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回 试探 (第1/2页)
夜幕深沉,将军府中烛影摇红。 蕊珠轻手轻脚地放下床边帷幕,凑近半倚在床头的尹笙,低声道:“少君,奴婢有事禀报。” “说。”尹笙半眯着眼,懒懒地应了一声。 蕊珠道:“今日少君在醉仙居时,奴婢依您的吩咐先行回府,发现那处院子的老婆子已被送走了。” “哦?”尹笙眉心微跳,睁开了眼,“可曾问过缘由?” 蕊珠点头回道:“奴婢打听了一番,府中人都说,那不过是寻常的杂役老妈子,略通些药理,平日里专门留在府中为将军调养身子,如今年老眼花,便告老还乡了。” 杂役老妈子? 尹笙心中微微一沉,脑中浮现那日与这位老妈子见面的情景。那院子陈设简朴,院中也确实种满了药草,但屋中摆设虽不华贵,却极为雅致考究,怎么看都不像只是寻常下人的住处,更不似粗使婆子的待遇。 他指尖轻点床沿,目光微沉,片刻后道:“明日你去取府中下人的身契籍簿,就说近来府内人事繁杂,我需得重新安置人手。” 蕊珠微愣,随即点头:“是,少君。”她顿了顿,又劝道:“少君今日疲累,早些歇息吧。” 尹笙却未作答,目光微微一闪,忽然又道:“还有,明日去请些匠人来府,就说宅子多处年久失修,须得修葺一番。” 蕊珠躬身应道:“是。” 她服侍尹笙躺下,吹熄烛火,悄然退出房门。 黑暗中,尹笙睁着眼,身上虽疲惫不堪,却无半分睡意。 他思绪翻涌,今日酒楼中的说书声仍在耳边回荡。 若不是听了那说书,他只当是周长钧双亲已逝,从未想过周长钧竟会隐瞒自己还有个老母亲的身世。不过,此事虽奇,却并不棘手,只消派人回沧州细细探寻,人所经之处,终究会留些蛛丝马迹。 然而,真正让尹笙无法释怀的,却是那两个字——秦相。 秦渊,大楚当朝宰相,三朝元老。 此人年方六十,出身书香门第,少时便以惊才绝艳之名蜚声天下,弱冠之年便夺得状元,步入仕途后更是如鱼得水,凭着无可匹敌的才干与手腕扶摇直上,一路登临宰辅之位。 先帝在世时,秦渊便已深受倚仗,甚至破格被授予驻军调配之权,更掌握军中官职任免,加之他多年在朝中布棋布子,早已在御林军、巡防营、巡检司等军防重地安插人手,如今在朝堂可谓是权倾天下,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也正因此,新帝自登基后,便对这位相权过重的老臣忌惮万分,屡次尝试对其削权,却因秦渊根基深厚,屡屡受阻。帝相二人缠斗多年,早已剑拔弩张,如今又因继位之事,帝相势力相对而立,连表面和睦都再难维持。如此一来,皇帝暗中调查秦相,也属情理之中。 可——可为何偏偏要自己去查?自己不过是身居后宅的将军夫人,又该如何查?尹笙满心疑惑。 “秦”晋之盟。 秦晋之“盟”。 尹笙忽地呼吸一滞。 ——难道……周长钧与秦渊竟还有联手? 尹笙心跳微微加速,忽而有些庆幸皇帝将此事交予自己来查。倘若由他人查实——后果将不堪设想。 想到这,尹笙方才慢慢舒出那口气,思绪却更如藤蔓般纠缠起来。 晨曦将亮,皇城午门外,巡防营主帐中。 周长钧独坐于军案之后,身上还残留着未散的夜露寒意。他神色晦暗,眉目沉沉地陷入沉思。 周长钧方才夜巡已毕,却并未打算即刻回府。 这一夜,他心绪翻涌,思来想去,只觉自己这两日的行事荒唐至极。 而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他察觉到自己如今每每想起尹笙,竟会生出几分难以言喻的悸动,甚至心痒难耐。这样的情绪,令他诧异,更令他警觉。 想到此处,周长钧回忆起尹笙与自己那难辨真假的眉目流转,眼底的寒光微微晃了晃。 尹笙与他说的话,他信,也不信。 他驰骋沙场数年,见惯生死诡谲,阅尽人心狡诈。若是人心可信,他又怎会因几道小人谏言便被圣上召回? 如今,他虽位居最高阶武职,实则不过是身处各大军防衙门之间,四处补缺的虚职罢了。 军中虽多是昔日袍泽,往来间仍算如鱼得水,可在这深宫重围之下,也不过是徒耗光阴。 而如今圣上虽夺了自己的兵权,却依旧对自己在军中的势力颇有忌惮,更因秦相与自己的纠缠而心生警惕。 想到这,他又不禁想起尹笙与宫里千丝万缕的关联…… 周长钧思绪混沌,理智与情绪在胸膛中碰撞,难分胜负。 ——且先冷一冷吧。 周长钧沉下眸色,缓缓起身,踱步至一旁窄小的军榻躺下,强压下心绪,闭上了眼睛。 而这一避,竟拖了七日之久。 这几日,周长钧日日留在巡防营,不曾踏出一步。白日里,他或巡视军营,或亲带新军练武,夜间便宿在那狭小而简陋的营帐中。等到孙尚卿都归职了,周长钧却仍是固执地待在军营。 每日,元青时不时回府取些衣物,也顺带带回些府中的消息。 每当元青提起尹笙,说起他在府中行事如常,焚香抚琴,仿佛并不在意自己连夜不归,周长钧神色便愈发阴沉。可每每听元青提及尹笙问及自己近况,周长钧虽看着面不改色,却连军中将士都能感受到他那日的和颜悦色。 元青跟了周长钧这么多年,纵使生性迟钝,如今也看出自家主子的心思了——这位主子看着忙忙碌碌,专注公务,实则心焦气躁,相思成疾。 一来二去,元青夹在两人之间,只觉得压力重重,左右不是人,最终只好悄悄去寻孙尚卿求助。 这天午后,阳光灼灼,巡防营地练武场上,旌旗猎猎,尘土飞扬。 孙尚卿腰间别着剑,刚走进围场内,便看到一名年轻将士手持长刀,正与周长钧对练。 那将士刀法尚显青涩,步步逼近,却过于急躁,屡屡被周长钧破了章法,不过数十招便已是气喘吁吁,步伐紊乱。 一旁的孙尚卿看得心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