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 变故 (第1/2页)
要买冰箱的事情,陈青并不是在开玩笑。 十一月底,几间简单的水泥砖房终于竣工,陈青在泥灰面上刷好漆,结束了最后的工程。他数了数这一个多月来起早贪黑得到的报酬,合计一下,骑着三轮车,一头扎进家电市场里。 千挑万选,陈青好不容易看中一台,却在价格上望而止步,口水都讲干了,问问还可不可以再便宜一点儿。 老板瞪着眼睛,“哎哟小兄弟你识货的!这款是我家卖得最好的冰箱喏,没得氟利昂的!环保又不耗电!绝对不结霜!就是你说的那个价格呀,实在是太少了,给我我们也不敢卖呀,人家要说我们扰乱市场呢!” 陈青见说不动老板,看了好几眼那个冰箱,从店里退出来。在街上走了一会儿,还是念念不舍地返回,老板坐在门口的椅子上,似乎已经预料到他会回来。 陈青说,“再少两百块钱,我就买。” 老板笑了,“算了算了,卖你个人情,赚个回头客算了。” 陈青点点头,跟着去前面结账。 老板问:“要不要配送上门?包安装的!” 陈青想起自己那辆打滑三轮车,犹豫了一瞬,说,“要。” 老板:“得加一百配送费!” “这么贵!”陈青咋舌。 “你自己拖回去也行,我们透明交易的,你放心!” 最终,陈青还是请了店里的工作人员帮他送来,在店里留了地址。回去的路上陈青真是有些rou疼,钱在手里还没捂热就散出去了,还额外从积蓄里拿了几张票子,再一次体会到钱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 不过一想,最近这几年村里家家户户都置办了许多新鲜东西,他也得跟上潮流,况且冰箱能存很多东西,自己买了一个,省得老是麻烦邻居。也许苏雪生也会很高兴,有了冰箱,对他这种大城市里生活惯了的人应该会方便很多,陈青面上就有了一点隐约的笑意,渐渐也觉得没那么不值了。 进城一趟,回来时已经太阳西斜,陈青停好车,先是喂好家里的牲口,然后在水池边慢慢择菜。 苏雪生在祥平村的工作,陈青知道的不多,把城里的老师带回大山、疏河道、修桥补路……反而听村子里其他的人提得最多。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时,聊得最多的也是家常话。 苏雪生知道了他过去的事,知道了他为什么孤零零一个人,知道了他为什么连高中也没有去上。 陈青也知道了苏雪生其实和他一样是南方人,祖籍在岭南一带,因为父亲官职调动,随父辈迁到了京城,一呆就是十几年。 “我在粤城,小时候随祖父出海,抓到一条很大的鱼,抓不住,又从我手里逃掉,祖父为此数落我好一顿,其实那条鱼不是逃走的,我看它这么大,被拖到菜市场好可怜,把它偷偷放回海里了。”苏雪生撑着下巴笑,话讲得慢慢的,“后来去了北方,梦里就再也没有海腥味了。” 陈青连忙低头夹菜,不敢直视苏雪生那副明眸善睐的样子,明明没有喝酒,头却熏熏,心脏咚咚跳。够了,够了,再笑就受不了了。 心跳一阵又慢慢回落,霓虹灯光下的摩天大楼,川流不息的街道,精致得体的白领,和他与他脚下的泥土相隔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拿什么去填补? 陈青从不问起苏雪生下放到这里的原因,也不问苏雪生会在哪一天正式离开,难得喜欢一个人,能远远看着已经非常满足。 电话急匆匆地响起时,陈青正打算生火炒青菜,他接通,村长严肃的声音传来:“陈青,你快来,苏主任出事儿了!” 陈青呼吸骤停,扔下打火机就往外赶。 顺着村长指的路,他用一种快得离奇的速度上了山,腿很快就撑不住了,一阵阵发酸。 山上河道的最后一段已经疏通了,本来只是派个人检查情况就好,苏雪生还是跟着去了。要下山的时候,同行的一个人脚下不注意,往下面斜坡倒了下去,是跟在他后面的苏雪生及时把他朝另一边的茶树田推了一把才没掉下去。 相应的代价就是,苏雪生自己滚下了乱石坡。 陈青喘着气,事情的来龙去脉在他脑海里演变成具象的令人心惊的图景,血液在血管里的回响像是流入深渊,让他忍不住轻微眩晕,好像自己也经历了一回。 村长在那头的声音把他唤回来,他咽下嘴里发苦的唾沫,终于找回来一点自己的声音,“……我马上就到了,雪生人怎么样?” “我们把他放在一旁上休息呢,血已经止住了。” 到的时候,万斯言已经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