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7 逆转之势(哭泣反击剖心取信/鬼父的贪念/侍卫长的妄念) (第1/2页)
酷暑的夜晚起了风,深暗的天穹又聚拢许多云层,把一轮明月遮掩得模糊。 韩宫树上落了蝉,传来忽远忽近的鸣叫之音,像金铁拨弄翠玉,惹人越发燥热。 冷宫偏殿的大门口,站着两个劲装铠甲的武官,像是两尊门神。 他们正是吴昱跟何遒。 吴昱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何原本春波荡漾之时,那人几句话说出,韩安就让他们退出偏殿,在门外当了守卫。 隔音极佳的偏殿,丝毫听不到里面声音。 吴昱有些气血难平。他的裆胯甚至此刻正裹着一条胀起而不得释放的rou柱。 任谁经历晚上这顿折腾,恐怕都如此。 他只要闭起眼,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那两团浑圆紧致的白皙臀rou,不断被刻上鞭痕,还有少年人有些青涩的分身,却粗胀挺立,透着与他年纪不符的欲望热情。 漂亮的茎体顶端是红嫩rou冠,居然还穿着银环吊着块玉牌,铃口流出的yin糜黏液滴落在玉牌上,在烛光下闪着情色气息。 而隐藏在臀缝里的xiaoxue,被藤条抽插时xue眼会蠕动伸缩,还吐着水…… 吴昱睁开眼,呼出一口气。 他用眼角余光去看何遒,他的副手站在大门另一侧,眼观鼻鼻观心,身板站得笔直,一副若无其事的驻守姿态。 但吴昱知道,他的呼吸和自己一样,比平常急促几分,那是意犹未尽。 “就会装模作样……”吴昱暗自腹诽,开始回想方才的情景,期盼他的王上还能再召他们进去,把情色折辱继续下去。 韩安的威胁,并没能震慑韩非。 他反而面露一丝傲然,哪怕他正被人抓住两条腿,耻辱地敞开着下身。 哪怕他身上肆虐的情欲本能,让他无法压抑地勃发着yin乱之姿。 但他笑了,他的笑声很清越。 却也满含着苍凉的悲哀。 “圣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可笑父王的满朝文武,竟无人能懂。” “荥阳治水,别说三年五载把荥泽翻个底朝天,就是十年八载亦是值得。” 韩非说得斩钉截铁。 “放肆!竖子狂言,不知悔改。” 韩安被他这态度激得一阵火起,扬起手里藤条又要抽打下去。 “治水是表,背后更有深意。” “父王若能听儿臣几句话,要打要罚悉听尊便,儿臣亦无怨无悔。” 韩非似乎已接受父亲一切的责罚。 “说!”藤条并没抽下去。 韩安当然没有对韩非说实话。 荥阳治水方略,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以河工水利而言,这份方略精打细算,深入梳理水患根本而对症下药,得到颇多认可。但耗资巨大又见效极慢,也引得诸多反对。 韩安此前被这事烦扰,朝臣奏表雪片一般各抒己见,水火不让。他心情本就不佳,召韩非前来,不但为泄欲,更为出气。 此刻始作俑者反而口出狂言,让他怒火中烧却也有了一丝好奇。他想知道韩非穷途末路还敢和他顽抗,到底有何倚仗。 他的答案不能让自己满意,他不但今夜要付出更大代价,韩安觉得,怕是真得让他一个月下不了地,才能整治他这性子。 韩非却沉默了。 韩安火气更盛,他这儿子瞧着真就浑身上下都是芒刺,明明是个尤物,看在眼里香艳撩人,握在手里却疼得扎人。 他耐着性子等了一阵,终于气急败坏,藤条呼啸而下,抽在韩非另一侧大腿上。 “我看你就是故弄玄虚!”韩安怒道。 韩非依旧没有叫喊,但呼吸很尖促。他的身体因痛苦而抽搐,但他又笑了,那笑容看着极美,却又异常脆弱。 仿佛轻轻一捏就能此身尽碎。 但他心里非常明白,父亲想知道理由,就越发说明另有内情。 “事关机要……父王请屏退旁人……” 韩非轻声说。 韩安没表态,犹自不解恨。 “父王把儿臣锁在这,儿臣插翅难飞,父王何须顾虑……” “儿臣所言只需片刻。父王想做什么,儿臣皆是王命难违。”韩非又说了两句。 王命难违,韩安倒是想起曾用这四个字敲打过儿子,难为他还记得。 “你们两个先出去,门外候着。”韩安终于摆摆手,屏退两个禁军官长。 两人松开韩非退出了偏殿,他躺了一阵想收起腿,但被藤条抽出的两道紫红伤痕,让他只是稍微动弹就引来钻心之痛。他在枷板钳制下扭动手臂侧开些身体,两腿屈膝交错,勉强掩住欲望勃发的下身。 韩安走过去,手里提着藤条,居高临下看着韩非,眼神依旧带着怒意。 韩非也在看着他的父亲,眼神异常澄澈剔透,就像眼底有一汪清泉。 “荥泽是水系交汇、四方要冲之地,韩地在大河的门户,新郑御外的屏障。” “禹王治水能引济水贯穿大河,就能从大河再引支流出荥阳。他日若有交战,水脉可以是韩国对抗外敌的利器。” 韩非说完,韩安的怒意略有缓和,但凶狠之意不减,似是早有预计。 韩非恍若不觉,他看着韩安继续说。 “荥阳是荥泽之眼。荥泽东连鸿沟,魏国引渠接通汴水而过大梁……” “荥泽治水,若妥善梳理全盘水系,鸿沟与大河之水掘通,能直逼大梁。” “扼住荥泽,就是扼住水脉要冲。” “昔日先祖与智伯伐赵时,智伯掘汾水倒灌晋阳之言,父王想必记得……” 韩非停下来喘气,身上的疼痛和快感让他越发虚弱,他极力撑住意志清明。 韩安这次眼神有了一丝波动。 分晋旧事他如何能不知。百年沧桑,世事变迁,但都源于当年晋阳之战。 韩赵魏三家虽然如今被强秦压迫,只能联手抗衡,王室之间比昔日亲近许多,但韩安也知道,三家在百年之前,多次互相攻伐,以至祸起萧墙。赵氏韩氏曾差点灭魏,而魏氏盛极之时亦有反击,也曾攻破邯郸。 国之邦交,向来起于利也亡于利。 他的儿子虽未明言,却已看穿这层利害核心。他所说之言,即是要自己以地利从水系上扼住魏国命脉,形成威慑。 韩非缓了片刻,又开始说话。 “智伯说,水可以亡人之国。” “就是这话,引起先祖和魏氏的惊惧,才有联合赵氏反戈一击之举。” “水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