍定,罗绮又同他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柳大人一定听过这句诗。”

    柳平春拘谨得很:“这、这……”

    华瑶随口应道:“这可如何是好?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穿得起绫罗绸缎的人,哪里懂得养蚕的辛苦呢?我猜你心里正在想,皇宫出身的姑娘,提到这句诗,无异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柳平春跟在华瑶的背后,随她一同走在萧瑟冷清的长街上。

    柳平春说:“唐代名士有云,‘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在百姓苦乐也’。殿下以仁义为怀,体恤百姓,恩泽深厚,下官钦佩不已。”

    华瑶称赞道:“不错嘛,你讲话很好听。”

    长街两侧的商铺早已关闭,空余几面旗帜迎来送往。

    此时正值戌时五刻,月色静谧祥和,市井深巷时不时地传来鸡鸣、犬吠、婴孩啼哭之声。

    华瑶立定片刻,忽然问:“依你之见,凉州、沧州两地的百姓,过着怎样的日子?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是苦还是乐?”

    柳平春收拢袖摆,嘴里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