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恶共和国_Cater16:先毛泽东之忧而忧,后毛泽东之乐而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ater16:先毛泽东之忧而忧,后毛泽东之乐而乐! (第1/2页)

    场部党委的一众g部人都麻了,这篇演讲可真是给他们出了一个致命的难题。

    从各个角度上来看,这篇演讲稿都是顶级水平的政治思想学习的总结报告,甚至可以在《人民日报》上面刊登,可能还是头版头条级别。

    最关键的是,如果有认真观察过时政局势,就能很清楚的明白,现在的JiNg神状态究竟有多魔怔。

    现在是一心一意的想赶紧开始大跃进,一步到位的实现社会主义建设。

    但大跃进相关工作,却一直难以推进,因为中央很多高层红老嗨,一致的认为,一步到位的实现社会主义实在太过魔怔了,因此基本上都在劝阻。

    别以为陈彬在岁月史书,在1956年元旦,《人民日报》就曾发表过类似于「大跃进」的社论,明确提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要求。

    随后,各行各业开展了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批判,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地区、部门不顾实际条件纷纷提高计划指标、追加基建项目的现象,经济建设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

    到这年4月,急躁冒进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显露出来,钢铁、水泥等建材严重不足,以致过多动用国家的储备物资。

    周恩来、陈云等人提出缓解经济形势紧张的应急措施,要求抓生产平衡、物资平衡、财政平衡的工作。

    6月4日,主持中央会议,讨论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稿,会议正式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不但指出了急躁冒进的危害,同时也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为在经济工作中纠正急躁冒进倾向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对于经济建设中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原本就不是的主张。

    在筹备党的八大之时,为八大确定的指导思想仅是反对右倾保守。

    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这个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的十个方面的关系即十大矛盾,而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报告基调,整个讲话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即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快速建设社会主义。

    主持八大政治报告起草的明确提出,要以《论十大关系》作为政治报告的纲,而《论十大关系》的中心思想都是如何加快发展速度问题,并无反对急躁冒进的思想。

    1956年4月下旬,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主张追加2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但与会的大多数人不赞成。

    据胡乔木回忆:「会上尤以恩来同志发言最多,认为追加预算将造成物资供应紧张,增加城市人口,更会带来一系列困难,等等。」

    最后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就宣布散会。

    会后,周恩来又亲自去找了:「说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决定。」

    这句话使非常生气。

    不久,就离开了北京。

    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宣部起草、经审改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当时,中宣部将起草好后的稿子交给了。

    改完后批示:“主席审阅后交乔木办”。

    但接到此稿后批了三个字:“不看了”

    并留下了一句典中典:「骂我的东西,我为什么要看?」

    所以现在其实承受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而这篇演讲内容,可以说是能完美的给大跃进与反右扩大化,做一个正面且浪漫的政治定义。

    不说忽悠那些顶尖的知识分子与红老嗨,但只要能忽悠住基层的农民与充满着热血的年轻人就可以了。

    只要基本盘足够稳固,政策不管多么弱智,都能轻松推广。

    而且这篇演讲的内容之中,还为本就魔怔的大跃进政策,提供了一个更加魔怔的浪漫主义思路。

    那就是把一些在城市里吃g饭的青年全赶到基层,去做大跃进的相关工作,为大跃进添砖加瓦,解决一些农村人力,年轻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始终是按传统农业思想,以为农村饿不Si人,多个人多双筷而已,而且按他一贯的浪漫思想,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但这篇政论演讲的内容之中,还存在着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让知识青年下乡到基层从事生产工作的话,许多,红二代太子党也在这个范围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