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学存在的价值意义 (第1/1页)
美学存在的价值意义/吴菀菱 编按:如果美学是主观的,那麽是谁定义了可以蒐藏进罗浮g0ng的艺术作品?如果美学是客观的,那为什麽人们的美感经验会和他人如此不同?美学是理X的原则抑或是感X的暗示?如果以上关於美的定义曾在过去侵扰过你,不妨看看李欧纳?科仁爬梳古今各派美学理论提炼出的《美学的意义:关於每个十种表现与T验》。曾深入日本研究「Wabi-Sabi」美学的李欧纳,这次以一种回到起始的姿态,单刀直入美学世界最难解的大哉问:美学的定义。本书作者将美学定义切成十种层面,以简练的文字搭配易懂的生活美学情境,建构出人类大脑感知世界的美学景象。整本不到一百页的篇幅,JiNg准地回应一个近乎哲学的问题:究竟美学是什麽? 本篇节录自《美学的意义:关於每个十种表现与T验》中〈艺术的〉、〈美〉篇章。 美学=「艺术的」同义词 萝莲运用她的美学想像做出了今晚的甜点:薰衣草风味义式白兰地海绵蛋糕佐香煎鳄梨酱糖霜。 「艺术的」代表与艺术相关或是有艺术特质的。如同先前所说,要用合乎逻辑地严谨方式即符合「所有必要与必然条件」的方式来清楚而准确地解释艺术,是件困难的事。尽管如此,我们多数人「直觉地」知道艺术是什麽;我们会根据自己学过或认定的艺术,持续地认定哪些类似的东西也是艺术。而当一项关於艺术的新宣言进入我们的意识後,我们也会随之更新自己对艺术的参考框架,来跟上辨认艺术的cHa0流。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对於什麽是艺术、什麽不是艺术,都保有一种「流动的」个人诠释;当我们遇见像是艺术的新现象,我们会决定这些现象该怎麽套用至我们的诠释之中。对於我们多数人而言,稍经调整的「T制论定义」已经够用了——如果一个艺术家,或是一个自称是艺术家的人说:「这是艺术」,那这就是艺术。或者,某个东西在美术馆或艺廊被当成艺术品展出时,那这就是艺术。还有,当你认为这是艺术,不管原因是什麽,当然,这就是艺术。 美学=美或「美丽的」同义词 上周流星雨时,安妮享受了在夏夜星空下入眠的美感T验。 和「艺术」一样,「美」与「美丽的事物」都属於难以严谨的哲学来定义的词汇。但和艺术不同的是,一旦美与美丽的事物与「神」「真实」「美德」「良善」等概念脱钩後,哲学家就对它们不感兴趣了。有些美学家甚至建议:美与美丽的事物应该从严肃的哲学讨论中一概排除,因为它们太过主观,无法被严谨地研究。反正,它们也不是那麽地重要。尤其是跟其他更引人入胜的议题如:艺术、艺术的本质和监赏相形之下,显得更不重要注1。许多艺术家也贬低了美与美丽的事物之重要X。他们指控,美与美丽的事物和乏味的资本主义价值或品味太过一致;有时他们也强势宣布「创造美丽并非重点」,或者「美」跟他们尝试要做的事情毫无关系,例如:二十世纪初叶的艺术运动「达达主义」的拥护者,皆献身於一个原则─他们的作品绝对不美丽。 尽管遭到哲学家和艺术家宣判出局,美与美丽的事物仍然是赞美的至上词汇,不管「美感」与「美学」到底应该如何定义。注2 注1|亚历山大.内哈玛斯AlexanderNehamas於二〇〇〇年出版的《论美与判断力》AnEssayoyandJudgment,第一句话就写着:「美是哲学概念之中,最声名败坏的一个。它败坏到所有我翻过的艺术哲学书籍中,找不到任何条目能证明它声名败坏。」亦可参照尼尔逊.古德曼NelsonGoodman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艺术的语言》LanguagesofArt,提及:「如果美丽的事物是把丑陋排除在外,那麽就不能用美来衡量美感价值。但如果美丽的事物可以是丑陋的,那麽美就只是对美感价值误用的替代词。」换言之,据古德曼所说,美是哲学上令人困惑又棘手的概念。 注2|美,正如俗谚所说,存在於观看者的眼里。这表示某些相当悖於常理的表现也会被贴上美的标签。我想到最怪的就是日本的「切腹之美」:日本封建时代里,道德上最伟大的美通常连结到巨大的艰难。其中,独自办得到且兼具道德上的美与极度困难的,就是痛苦的自杀。对许多日本人而言,无论在观看或思想上,自愿切腹武士才能获得的惩罚,同时也是他的荣耀都属令人敬畏的美。受惩的武士身着白sE腰带,坐在铺着榻榻米的房间或圆石子花园之中,庄严地用自己的剑在腹部画上水平一刀,再将刀身垂直T0Ng入身T或许现今我们会说这是超极端的表演艺术。当一个人试图切腹时,也在用一种超乎常人想像的方式要求自己竭尽所能。日本人相信,即使这名武士犯下了最无耻的过错,也能以这最後一刀将人生中的丑恶转化为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