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二 愚人痴愿 (第1/1页)
钟季玟最初,曾是个不成器的书生。 钟季玟的祖父曾在州府做过官,致仕后携家眷回到清垣,建了座三进三出的宅子,好生繁华了一段时日。奈何老人家子嗣缘浅,一妻四妾,也只得了一个儿子,于是便加倍视若珍宝。但有些孩子兴许就是福薄,从前在州府的时候也未见养的多精细,整日里除了读书就是同玩伴上房爬树,无病无灾。等到老人家年纪大了,猛然发现自己只此一个后人,搬回清垣娇养起来之后,倒是养出了一身治不好的弱症。 钟季玟小时候,他父亲便成日里病恹恹的,从不过问他们兄弟三人的功课。那人身子虽弱,样貌却是一等一的好。钟季玟最像父亲,自小便被人摸着头夸赞“长大定是个貌若潘安的小郎君”。就连他那对谁都淡淡的母亲,对着他的笑容都格外多些。 在钟季玟五岁那年,他的父亲病故。三年后,服完丧的母亲也回了州府娘家。祖父将三个孙儿的功课抓得很紧,管教也越加严格。幸而钟季玟虽不是个读书的料,他大哥却是个百里挑一的天才。考中举人后,他大哥做主,带着全家又搬回了州府。彼时钟季玟已经彻底放弃了考学,跟着一位游历至此的大夫学起了医术。 钟季玟后来,曾是个远近闻名的神医。 拜别家人,师父又带他在清垣山上停了几年,随后师徒二人一同走过大江南北,钟季玟也在为寿终正寝的师父埋骨后回到了清垣。 幼时居住的宅子空置多年,钟季玟翻墙爬了进去,在小时候够不到的暗格里摸到了大哥留给他的银子和房契。 凭这笔钱,他在镇上盘了间店面,开了个医馆。 钟季玟一生救人无数,十里八乡凡是有病看不好的,都到清垣来寻他。他在时疫横行的年月里卖掉了祖宅,救济了几个村的灾民。他死后,因着功德飞升成仙,又得知清垣百姓为他立了祠,即便百年过去,世人早不知他姓甚名谁,但他依旧自请回到清垣,甘心做一方土地仙官。 清垣土地祠后,不知何时多了一座小茅屋,一个约么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住在里面,自称姓陆,是土地祠的祠监。 此前从未有人见过他,就像从未有人见过那小屋和神像背后的鹿。 于是乡亲们都心照不宣——哪有那么巧,仙官刚显灵,就来了位祠监,还碰巧姓陆。那神像后头多出来的可不就是一头鹿?——这位祠监肯定就是仙官的仆从。 自那祠监来后,神祠周围确乎整洁了不少。鼎中的香灰有人清理,供桌上的果子和供品也不会在梅雨天里腐败。桌面上的陈年蜡油刮干净,露出沉甸甸的木质,就连上山的台阶都没了落叶。 于是人们的称呼渐渐从“山上那神祠”变成了恭恭敬敬的“清垣土地祠”,无事也去上柱香的人变多了。 “仙官大人,我家小孙孙怕是撞了鬼,连着高烧好几日不退。请仙官大人可怜可怜我家小孙孙,驱了他身上的邪祟吧……” “仙官大人,我男人年初去了州府,也不捎个信回来,家里都担心……您千万保佑他平平安安……” “仙官大人,学生不才,不日便要参加乡试。唉……平日里虽也用心读书,但天资有限,文章总也平平。还请仙官大人保佑学生……” 直到日头落下去,最后几个前来上香的信众才下山离去。院中不知何时站了一个年轻人,看着陆祠监默不作声地将供桌擦净。等他回过头来,才笑道:“过些日子人就会少了,玄鹿,辛苦你啦。” 玄鹿看他一眼惜字如金到:“不敢。”说罢又背过身去,将那几个扎实多了的粗布圆垫抖搂干净。钟季玟无奈的看着他:“怪我,玄鹿,怪我。是我执意要下凡间。我答应你,天条所限,百年内我无计可施,百年后我一定将你送回去,可好?” 暮色沉沉,玄鹿随手点亮案上红烛。幽幽火光被漆黑如墨的瞳孔吞没,他面无表情地说:“怪我。怪我一身天地不容的腌臜颜色。” 钟季玟只觉得不忍,所以只配同我一起呆在人间吗? 玄鹿沉默片刻,转身看着他。钟季玟摇摇头,向他招手:“走吧,差不多了。” 一人高的巨鹿驮着仙官走进村落。钟季玟双眼微闭,耳畔回响起白日里的祈愿,指引着巨鹿穿过一户户紧闭的门窗。 仙官的手抚摸过高烧不退的幼童、伤口溃烂的猎户、噩梦中辗转的少女、关节酸痛的老妇,又将弥留之际的人送入安然长眠。巨鹿一步一里,转眼便转过四五个村镇。钟季玟有些疲累的按了按太阳xue,寻到最后一个同治病相关的祈愿。 “仙人,我儿命苦啊,娶了两个媳妇都不争气,生不下个一儿半女。求您保佑,让我们老严家留个后吧,不然老婆子可有什么脸去见列祖列宗哟……” 玄鹿身为仙侍,听着同样的祈愿,终于忍不住开口:“这是病症?” “或许是吧。”钟季玟叹了口气,“倘若能治,帮一下又何妨?世人重后嗣,传宗接代是第一等大事。” 玄鹿不再言语。他们到了一趟四间的平房外,玄鹿却猛然停下了脚步。 钟季玟一怔,还未开口,就听玄鹿发出了一声哼笑。于是他皱眉侧耳听了片刻……脸骤然红了个通透。 那求子无门的严家夫妇……正在行敦伦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