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写在开头 (第2/2页)
住在市中心均价上千万别墅区里的人,其身价一定很高,于是便出现了矛盾。 我对此深有T会,因为只要慢悠悠绕着小区转几圈,便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豪车。这些车要么停在专用车库,要么就那么随随便便停到桂花树底下,好像无论谁来开走都无所谓。这种物质上的压迫感,常常使我自卑——这是一句心里话。因为当时我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三千块。这么说你们便能明白,我这样一个乡巴佬能有机会住进这种地方混日子,完全是托公司的福。 那是一家国企底下的支部,用国家的钱租下一整栋别墅做项目部。别墅一共三层,一层是监控室和餐厅,请了一个手艺不错的阿姨每周六天过来做饭;二层是办公地点,准确地说,是几位领导的办公地点,而我不是领导;三层是为我们这些普通职工准备的宿舍,上下铺,拢共十二张床,最热闹的时候也只住了八个人。假如那几个山西人睡觉不打呼噜,我会觉得很满意。 我在这地方呆了八个月。主要工作是三天一次维护桥梁,用一些软件到现场签到,写一些简单的资料以及拍一些无关紧要的照片。虽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既不喜欢动脑子,也不愿到工地上下苦力挣大钱。因为x无大志,所以混一天算一天。可能是天X如此,大学毕业后通过这种方式我过得还挺幸福。 在这个名叫西南宅院的高档小区里,只要不和那些呼朋引伴穿着时髦的年轻人打照面,一般情况下,我完全能够用鲁迅先生发明的“JiNg神胜利法”保持心理平衡。说到底,我只是个凡人,也想拥有这样一栋大房子,开那样的好车,羡慕葛立军那为数众多的nV朋友。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受到了坏影响,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到那里上班前,我的虚荣心没那么强。然而,我毕竟不是这篇文字的主角,我想还是言归正传的好。 我觉得可以这么说,在我十分有限的认知范围里,在我细心观察的过程中,葛立军身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点,乃是那种反复无常的个人X格。他对此毫不掩饰,有时甚至进入歇斯底里的状态。他时而疯癫狂热,时而沉静如水。八个月里,我没见他出过一次门。 他的家和我们公司租下的别墅只有一墙之隔。每次从外边回来,都能看到对面走道上那盏枝形吊灯亮着。那光芒是暖洋洋的橙hsE。我不止一次想到过,假如灯光下突然出现一个肥唧唧的胖娃娃,我一点儿也不会感到惊讶。因为这种光芒总是与这一类温暖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后来,我对这盏孤零零的吊灯稍加注意,又发现一天二十四小时,一个月七百二十小时,它从未熄灭过。这是葛立军家最先使我感兴趣的地方。那时我想不明白,难道一个人能够仅仅因为非常有钱,便可以肆无忌惮地让一盏灯在看不见的地方燃烧数十年吗?我一开始思索这样的问题,就感觉到这其中住着个怪人,于是激起好奇心,希望获得更多信息。不知不觉间,我对隔壁别墅的兴趣超过了对工作和书本的兴趣。 毫无疑问,我确实了解到更多东西。b如说,事实上,不仅仅是走道上那盏长久以来无人问津的吊灯,葛立军家的整个一层和二层,不论白天黑夜,一直灯火通明。六月份盛夏来临后以后,空调一刻不歇地开着,排气扇无休无止旋转产生的呼呼声,不断传进我的耳朵里。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适应这声音,同时也适应了室友们此起彼伏的打鼾声。从那以后,排气扇呼呼呼的响声便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外出巡查桥梁前,会习惯X地侧耳倾听,看看它是否中断。开着亮闪闪的皮卡车回来时,又是这单调乏味的声音迎接我。渐渐的,我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葛立军家的空调是我失散多年的兄弟,或者那个我期待已久的meimei,长相十分讨喜,一副木呆呆傻乎乎的样子,像排气扇那样冲着树叶没完没了地吹气。而且她还那么小,除了这个她再不g别的。 离职前,我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葛立军具有的一些特征或习惯: 1、他不上班; 2、他待一位中年nV士很坏,这nV人隔三岔五来给他做家务,穿着入时,有一双伤感的小眼睛,我不知道她与葛立军之间的关系; 3、葛立军不出门,仿佛和别墅是一T的,或者别墅是他的壳; 4、他喜欢赤身lu0T在家中走来走去,时常表现出一种神经兮兮的特质,情绪低落时,一言不发躺在地板上一整天,情绪亢奋时,会打电话找来一个或好几个nV朋友; 5、酷Ai,有一个我只能看到一半的房间,书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正常情况下,葛立军每天至少花两小时读书; 6、葛立军酗酒,并且cH0U烟cH0U得厉害; 7、有严重的暴力倾向。 为了更有条理地写完这篇文字,接下来我会根据上述要点一一展开,当我把这一切全写完,那么它也就自然而然终结了。因为一直以来,结尾都是写作者之大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