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回、或跃在渊(一): (第2/2页)
此时,一官惊觉,自己的态度是不是太冲动了,是不是有失应有的礼貌,於是解释道:「其实不是对那些书里的大道理,不理解或排斥。只是从小到大看了太多身边同伴,总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更希望能够去做点什麽事,能够让小夥伴不用挨饿受冻。」 穆先生点点头,这些事他能懂,因为他也曾经如此渴望与追求,但他更了解现实的苛刻,与强权的可怕。 穆敏行心里清楚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说服一官的,因为既使自己,已经说服了自己这麽多年,但他明白自己骨子里,却依然是温陵先师最坚贞的信徒,只是自己一直既不敢为、亦不敢言,他只能麻痹自己,让自己选择遗忘,但他亦为自己的这种做法,感到无可奈何的遗憾。 就在这个学堂里,前一个先生因为在课堂上,推崇了温陵先师的学说,不久便莫名消失了,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现在的穆敏行,有了新一层的感悟,自己在学堂里毫无作为、保持缄默,又何尝不也是另一种消失,这样的自己,心里又何尝没有遗憾? 至於哪种遗憾,更遗憾?他不知道,穆敏行只是既不想让一官去经历,那些被官府所不允许的苦难,亦不希望他临老之时,有着现下自己心底,相同的遗憾,於是先生问:「所以,一官想做什麽?」 穆先生既没有责备自己,也没有长篇大论的絮絮叨叨,这是一官始料未及的,但先生问自己想做什麽,这是什麽意思? 这是不是另一种质疑?或是一种较温和的责备?他无法理解,也无从揣测,一官不是迂回之人,所以他选择据实以告说道:「我想去东禅院,与圆澄禅师学本事。」 「圆澄禅师!」穆先生惊声问。 一官不解,穆先生为何显得惊讶?他回想了一下,老人说的是这个法号没错,於是用力点头说道:「是圆澄禅师,没错!」 一官又一想,莫非穆先生认识此人,如此再好不过,因为他也想多去了解一下,这个海狐狸介绍的师父,究竟是何方神圣?於是追问道:「先生,也认识圆澄禅师吗?」 听一官这麽问,穆敏行又显得慌张,以致期期艾艾,只见他点着头,却回答道:「不!不认识。」 一官疑惑,一向从容的穆先生,今天显得不那麽迟缓老态,但却一再显露惊慌神sE,也不知道为何,圆澄禅师这法号让他如此惊讶? 看着一官的疑惑,穆敏行没有再多说什麽。思索许久之後,却给了另一个建议,他说道:「要去东禅院里学本事,或许找圆觉禅师要更好些。」 「圆觉禅师?」一官默念。 不管是圆澄或是圆觉,一官都不认识,东禅院是泉州一带的千年名刹,众人所知晓的大师,该是已经圆寂的慧明禅师,与继任他为寺中住持的圆通禅师。 想来这圆澄与圆觉,都该是现任住持的师兄弟,辈分不低。或许是长年专注於佛法修行,所以显少与凡俗往来,所以名号并不广为人知。 一官再一细想,依穆先生之反应看来,他不但认识这个圆觉禅师,就连圆澄也是相识,否则如何能够b较好坏。 撇开究竟要拜谁为师不说,与其一无所知贸然前去,若能从穆先生这打听到点什麽,先心里有个底,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於是顺着话追问:「那先生认识圆觉禅师吗?」 这次穆敏行毫不隐讳,爽快承认说道:「当然,我与他都还是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已经相识,我们既是邻里玩伴,也是同窗挚友。」 一官“哇”了一声,心里默算,那不得有五、六十年之久,见穆老先生兴致来了,大有打开话匣子的兴头。 在过去,一官对先生的老生常谈十分头痛,避之犹恐不及,但今天这话题,一官只担心先生语多保留,於是不放过此机会,继续问:「可是我想学功夫,不知他武功可否了得?」 穆敏行心中早已有底,一官身高T壮又活泼好动,且膂力过人,十岁以飞石打知府老爷一事,早是泉州府人尽皆知,现下他说不想读书,可想而知是希望在拳脚上求进取,自己读了一辈子的书,无法教他想学之事,但若能引导他上正途,也无愧与他一场师徒名分。 一官见穆先生捋着胡子、笑而不语,又追问:「他武功高不高?」 穆敏行这次笑着回说:「当然高!圆觉从小就是我辈之中最强的,不论是读书,或是武功。 他聪明又好学,让他不只拳脚了得,刀马纯熟,十几大汉根本近不了身,更加上他对兵法、战阵了然於x,亦能克敌致胜於千里之外。 要知道男儿志在千里,不能只满足於一人一己拳脚上的争斗,这是街头山林蛮汉厮打的伎俩,更值得学的是两军对峙、排兵列阵,万人不敌之法,兵法武略才是武学的最高境界。」 一官听着也觉有理,虽然他也不太清楚,穆夫子口中那种,无敌於万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麽?但他明白能抓到一群鱼的技巧,当然b只抓到一条,要来得更厉害些,於是点头肯定说道:「我也想学这个!」 听一官如此说,穆敏行欣慰道:「若你愿意拜圆觉为师,我可修书一封,代为引荐。」 「好呀!好呀!」一官听了兴奋连声说着,但转头一想,似乎有不解之处,继而支吾其言。 穆敏行见其形状问说:「有何困惑?但说无妨!」 一官勉强问:「先生可否让我知道,圆觉禅师如果真这麽文武全才,为何不出去闯一番大事业,却甘愿隐身於东禅院里,出家做和尚呢?」一官因想起之前,兰溪瞽叟与他说的那些故事,故事里的好汉个个身怀绝技,并在江湖里闯荡。 穆敏行听了这问题,眼睛与嘴都张得老大,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最後只叹道:「此事,说来话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