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第1/1页)
    言其勇雉,皆猛怒如虎,迅捷如鹰,能翻峻岭,越沟壑,渡险川,碎关山,以一当十,于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其为君王战死乃止!士族子弟都以能够成为国君禁卫而感到无上荣耀。    禁卫共一万人,王车前后各置五千。男人雄壮,女人健美,精神抖擞,皆赤衣黑甲,重铠兜鍪,头盔顶上竖起一根白色长羽,气势凌然。他们个个斜挎劲弓,后负箭囊,腰挂弯刀,手持长矛,矛头竖直向天,匝匝排列,如一片钢铁森林驶过众人眼前。    之后便是四十八乘精锐兵车,这是中原大规模作战中的主力兵种。    兵车乃铜车木轮,两马一组,每乘车上有十二个车兵,一名参乘,三名主射,两名戢手,六名甲士,车顶有圆形的黑布盖伞。    车上长长的铜戢齐刷刷的斜指向前,杀气腾腾。兵车上的参乘站在中间,警惕的看着四周。    鼓乐,战歌,力士;    刀枪,干戈,剑戟;    缨旗,戎车,重铠!    雍城外的百姓一片寂静,这阵仗谁看了不腿软啊。    兵车隆隆驶过,再往后空出好大一片距离,才是六辆先导轻车,缓缓而来,此乃王之先导。    彩绘车身,上有棚顶,中间一辆上坐着相国大夫高傒,两边几辆坐着随行而来的宗正大夫和几位九卿副官。    然后才是汉王的礼仪车驾,共四副,有司马车驾、辟恶车驾、记道车驾、靖室车驾,各六辆,排排驶过。    之后又是很长一片空地隔开,才轮到王驾庄重而来。    终于要来了王莹悄悄嗫嚅一句。    郦壬臣和王莹的脖子都快举酸了,这真正的王驾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这排场之大,正如汉制所记载的那样:国君出宫,必千乘万骑而行!    天下九国之中,恐怕只有汉国还保留这一古制,在齐国和郑国,为了省事,国君出门和卿大夫都差不多。就连一向遵循古制的鲁国也未如此,因为鲁公三位弟弟长期专权,为了增强旁支的势力,他们便以公室的名义篡改了一切有利于增加国君威望的礼仪,弱化国君的存在感,增强旁支威望。    郦壬臣正默默想着这些事,车驾上一排壮汉朝人群瞠目大呼:    王驾已至,拜!    随着这一声拜!,站在前排的雍城士兵齐刷刷单膝跪地,俯首等待。后面的黔首们也情不自禁跪倒在地,趴在地上,漫山遍野的人群就像迎风而伏的麦穗一样,矮下去一截。    郦壬臣四人也自然跟着*拜下去,又等一会儿,王莹忽然碰了碰她的袖子,快看。    偷偷抬眼去瞧,汉王车辇正四平八稳的驶来。    人群中也有和她们一样的,一边胆战心惊的跪拜着,一边又忍不住偶尔抬头偷看两眼。    出人意料的是,汉王的车辇极为朴素,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和彩绘,更没有金银珠宝之类的装饰。但是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它的朴素而忽略它其他方面的不同凡响。    首先是因为它的体量非常巨大,比前面任何车辆都要大两倍,它硕大的车盖棚顶甚至比之前二层楼高的鼓吹车队都更高!    其次是那驾车的将军,身高八尺,体格威风,一身玄甲,执缰而立。此乃羽林禁卫的长官,中郎将符韬是也。    他能够替国君御车,礼制上算无上殊荣,也可见其受国君信任。    然后是那六匹被缰绳套住的纯黑的高大骏马,六牡彭彭,金马络头,一字排开,同步拉车。虽为牲畜,也摆足了八面威风。    汉制曰:王者之舆,驾马以六,圆盖象天,方车象地。车前插九面玄旗,是为樊缨九就,同建大旗。    王驾车身漆黑而内涂朱色,轮舆厚重,轮径巨大,辐辏紧密,朱斑重牙,贰毂两辖。    每个轮子上都裹着厚厚的麦草来缓冲行程的颠簸。    再看那不同凡响的车架子,文虎伏轼,龙首衔轭,鸾雀立衡,凤凰据辕,羽盖华蚤,革鞔漆之,无他饰。    虽极为朴素,但尽显贵气。    这是君王车辇没错!    王上万寿!    王上万寿!    车驾驶过,雍城的大夫和士兵同声敬拜。    喊过没几声,有的黔首也情不自禁的跟着念念有词:    王上万寿!王上万寿!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也许一生都没有机会再看一次这般宏大排场,这鼓乐声、这场面使他们群情激动起来。    没多久,伏首的人群中似乎产生了一种奇异的人传人现象,从最头到最尾,大家不约而同从低声默念到大声呼拜    王上万寿!万寿!    也许是百姓们的呼声传到了远方,端坐在车辇中的刘枢从奏疏中抬起了头。    闻喜,外面好像有什么声音?    闻喜恭恭敬敬道:是,王上,我们将要进入雍城了。    刘枢轻轻皱了下眉,她对这个回复并不太满意,寡人是问,外面是什么声音?除了奏乐声?    这大概是雍城军士和黔首的声音吧,王上莅临,他们一定很激动呢。闻喜理所当然的说道。    是啊,能够在有生之年亲睹一次王架卤簿,该是多么大的荣幸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