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星_第 8 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8 章 (第2/2页)

这个圈子里,才华不重要,纯粹不重要,资本和人脉才重要。

    他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即使拿过FIRST,在投资人眼里也不过是一株刚刚发芽的小苗,他们连一口水都不屑给他。而徐新峰早已是参天大树,他的工作室外永远有投资人排队上门,拿着上亿的投资想要和他合作。

    曾经的顾启明以为,他如果签约了徐新峰的工作室,一定可以在大树庇护下茁壮成长;他太天真了,实际上,遮天蔽日的大树会抢走最后一丝阳光,让幼苗再无出头之日。

    “这几年,我一直在徐新峰的工作室里做执行导演,有时候进他的剧组,有时候又被他支去其他导演的剧组。”顾启明笑了笑,“所有人都说,在大导演身边做执行导演,这是其他人求不来的荣耀,而且他在钱上从来没有亏待我,我比其他毕业即失业的同学们都幸运太多了,我不应该有怨言了,我应该学会知足。”

    那么,他就学会知足吧。

    这次休假成为他最后一次浮出水面的喘息。

    他会记得海面上的风起云涌,记得落日与云霞,也会记得灿烂夺目的星星。

    然后——他会安静而温驯的沉入海底。

    ……

    餐桌上很安静。

    郝梦心情复杂,面对满桌珍馔也没了胃口。

    按理说,她不该如此心情低落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彗星擦过地球,看似绚烂到可以与银河争辉,其实只是一刹那的相交。

    他们都有各自的人生,他们都要在各自的轨道上缓慢前行,在每一次短暂相交后,他们就要面临分别,等待多年后的再相遇。

    从上一次分别,到这一次相遇,他们用了八年。

    那么这一次分别,到下一次相遇,又要耗费多久呢?

    晚餐结束后,两人并未直接散场,而是去旁边的奥运公园散步。

    晚夏秋初,气温正正好,很多住在附近的老人孩子会在广场上散步。

    他们漫无边际的聊着。

    聊高中时的回忆,聊同学,聊老师。

    郝梦果然不记得顾启明曾经坐过她后排了,顾启明提醒她:“有一次自习课,你偷偷看《天文爱好者》,差点被老师抓住,还是我踢了一下你的椅子……”

    “……啊,原来是你!”郝梦这才想起来。

    顾启明既觉得好笑,又觉得挫败。

    不是他自夸,他的外貌自小到大都给予他很多关注度,甚至进入影视圈后,也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建议他“自导自演”。但是在郝梦眼里,他的吸引力显然没有那本已经被翻烂的《天文爱好者》大。

    不过,他欣赏的正是她身上的这份“目中无人”。

    他们那天并没有聊到很晚,顾启明的飞机是第二天的头班机,他要早早赶回去收拾行李。

    分别前,郝梦递给顾启明一个U盘。

    顾启明问:“这是什么?”

    “嗯……我去看了《来自星星的你》。”夜风中,郝梦的声音被吹得轻飘飘的,她眨了眨眼,脸上带了一点羞赧,“我想,既然你去听《星际穿越》的讲座,又看过《来自星星的你》,那应该是对这种题材有些兴趣的吧?我把《来自星星的你》里面的科学谬误整理成了文档,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

    说完,她又赶忙补充了一句:“也不算是特地为你整理的,我平常看书看剧的时候也有做笔记的习惯……你不要多想。”

    然而顾启明又怎么可能不多想呢?

    ……

    顾启明彻夜未眠。

    在第二天清晨的飞机上,顾启明终于打开了这份践行礼物。

    鼠标轻轻点击,U盘里的文档自动弹出。

    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份足有七八页的小论文,图文并茂。郝梦考虑到顾启明并非专业科研人员,所以她特地用了最简明易懂的语言,为他讲述了虫洞、引力波与广义相对论等等原理,希望能在他日后的创作中帮助到他。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还有一句话。

    顾启明不知道的是,这句话陪伴了郝梦的整个高中生涯。她把这句话抄下来,贴在笔盒的盖子里,每当她倦怠时、每当她失落、每当她为前路感到迷茫时,她就会翻开笔盒,默念几遍,从中获取无限力量。

    这句话,源于著名的剧作家王尔德——

    ——当人人都埋头于功名利禄,再无仰望星空者时,人类与为食物奔波的禽兽无异。

    “顾启明,不要忘记看星星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