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同游_第九章天庭风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天庭风雷 (第3/4页)

将立刻低声议论。有人起身仔细查看云羽的刻度变化,脸sE渐渐凝重。王母娘娘也微微俯身,眉心一动,「此羽……乃天庭自制,凡人确无C控之力。」

    李靖脸sE一变,沉声喝道:「不过是偶发气脉,岂能证裂隙!」

    沈安早已预料这一质疑,立即打开观测册第二卷,「臣昨日於边境所记数据与此刻云羽颤动频率一致,请诸位对照。若此为偶发,两者不可能在不同时空呈现相同波形。」

    他将册页递给距离最近的北斗星君。那星君翻看良久,神sE从怀疑转为惊讶,最後沉声道:「频率与幅度确实吻合。」

    殿中再度掀起议论。几名中立仙官开始向李靖席方向低声交换意见,态度显然动摇。

    李靖眉sE沉如墨,冷声道:「即便如此,也不能证明裂隙必致灾祸。天庭万古稳固,岂会因一处裂口而动摇?」

    沈安抬起头,与他对视,语气忽然转为犀利,「天庭固若金汤,正因如此,裂隙才更危险。当一个系统长久封闭,任何微小破口都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崩塌。这不是凡人的臆测,而是天地的法则。」

    他的声音不高,却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哪吒睁大眼睛,低声对身旁的仙官说:「这话……有道理。」

    李靖脸sE更沉,刚要再言,杨戬忽然向前一步,铠甲发出一声低响,像一记警钟。「李天王,若裂隙无害,又何需以天条封口?若真如你所言安然无虞,何惧凡人数据?」

    这一击直指守旧派的矛盾,殿内一片静默。李靖的目光如刀般扫过杨戬与沈安,但在众神的注视下终究无法再言。

    玉帝轻轻抚须,目光转向太白金星,「星君,卿意如何?」

    太白金星拂尘一挥,声音温和却铿锵,「裂隙虽未至灭界之危,但其节律已影响天庭灵脉,此乃不争之实。凡人观测能补天官之不足,实为两界之幸。臣建议即刻立案监测,并授观理使临时通行权,得往返边境,持续记录。」

    王母娘娘微微闭目,似在权衡。片刻後,她睁眼看向玉帝,「太白之言虽涉非常,但裂隙若真影响灵脉,亦不可坐视。妾同意暂行观测。」

    玉帝终於开口,声音如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诸位之议,朕已悉知。裂隙之事,着观理使沈安续行监测,二郎真君护行。若有阻挠,皆以妨害天务论。」

    此言一出,殿中再度哗然。李靖虽满脸不甘,却只能抱拳低头,「臣遵旨。」

    沈安心头一震,终於在这场高压的辩证中取得暂时的突破。他俯身行礼,「臣遵旨。」

    当他退下玉阶时,双腿几乎发软,但心中那GU悬着的石头终於稍稍落地。云羽的微光仍在颤动,像是一颗小小的心脏,在凌霄宝殿的万丈威压下顽强跳动。

    走出殿门的瞬间,沈安深x1一口带着金属味的云气,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已被冷汗浸透。杨戬悄悄靠近,低声道:「做得好。」

    沈安转头看向他,从那双灰蓝的瞳孔里看到的不只是赞许,还有一份不言而喻的守护——在这座以神权为顶的g0ng殿里,他不再只是孤身一人。

    太白金星随後而出,眼中带着狡黠的笑意,「小凡人,今日之辩,足可载入天庭记录。可别以为这就结束,守旧派失了颜面,暗cHa0只会更汹涌。」

    沈安擦去额上的冷汗,深x1一口气,目光却b来时更为清亮,「我知道。但至少,裂隙的真实,已经无法被否认。」

    云海在殿外翻涌,风声像远方的战鼓。沈安明白,这场辩证虽然赢得暂时的通行与认可,却也宣告了更大的风暴正在b近。凡人的声音第一次在天庭最高议事堂中留下回响,而这回响将改变的不只是裂隙的命运,更是神与凡之间,早已僵固千年的平衡。

