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一】七里香─mary〈下篇〉 (第5/6页)
我无法理解这段不知所云的对话。 所幸朋友帮忙想到了一个切入点,让我豁然开朗,以下是重新写出完整语意的对话: 「……晨枫,你既然知道所有的真相,为什麽还要回来告诉我呢?将所有的一切都全忘了,忘了我和我mama,忘了不得不背叛我们的伤心,和你的新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未尽之言:你选择回来,可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和你告别,为何要做这种让我们两人都痛苦的选择? 「我确实曾经因为害怕告知真相而退缩,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忘记你……所以我还是回来了,勇敢的面对这一切,为了不让我们的牵绊就此断绝。」 1 这个解读应该是正解吧? 语意隐晦固然是原因之一,主要症结点在於,芸绮关注的焦点是晨枫选择告知真相而造成的局面,而我关注的焦点是真相存在的事实,才会有混淆的情形。 从这件事让我深刻意识到,芸绮据说「对晨枫讲话很直接」,实际上她蛮Ai绕圈子说话,晨枫显然有心电感应的能力,总是能立刻知道话中含意并回话,对於没有心电感应的我来说,往往觉得两人的对话搭不上。 ○●○●○●○●○●○ 五、文笔、文风与意象 一文笔与文风 关於文笔,本作表现可谓相当优秀,善用修辞,遣词造句技巧佳,描写平实且细腻,特别擅长场景的安排与描写,使人能轻易在脑海想像出画面,留下鲜明的印象。 简单来说,mary的文笔基本上没什麽好挑剔的,真要挑剔的话,会是超越一般水准的层次,我的能力还不够格提出指教。这里所谓的一般水准是指,将文句JiNg雕细琢、修辞运用得当就能达到的境界;超越一般水准是指,那些出书作家或者已累积许多写作经验的作家,他们写出的文句往往别具一格,不落俗套,有时简简单单一两句话,就能道尽其他人写半面的内容之类的高深境界。 关於文风,本作笔调温柔,典雅唯美,带有一些如诗如歌的气息。尽管内容关乎角sE们的忧伤与面对的困境,但是不太让负面情感渲染,悲伤往往有更多的温柔去包覆,痛苦往往停留不久。整T来说,本作给人的感觉是温柔中带有些许悲伤,用怜悯之心创造的一个温柔梦境。 本次的评文委托单,在评文方向并没有特别要求,但是在留言里mary有提到「对自己的文笔和文风有些怀疑」,我想意思有可能是,担心文笔和文风不符合读者接受度或是喜好度? 1 依个人所见,我认为b起文笔和文风,更应该优先担心别的部分,例如角sE塑造与剧情编排,它们不仅是mary较弱的部分,也是大部分读者b较在乎的部分。而且,我认为依mary这种温柔唯美的文风,特别需要JiNg致巧妙的剧情编排,才能相得益彰。 以本作为例,看得出mary其实是想要走「透过日常小事件慢慢累积情感」的路线,期间安排一两个中事件、大事件做为转折点。可是身为读者的我看来,小事件累积的情感非常迟缓,中大事件却突然情感爆发,这种落差使整个故事的风貌不太对劲,到底是要走平淡路线还是曲折路线? 由於我对本作剧情的了解未臻完善,本评文在剧情编排与架构方面难有什麽讨论,提到一点点而已。在此只能不负责任地说,mary未来有新作品的构想时,不妨花更多心思在这方面,也别忘记一开始提到的,最重要的作品核心,更是在剧情编排定稿之前就要好好确认。 二叙述视角 在创作中,文笔只是写作技法的一环,接下来我想稍微谈一下,同样也是写作技法一环的「叙述视角」,我认为这对作品的影响力b文笔还要大。 本作的叙述视角偏向第三人称「全知观点」,简单来说,本作和童话故事的那种写法类似,叙述者拥有全知的观点无所不知,讲述整个故事的发生经过,帮每个角sE说出情绪和想法。这种叙事方式,由於是以一个外在视角去观看作品内的所有人事物,通常b较适合人物众多或是剧情庞大的故事,而它的缺点之一,是不容易让读者投S情感到角sE身上。 现在大部分的,通常都是采用「有限全知观点」,就是在某段时间内固定以某角sE为主要视角,去叙述他的所见所思,再视情况转换到另一个角sE身上,虽说会换视角,但不宜换得频繁,也不宜换到太多人身上。 由於Ai情的读者群nVX为多,通常会让nV主角成为主要视角,有的就采用「单一观点」,从头至尾都是使用nV主角视角来说故事,这种代入感较强,缺点是只能受限於nV主角的观点,因此有限全知观点还是蛮受欢迎的。 回到原题,本作的剧情在设计上,是让男nV主角彼此之间有各种猜疑、未知的状况存在,宋晨枫初期小心翼翼的试探芸绮,苏芸绮则是怀着复杂心思,不明白晨枫是为了什麽而接近自己,而且他们两人都各自有自己的问题要面对。我认为要是使用有限全知观点,应该更能刻划角sE内在,整个故事看起来也会更有冲突X。 除此之外,本作主要角sE就只有男nV主角两人,其余角sE的戏份或重要度远远不如,这种情况还采用全知观点,就觉得有点……没有发挥到全知观点的特长,反而还显示出缺点。不过换个角度说,本作登场人物不多,其实负面影响没有那麽大,只是觉得采用有限全知视角,或者是单一视角在男nV主角两边切换,会发挥得更bAng,毕竟这部作品的重点是在诉说他们两人千回百转的心思啊。 1 mary选用全知观点或许有一些考量,也或许只是习惯采用这种观点,无论如何,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看法,权充参考。 三场景与植物乱象 本作表现最优秀的部分是场景的描写,许多创作技巧还不成熟的作者,要不就是忽略场景的描写,要不便是太刻意去描写,反而显得突兀。本作的场景描写虽然细腻却不冗赘,虽然看得出是刻意营造的成果,「加工感」却没有很明显,能够自然的融入剧情中。 在场景设置中,本作有许多的「外景」,几乎凡户外场景必加入植物点缀,我没特别去计算究竟出现几种植物,就印象所及约有十种。这些植物大多数只是当作背景物件,其中有几个具有特别的意象,接下来要来谈谈这些植物意象在本作发挥的效果与呈现的情形。 1.七里香 七里香作为本作的书名,显然具有强大的象徵意涵,实际上却呈现出一种矛盾混乱的情形。 在作品中可以看出七里香大致是用来代表男nV主角之间的美好情谊,与其相搭配的是方文山的〈七里香〉;然而,同时又用席慕蓉的〈七里香〉去象徵苏惠心和周志昊的Ai情终路,这让七里香代表的意涵出现了分歧。 假使mary是打算用同一种植物对b亲子两世代的不同样貌,那还称得上有理,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