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练习曲O.10,o.3(下) (第2/2页)
。 苏一个人坐在走廊角落,好像孤苦无依的野生动物。 只不过在充满小朋友的环境中,苏还是不可避免遭受到目光。一群还背着书包的低年级学生凑过来,大大的眼睛中满是好奇:「姊姊的手怎麽了?」、「那很痛吗?」、「你也是老师吗?」 苏口乾舌燥,不知如何回应才不会砸了音乐教室的招牌。但下一秒,她便听见旁侧传来喝止:「如果人家不想回答,就不要去烦人家。」 那些孩子一溜烟的跑走後,苏才注意到那个背着黑sE书包,眼神真挚,留着平头的男孩,他噘嘴,询问:「大姊姊要听我弹钢琴吗?我mama在跟老师说话,我好无聊。」 不知为何,苏答应了,而她从未想过,巧睿所呈现出的演奏是如此绚烂。 那双纤细的手指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按压琴键,明明只是刚升国中的孩子,却奏出如同rEn般的力道,JiNg准且柔美。而巧睿最令人惊YAn的一点,是他拥有掌握时机的天份。叔叔经常说普通的演奏者完全遵照谱面上写明的节拍,而能够在世界发光的钢琴家,将会在如此微小的细节中,配合情绪的变化更动音符与停顿的时间,仅仅只是零点几秒的差距,实力便将立即高下立判。 那天巧睿弹奏的是「小狗圆舞曲」,他的手指不够长,所以音符听来依旧有些含糊,但每敲下一个键,却都让苏感觉到,真的有毛茸茸的小狗在她旁边转圈。 後来,她才从其他老师和员工的口中得知,巧睿的人生跌宕起伏,他的父亲曾因为工伤意外而在家休养许久,巧睿的母亲既要上班又要看护他的外婆,因此每天都非常忙碌,而在繁忙的家庭中,巧睿唯一的放松似乎就是弹钢琴。 演艺厅内一片寂静。 灯光照亮舞台,伴随着脚步声,穿着吊带西装K和白衬衫的巧睿便从左侧进场,他意气风发,软澎的金发闪闪发亮。巧睿鞠躬,掌声雷动。 他的琴音温柔包覆,抚慰人心。 从第一个音节开始,温和便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他的手在半空中完美地滑出弧形,手指的律动甚至看不出在用力,就像轻微的抚m0,却奏出如此张扬的乐章。离别练习曲被誉为萧邦一生中创作出最优美的旋律,巧睿演奏的表情也像是在细细品味,他脚踩踏板,神情专注,一撮发丝落在眼前,而他毫不在意。 苏屏住呼x1,当乐曲来到中段时,那是整个离别曲最激昂之处,她曾因缘际会旁听过几门课程,那时讲解乐理的老师和学生提及,一般来说,若以三拍子的节奏作为举例,拍子的行进应为「强弱弱」绵延,然而当拍子转变为「弱强弱」时,就会产生冲突与不和谐,将乐曲拉开了新的面纱——那便称之为切分音。 那是苦练多年的技术才能做到的部分。 离别曲的ga0cHa0便是低音部分的切分音配合右手的音节,一不小心就会因为不和谐而四分五裂,然而巧睿却能如此舒滑且一气呵成,强弱拍子掌握得令人屏气凝神,她看着巧睿半倾斜着腰,温柔地像是在抚m0动物毛皮,将离别的苦痛与悲伤倾注於琴键,充满诗意地弹奏。 正如同离别练习曲背後的故事,苏的脑海里浮现害羞的萧邦在音乐学院,将这首悲伤的曲子献给他所Ai慕的nV同学,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哀愁与不舍,由此构成了别离。 