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路_效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效应 (第2/2页)

的人推走也是自己做的,怪谁,跟在她身边只会受到那个人可怕、不合年纪心机的威胁,又换个解释,或许她被诅咒的地方还要加上“灾星”二字,听起来很白痴,但是很事实。

    可是,於若凌讽刺的想,她竟然开始肖想这种类似逃避的轻松日子,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管,成天和一堆成年人待在一起做去他的春秋大梦、偶尔从中学到一些攻於心计的东西,蛮好玩的。

    才刚开学二个礼拜,有些东西在班上那群乌合之众眼里终於有了变质,套点哲学方面来说,是实质当事人的变质,还是乌合之众心里自身变质以致所有人事物皆毁去便不好说,不过那麽一样在班导洪铭进眼里是真真诚诚的毁去了。

    於若凌身上本该拥有的“天真、纯净”早已炼化而成高三生准备该Si的学测时,那GU纯粹的沉重和压抑,使得她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笼罩在浓厚的Y影之下,低眉、敛眸、沉静,毫无存在感。

    今年九月份学校进行延迟,本来在6月最後一个礼拜就得发下去的学期成绩单y生生推到了九月上旬,洪铭进坐在自己书房内的电脑桌前打着班级各个学生的“评语”,遇上“3年六班27号於若凌”这一栏位时,终於停下手靠在椅背上,拧起重重的眉毛,叹了一口气。

    ……

    而此时应该“笼罩在Y影之下”的於若凌已经脱离欺负收音机和Y沉沉的想法,正悠哉悠哉地捧着圣经半躺在床上啃,紧贴床头柜的梳妆台上放着一盘葡萄。

    错了,如果她听见远在几公里外班导对她的评论,至少在她的家人面前是错的,这种Y影模式还是留给自己和那群“好同学”或陌生人看便好,况且嘛……,目前暂时能脱离一下学校的荼毒就让她稍微放颓松废一下吧?

    於若凌关上厚厚的圣经,仍在回味方才创世纪的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离开本地本族前往迦南地的事蹟,嗯……,就b如说突然要她现在、rightnow、自己一个人搭飞机去以sE列而且永远移民的道理很像,她能一下子顺服并接受吗?

    不能。

    舒适圈待久了谁也不愿意轻易踏出一步,对於她这种能宅便宅、宅到地老天荒最好的人来说,如同驱逐出境一般的旨意简直是Si刑,当然跟年龄也有些关系,更何况在超过三千年前的古代,亚伯拉罕真的很不容易,但他单纯到宛若初生婴儿、白纸一样的信心更加x1引於若凌,他的信心和勇气单单只是凭神赐给他的天赋吗?

    亚伯拉罕没有“从自己而来”的信心吗?若是这份信心全都是从神而来,那他怎麽能被後人称作“信心之父”,且众多人又大力宣扬人要学习亚伯拉罕的信心呢?

    还是说,其实神的目的就是要这麽做,不论是“自己出来”的信心亦或是从神而来的信心,亚伯拉罕的生命就是得成为神所按照祂旨意之中的“信心之父”,那……人岂不是没有自主X?

    不对,牧师说过人有自由意识。

    既然所有都在神手中,人类所作所为应该都早已被知悉才对,连未来会做出什麽样的事情神也都知道了,假设有一个变数,那这场变数会不会改变整个结果?或者一切按照神所安排的一样重回祂的旨意,再更甚,神连变数也早就知晓,於是重做安排或这变数原本就是计画中的一环?

    也不对,圣经上说:神从不後悔。

    可要是多出一个变数又与原本的结果相关,那变数不是多此一举?

    还是不对,变数之所以是变数就表示在其他地方会产生相对的效应,纵使结果相同,那一定会有什麽随之变化,她在自然课本里看过,这种专有名词叫做“应变变因”,某种角度来说属於“不可抗力因素”。

    带着疑惑,於若凌打算怒吃葡萄暂时将这个奇怪的问题丢一边,岂知甫将圣经往床头柜上一摆,一句经文彷佛闪电一般窜过她的脑中,霎时消失不见,但她敏锐的捕捉到这抹光速启示的经文。

    猛地轻笑一声,这节经文她不是常见常听吗?突然忘记这重要的关键也是葡萄吃多了,她cH0U出搁置已久、原是要拿来当作读经纪录的空白笔记本写下刚才所有的疑惑,才在最後补充上一句。

    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