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2.不是不等人,只是不懂怎麽停下来 (第1/1页)
向仪总是坐在第一排,不为取巧的笔记,只为那能遮住一切杂音的专注角度。 大一的第一堂法绪课,教授还没走进教室,向仪已经翻到指定教材的序论页。她的高光笔总是清楚果决,从不犹豫该不该划下去。 她的学习节奏从来不是奔跑,而是有节制的快步。不炫耀,却难以忽视。 因此,总有人私下议论:「那个nV生太强了吧。」「我朋友问她笔记,她只丢连结,然後说''''你可以从这边查判决T系'''',根本是官方客服吧?」 更直接一点的说法也有:「这种人是会把你看穿的类型,不敢乱靠近啦。」 她不是不知道这些话,但也从未刻意澄清。 被追求的时候,她总是诚恳却疏离:「谢谢你,我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没有模糊空间,也没有给予误会的机会。她习惯先把自己收好,情绪、目标、日程,像摺叠整齐的文件。 -- 法理学期末报告那次,她第一次与成翰同组。 他是高她一届的学长,当时已经在学生会担任g部,熟悉课堂里外的节奏,也懂得如何在原则与弹X之间拿捏得T。 不同於其他人讨论时容易飘离或敷衍,成翰总能听进她的重点,然後安静补上一句:「你刚刚那个观点很不错,能不能多说一点?」 那是少数几次,她愿意停下脚步、多解释一点自己的逻辑。 後来她才知道,那份报告的架构草稿,是成翰整夜读完她列的三十条判决才来讨论的。 从那之後,她开始注意到,每次报告上台,他总会坐在角落一排外侧,不多话,却总在她结束後点头示意,像是一种默契式的鼓励。 其他人只看见她冷静的开场与锋利的答辩,成翰却曾在图书馆角落,看过她r0u眼睛、喝无糖绿茶时皱起眉头的样子。 也曾在一次系上公文准备会後,看到她蹲在楼梯转角偷偷吃章鱼烧,笑得像个高中生。 那时的他突然明白,她不是没有温度,而是把温度收得很深。 也正因为这样,他b别人还积极靠近。 他会在午休时带着咖啡到图书馆旁问她要不要一起讨论,也会在期末後的聚餐里主动坐她旁边,甚至有次开口说: 「有空的话,下礼拜有个展览,你可能会有兴趣。」 她当时只是淡淡笑了笑,语气不疾不徐: 「最近要准备期末报告,应该没办法。」 他听懂了,那不是藉口,而是她真的没有把心思放在其他事上。 不久後,他转系到了资讯工程。 虽然系馆不同、课程不同,但他的社群帐号依然默默关注着她偶尔被标注的活动侧拍。 大四那年,她实习、备考,两度落榜,终於在第三年上榜。 那天,她打开成绩查询网页,看见「录取」那两个字时,沉默了整整十秒,才突然站起来,眼圈发热。 晚上,她收到成翰传来的讯息: 「听说你上榜了。恭喜,真的很替你开心。这一路你走得很拚,你值得。」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最後只回: 「谢谢。」 他们之间的距离,早就被时间与选择拉得太远。 过去的默契、曾经的靠近,如今只剩下安静的祝福能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