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木秀芙蓉 (第2/2页)
一把掀开了被子,说道:“一大早就胡闹。” 荣世祯斜身歪在他的腿上,手里还拽着他的衣带,笑道:“偏要闹你。” 高应麟说道:“还我。”伸手就去扯衣带。 荣世祯却不肯放,扭身躲到床角。高应麟膝行追了过去,一把搂住了荣世祯,又把他摁倒在床沿,荣世祯满头青丝如瀑布般垂在脚踏之上,仰着头咯咯直笑。 高应麟望着他爽朗的面容,神色微动。 荣世祯这才把衣带塞到他手里,笑道:“还你。” 高应麟一言不发,转过身去结束整齐。 荣世祯笑吟吟坐起身来,伸臂从背后搂住了高应麟的腰,轻轻把下巴搁在他的肩上。 高应麟低头看去,只见荣世祯闭着眼睛,嘴角还噙着微笑,神色间却有淡淡的愁意,挥之不去。 高应麟抬手摸了摸他的下巴,荣世祯说道:“你哥哥还有你父皇过世的时候,你是怎么挨过来的?告诉我。” 高应麟说道:“无所谓能不能挨过,国家四分五裂之际,征伐苦劳终日忧虑,岂有闲暇多作伤感?” 荣世祯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说道:“父王临终之时心心念念不忘国事。他说目下有两件大祸事,一是元氏贼军,二是江南小朝廷,朝廷打算如何处置?” 高应麟转过头去,冷冷说道:“起来再说。” 荣世祯问道:“为什么?” 高应麟过了一会儿方道:“我不想跟你在床上说这些正事。” 荣世祯笑了笑,心道:“是我碍着你摆架子啦。” 高应麟说道:“你在笑我么?” 荣世祯说道:“微臣岂敢?” 两人相继起身穿衣。用了早饭,荣世祯请高应麟到书房坐下,又唤老师孙吉昌等先父麾下谋士齐来议事。 荣世祯说道:“先父丧事仓促至极,诸位老大人连日来都辛苦了。如今先父灵柩已入宗祠,今日得空,且请诸位齐来听候昭王指点。”孙吉昌等都道:“正该如此。我等僻处云南,愿闻朝廷大方略。” 高应麟说道:“听小王爷言道,荣老王爷临终前曾说,江南小朝廷与元氏贼军是朝廷头等心腹大患,此言不差。我以为,此二病一为沉疴,一为急症,前者已是溃烂四年不愈,若要彻底治愈,必得旷日久战,大伤国力。后者则可速战速决。定北王见今在关中钳制火狮子,朝廷立志尽快扫荡江南逆臣,再与荣、萧二藩合力收服关中与西北。” 孙吉昌等人看向荣世祯,荣世祯点点头,孙吉昌便道:“火狮子虽然可恶,毕竟没有称帝。江南伪帝另立小朝廷,窃国大罪,决不能容他。但请恕老朽无礼,新帝师营建不久,昭王可有把握出师得利?若是不能一举剿灭逆臣,则一步错,步步错,大局更无挽回余地。” 高应麟说道:“不错,此行攻打江南不成功,便成仁。这半年来,我已奉旨在太极海建起十三万新帝师并数千舟舰,大炮火药俱已齐备。” 众人都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的老底早给火狮子兄弟掏空了,难为他东拼西凑,又有云南、辽东输送人马,才建起这么一支亲兵。”更有人心中忧虑:“若是这支新帝师败在江南,大恒朝廷就万劫不复,再无翻身之日了!” 高应麟接着说道:“然而此战前途莫测,须得做全必胜准备。平南王——” 荣世祯起身道:“臣在。” 高应麟说道:“你新袭王位数日,可知云南有多少兵马军器,可供朝廷讨伐江南所用?” 荣世祯这数日间已经接管了王府军权,当即如数家珍,将云南兵力据实相告。 高应麟点点头,说道:“虽如此,你身为藩王,护卫云南是第一要务。云南内乱初定,王位接替,人心惶惶不堪,平南王军不宜大部离滇。除却镇守云南各大要塞关口的兵马,还剩下多少人能支援新帝师?” 荣世祯与孙吉昌等商议许久,方道:“七万。”孙吉昌看高应麟脸色冰冷,忙道:“不是我们倚赖重兵,实是云南与外夷接壤之界何止数千里之长,若无守军时常巡守,那大恒疆界可就形同虚设了。何况才有怀德土司里通敌国之乱,连老王爷都……都重伤就义,这个节骨眼上实不敢削减守军。” 高应麟点了点头,说道:“朝廷知道你们的难处。” 荣世祯说道:“不知定北王在关中的战况如何,若辽东仍有余力,何不令他分兵支援?” 高应麟说道:“抄家贪墨案赫然在前,皇上早已下令,定北王再不能关涉新帝师军务。” 孙吉昌劝道:“江南之战非同小可,一棋胜则全局活,一棋败则全局死。君子不以名乱实。朝廷何不另立个名目,将平南王、定北王的兵力都纳入麾下?” 荣世祯跟着说道:“不论朝廷如何安排,我等决然奉从。” 高应麟沉吟道:“我原也是这么想的。既然平南王奉命在前,定北王也不能独持异见了。昨日早上我收到战报,说定北王在关中又攻克了几座城池——” 荣世祯面露喜色,说道:“好啊!” 高应麟冷冷看了他一眼,荣世祯忙道:“昭王请接着说。” 高应麟不言语,从袖中抽出一只小竹筒来,啪的一声丢在桌上,说道:“你自己看罢,又不是不识字,何必要我多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