    h昏的天庭似乎b往日更为沉重。凌霄宝殿的金sE云顶在暮光中折S出冷冽的银光,宛若一片紧绷的刀刃。沈安随杨戬与太白金星离开议堂,走在连通云桥的长廊上,耳边仍回荡着白日辩证的余音:李靖的冷声、星君们低沉的议论、玉帝最後那句「妨害天务」的裁决……每一个字都像被烙在心上,提醒他虽然暂时赢得了监测权,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云桥两侧的天兵列队依旧严整,铠甲在落日余晖下闪着黯淡的光。他们的目光不再像初见时那样单纯戒备,而多了几分复杂——既有对凡人出现在议堂中心的震惊,也有难以掩饰的疑虑。沈安感觉到那无形的视线像细细的针,轻轻刺在背上,提醒他今日的胜利并不代表被接受,只意味着他已成为众矢之的。

    太白金星走在前方,白须在风中微微颤动,眼底却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转过身,压低声音道:「小子,今日之辩虽惊四座,但也惊醒了沉睡的老狐。守旧派失了颜面,接下来他们必会另寻途径。」

    沈安握紧怀中的观测册,仍觉掌心发凉,「太白前辈的意思是……他们会暗中对付我?」

    「或你,或你身边的人。」太白金星话语轻描淡写,却像一根细针穿破夜sE,「他们不会明着违抗玉帝的裁决,但总有千百种方法让你无法继续观测。」

    杨戬侧过身,灰蓝的瞳孔在暮sE中微微一亮,语气冷峻,「有我在,他们不敢动。」

    「真君之威自然足以震慑一时,」太白金星淡然一笑,「但裂隙牵涉的不仅是军权,更是秩序本身。他们若决心破局,未必会从刀剑着手。」

    沈安心头一沉,脑中浮现昨夜那些前来探问的仙官:有人语带劝说,有人笑里藏针,每一张面孔都像蒙着一层薄雾。他忽然明白,真正的危险不在刀剑,而在那无形的谋算与话语——一个看似善意的传言,就能将凡人观理使推向不可挽回的深渊。

    回到太白金星安排的云阁,夜sE已然完全笼罩天庭。窗外的星河低垂,云海翻涌,远处凌霄宝殿的金光在雾气中忽明忽灭,像一只潜伏的巨兽。太白金星取出一枚微光流转的玉简递给沈安,「这是今日议堂的即时云译,含各派言辞。你最好熟读,明日便能察觉谁是真心支持,谁是假意观望。」

    沈安接过玉简,感觉那份重量远超一块普通的玉石。那不是冷冰冰的资料,而是天庭暗流的缩影,每一个字都可能决定接下来的行动。他抬头问:「前辈,裂隙真的只是自然异变吗?」

    太白金星目光一闪,却没有立刻回答。他负手望向窗外的星河,声音带着一抹深远的低沉,「天道自有运行,但天道之下也有人心。裂隙若只是自然,为何其节律与某些旧法阵的灵纹如此相似?」

    「旧法阵?」沈安心头一震,「您的意思是……有人在推动?」

    「只是推测。」太白金星转回视线,淡淡一笑,「但凡是推测,就足以让守旧派有所图谋。因为只要裂隙成为谈判的筹码,他们便能以维护秩序之名,重新夺取主导权。」

    话音落下,云阁一片寂静。沈安感觉一GU冰冷从脊背爬升,这意味着裂隙的出现也许不仅是自然失衡,更可能是某些人刻意放大的结果。而他带回的数据,无意中成了那些人手中最锋利的刀。

    「安安。」杨戬低沉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不要被猜测吓倒。真相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继续观测,否则就让那些人得逞。」

    沈安抬眼望向他,从那双灰蓝瞳孔中得到一丝安定。杨戬的目光像夜空中最稳固的星辰,不因风云而动。他点点头,「我明白。但若真有人C纵裂隙,我们怎麽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