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一 寒门庶族 (第2/2页)
应当没有冤枉你。刘掌柜的行事从来严谨,若食客落了东西,要么等着来寻,要么派伙计归还,断不会假手于人。” 原来早在当日,这个破绽就已经留下。 连篇的谎话被拆了个遍,面前的人依旧平静如常,若无其事地望着自己,眼神更是真诚。沈墨即懒得再与他纠缠,抛下一句话信步走远。 “对了,我尚未取字,你唤我排行便可,不必再敬称殿下。” 唉,终究是没得午觉睡。 待他错身而过,墨鎏鋈抬起自己衣袖,放至鼻尖仔细闻了闻。 于是下午再见聂六时,沈墨即仍一脸的倦怠,引得对方好奇:“那人如何?似乎你与他相谈甚欢啊。”先前就知晓好友对那国子学特例有兴趣,聂盛淮才识趣地自行离开,他还以为两人聊了不少。 “不如何。”沈墨即淡淡回应,“都是一般的喜欢讨巧。”思及两次往来,不由得又有些发笑——墨鎏鋈比起那帮世家子,手段可是好玩多了,他并不讨厌。 聂六就摸不准这种态度了:“那你……?”再看对方神色,他立刻明白过来。 到底出身官宦之家,聂盛淮或许功课不如友人,对政治谋划还是极为了解的。士族之流稳稳扎根朝堂,若得支持自然是一大助力,却也等于掣肘于人,交出了权柄。 而沈墨即,不需要会反噬自己的东西。 惟画云墨氏沦落寒门,早已脱离世家的天然同盟。那么出自其中的墨鎏鋈自然干干净净,不涉这滩浑水,更需要靠科举求得功名。送至手边的新势力源泉,岂有不用之理? 一只脚刚刚踏进朝堂,涉足了权力斗争的边角,沈墨即考量的则更为长远。 “你还真是……”后半句话被聂盛淮咽了回去,因为他所议论的正主,马上就要走到自己跟前。 墨鎏鋈向两人叉手一礼。见他秉着的举止颇为亲善,聂六也乐呵着应了,已然打算照友人的意思接纳对方。别过眼一看,倒是沈墨即态度平平,只如同应付其他人那般微微颔首。 他眼中那点笑意也好似成了讽意,对墨鎏鋈实在不像有心结识,说是在看轻都可以。 聂六更加觉得摸不着头脑了,至交好友哪是这样的人? 今日下午是博士到讲堂授业,带来的并非课本学识,而是一道论题。 “诸位可知去岁扬州解试舞弊一案,已经由大理寺和刑部审毕。泄题的主考官判了绞刑,不日就会处置。我想听听诸位对此事的看法。” 科举制源于前朝末年,至今有许多地方仍待完善,因此常有偏私与不公存在。如去年在扬州洇岚郡这般性质恶劣的,却也是头一遭。该名主考官家中妾室与仆从图谋贿赂,串通偷走他的试题外泄,获利近万贯钱。而官员本人疏忽大意,竟丝毫不知情3。 此事影响恶劣,自是惊动了朝廷,交由三法司审理主犯。 而由于涉案举子过多,地方官府也无法追究,只将成绩全部作废。那些想要参加解试的读书人,唯有来年再考。 讲堂内碎语一阵,很快有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此事根本,错不在于主考官,以死论处实在太过,有违仁治之道。依我看,严厉惩处其妾室奴仆,本人罢官便可。” 国子博士闻言只是轻轻点头,不置可否。 “这话未免有失偏颇。”反驳之声也很快出现,“大丈夫连自己妻妾都无法管束,还谈什么为官治国?私以为该考官责任重大,当依大言律审判受罚。” “如此说来,又该依哪条律法?” 七嘴八舌的争论越来越多,很快被博士喝止。他环顾一圈,望向不曾发言的后排:“三皇子怎么看?” 沈墨即打从开始就想明白了问题关窍,不欲再出头表现,故而一直默不作声,思绪早已飘到了别处。他随口敷衍道:“既然事涉科举,但主考官又非故意犯下此罪,从宽处理也无妨。死刑减一等,便是加役流。” 他非常清楚国子博士真正想问的是什么,只表明了立场,不再多加叙述。纸上谈兵,点到为止即可。 策论是一回事,但若是真让沈墨即来接手这桩舞弊案的话,他必然会将事情彻底调查清楚,绝无姑息养jianian的可能。 思忖之间,身旁传来另一道声音。温文平和,且坚定有力。 墨鎏鋈开口道:“贪污受贿之事,唯有严惩不贷方可杜绝。不过博士考问我等,重点并不在于如何量刑。” 他的话引来沈墨即不由得侧目,抬起头望去时正对上那副弯弯的眉眼。凝视片刻之后,墨鎏鋈才不舍般地收回目光。 “此案已由三法司宣判,再怎么争论这一例该当何罪也毫无意义。或许,从根本上修改完善律法才是良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