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苍龙-首卷:风起_第七回、净海伏波(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回、净海伏波(四): (第2/2页)

是个读书的孩子,希望你长大後,能用手中的笔,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传於後世。你也可以用嘴,将这些故事流传於坊间市井,让众人都能熟悉明了。」老人在告别前,说出了这段时间里,每天与一官说故事,心中那个深藏不为人知的理由。

    老人的直言坦诚,并不是一官所在意,一官依旧不依不挠说道:「可是你的故事还没说完,而且我不要做一个读书的孩子,我要和你们一样,出海去冒险,去闯出一片属於自己的天下。」一官不想做一个说故事的人,他想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其实这样的结果,老人又怎会没预料到呢。

    老人的眼瞎,心却不瞎,这些日子以来,从一官的言谈举止,从他所问的问题,所提的要求,再再都说明了一官是个有雄心的孩子。

    但也或许,这段时间的相处,让老人开始有点喜欢上了这个孩子,所以打从心底又生出了另一种希望。希望这个孩子,不要出海冒险,老人一生经历过太多海上凶险,看过太多海外雄杰的穷途悲歌,所以如果这孩子,能够成为这些故事的传播者,或许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幸运。

    从一官的回答,已经清楚了解,老人个人的盼望终究只是枉然。一官的X格,决定了他终将奔向大海,像那许许多多的英雄好汉一样,在无垠大海中饱受磨难,最後被淹没进滚滚浪cHa0。

    往好处想,或许这孩子,真能闯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即使希望如此渺茫。此时,老人心中又一念头闪过,如果这已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自己是不是能够再帮他一把,在自己生命就将走到尽头的最後时刻。

    老人侧了侧头,他虽然看不到,但能感觉此时日已近午,这是他该告别的时候了,因此接着说:「关於净海王,在国中遭遇的那些事,以及胡宗宪这小人,如何出尔反尔诱杀船主,知之者甚众,如果想知详情,等你长大一些,只要稍微打听一下,便会有人跟你说许多许多故事。」

    说话同时,老人从怀中m0出一黑sE锦囊,摊在手中小心翼翼打开,里头有一块令牌,上面赫然刻着四个大字“净海伏波”。

    老人将令牌交到一官手中,并说:「你我相遇就是种缘分,你在我这里知道了净海王的故事,也是你与他的一种缘分。

    这是净海王,留给我的唯一之物,我今天将它转送给你,也算留个念想。当然,他当初希望我能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可惜我奔波一生,却一事无成。

    如今,我的大期将至,这个心愿怕是无法完成了,今天我也不要求你能继续,只希望在你心里能够记得,在这里、在海上,曾有过这麽一群英雄人物。」

    一官见此令牌老人极为珍视,清楚这东西在老人心中的价值,便小心翼翼接过来端详。

    这令牌除那四个大字外,还刻了许多JiNg致雕纹,上方有头舞爪的扑虎,下方则是只腾浪的蛟龙,老人一旁提醒,「快收好,小心保存,或许有一天,还能给你带来些帮助,也说不一定。」

    一官赶紧放回锦囊中,深深揣进怀里,同时不舍问:「老爷爷,你真的要走了吗?」

    老人点了点头说:「是的,人活在世上,有些事是不能不做,从前没想起来,如今想起来了,若不做,就算Si也不会安心!」

    一官不喜欢老人,总把Si挂在嘴上,他又不舍接着问:「老爷爷,听了你这麽多故事,知道了很多大英雄的名字,但还不知道,你叫什麽名字?」

    老人先是一愣,又笑了笑说:「我只是个小角sE,而且已经太老了,老得我的名字,或许早已被世人遗忘。不过,在海上闯荡的时候,江湖人给我取了个浑号,叫“海狐狸”。

    他们其实是在讽刺我,像狐狸一样Y险狡诈,我想那些曾经被我戏耍过的笨蛋,该在有生之年,都不会忘掉这个名号!」说着老人哈哈大笑起来,似乎想起了年轻时做过的那些事,笑声中透着几分豪迈与骄傲。

    一官还想继续问,关於徐军师、明山哥与海峰哥,他们之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最後的结局,但他清楚怕是没机会了,他已经逃了一整个早上的课,老人似乎也已经准备起身出发。

    老人豁然站了起来,像是决定了什麽,拍拍一官的肩膀说:「说过要教你本事,怕是没机会了,不过帮你介绍个师父,你去泉州城北的东禅院里,找一个叫圆澄的和尚,你就对他说,是海狐狸让你去找他的,这人之前欠了我很多很多钱,你想学什麽就都对他说,他一定会教你的。」

    一官半信半疑,口中默念:「泉州东禅院,圆澄和尚。」他记得小时候,曾经与母亲一起去过这庙,在泉州城附近,规模算是数一数二。

    那时,该是母亲生四弟时不太顺利,父亲带她去拜了几次。之後,母亲顺产,便带着他一起去还愿。

    不过,一官的思绪很快就拉了回来,因为老人活动了一下筋骨、拍了拍长衫,像是准备要离开。

    一时之间,离别之情刹那弥漫开来,一官不舍再问:「老爷爷,还会再回来吗?」

    老人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说:「俱往矣,曾经乘风破浪、叱吒风云的英雄人物,都已经不在了。不过,这江湖却从来都不会寂寞,只要世间仍有不平之事,新的英雄就会,一次又一次的再现。

    我已经是过去的人了,回不回来又有什麽重要?或许天意留下我这瞎眼老头这麽些年,就只是要借我这一张嘴,来将这些陈年往事说出来,之後的天下,该是属於你们年轻的一代了,这个江湖就由你接下去闯!」

    老人说完,就这麽走了,没有多余的道别,头也没回,就只用右手在空中挥了挥,为改变一官一生的这场相遇,就这样留下了最後一笔。

    ×××

    一官站在原地无法回神,在他过往的生活经验里,离别并不存在,他的生身母亲过世时,他还完全不知事,完全没有感受到,生离Si别的滋味。

    相对於饱经风霜、生Si诀别的老人,离去时潇洒挥了挥手的告别,让一官一时间感到茫然,只在口中默念着“海狐狸”这个名号。

    一官甚至都还不知道,老人究竟是谁?而这个名号,是老人所留下的唯一线索,如果一官想要再进一步,去了解老人的话。

    人世间的沧桑易变,一如善变的天气,天sE忽然就暗了下来,这和此时一官心情一般,抑郁的乌云彷佛就压在树梢顶上,看来一场来去匆匆的午后雷雨,随时就可能降临大地。

    一官警觉,忽然拔腿狂奔起来,他知道必须在大雨倾盆前赶到学堂,如此才能躲过被淋成落汤J。

    在他狂奔同时,心中却有了些许感悟,有些事情必须及时,一旦稍有松懈拖延,或许就将成为遗憾。

    一官在心里,已悄悄做出了决定,他将到学堂和穆先生说明白,他不要再念那些一点也没兴趣的四书五经了,他要到东禅院去,找圆澄和尚学本事。

    此时一官的心里,希望像过往那些大英雄一般,为自己村里、为全泉州城,以及那些无数与他素昧平生,但同样从来没吃过饱饭、没享过安康的人们,去做一些事情。

    没有人会知道,就在这一瞬间,一个孩童的不经意决定,将为之後数十年间的沧海之上,卷起另一场,惊天动地的风云骤变。

    --------------------------------

    *沥港:今舟山烈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