最终音符又回归於原点,越发缓和,以踏板将声音延续,最後缓慢地抬起脚,巧睿的手举在半空中,随後他自傲地从椅子上站起身,在聚光灯下扬起微笑,接受所有人的掌声。 苏也拍手了。 然後,当主持人再次上台时,苏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被挑起。 这场发表会上谁都不可能赢过巧睿。叔叔简直是最会耍小手段的人,把卓然的演奏安排在这之後,很显然就是要营造出那种糟糕的对b。苏莫名地心急,或许她可以趁现在冲上台说这一切都是误会,她可以把卓然带走,要是对方真的遭遇这样的挫折,那?? 「接下来的表演是??哦,校外生的卢卓然,所带来的萧邦降E大调《夜曲》!」 她睁大眼睛,视线固定在舞台,无法移动。 她本以为会像一个礼拜前那样,听见卓然显然已经尽力的演奏。所以苏已经开始在设想该如何安慰对方,她该以什麽样的说词才能让对方信服呢?说快乐的学习音乐才是好的,何必要前往世界舞台与他人竞争呢? 当卢卓然站在台上时,世界像是停止转动。 或许是因为他并没有鞠躬,也或许是因为他站到钢琴面前,似乎在思索过後,苏眼睁睁地看着卓然将钢琴椅推到一边,他笔直地站立,就像棵参天大树,那双僵y且粗糙的手向前直伸,猛地下压。 他拱着背的模样就像猛兽,第一个音符便是他的咆哮。 古典钢琴不是爵士乐,为什麽抢了拍子?音符太含糊了啊——有许多话积在苏的喉咙里,但她绝不能说卓然弹得不好,这并非常态的夜曲,那温柔,宛如在诉说床边故事的音符本该如浪cHa0般,以一种优美的姿态前行,直至深眠。然而卓然并非如此,他的每个音节简直像用力过猛,当一般人有「弱」与「强」之分时,他便以一种近乎爆裂的姿态,撕扯乐谱笔记的禁锢,y生生利用「强」与「更强」调整出专属於他的节奏。 苏瞪大双眼,她可以肯定卓然并没有如同巧睿那样敏锐的观察力,於是这首夜曲无法靠技巧来诠释,他靠着意志,强大的意志力让装饰音没有掉漆,意志力让手紧绷,没有将手腕处碰击钢琴边缘,意志力让他在初学的情况下,Si撑着眼球,在视谱与看着手部动作间来回切换。 他张着嘴呼x1,用尽全身力气,将音与音连结,将小节与小节延续。 ——萧邦是一个分水岭。 被誉为钢琴诗人的音乐家,在已成定局的古典乐中创立了崭新的模式。那套延展X极佳的指法让乐曲中的琶音能够顺利演奏,手的大小便已经不是优势与劣势的问题,唯有理解钢琴与自身的人,方能演奏如此优美的乐章。苏心想卓然很可能也明白这一点。 但他看上去,就像Si咬萧邦的脖颈不放的疯狗。 杂乱的头发随着卓然将身T重压的行动而摆动,苏目不转睛,每当她以为卓然要就此失误时,对方都会在最後一秒找回节奏,这是怎麽办到的?难不成选择用站着这样容易拉伤和疲劳的姿势,仅仅是为了避免「手腕很容易塌下来」? 令人发颤的连续音节考验换指的功力,明明座位距离如此遥远,苏感觉自己都能听见关节碰撞的声响。但卓然做到了,他撑过那些小节,撑过节拍,撑过整首乐曲。每一处停顿和延音,都令人发毛的恰到好处,於是这既不是夜曲,也是百分百的夜曲,若要说能从里面感受到什麽—— 只有「除了完成这首曲子,我别无所求」这般强烈到窒息的气焰。 那是属於他那粗暴的夜曲,是在战斗之中伴随前进的歌谣。 当最後一个音结束时,卓然仰着头,脸上汗水淋漓,他在观众的寂静中走到舞台中央,他用力鞠躬,再次抬起脸时,虎牙挂在嘴角边,划出b聚光灯更亮眼的微笑。 而苏感觉自己的心脏被某种无可名状的情绪包裹,再次热血地鼓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