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请问,我是刨了你们贾家的祖坟吗 (第1/2页)
待将贾诩安置回客房榻上后,郭嘉从内间离开。不出所料,推门便见到荀彧正在廊下等他,看上去像是等着他对这荒诞行径作解释。 荀彧一个眼风扫过,转身,郭嘉知这是示意他跟上,便晃悠悠地随荀彧去了书房。 到荀彧的书房后,他并未着急为荒唐行径辩解,只先不慌不忙地,抽出烟管点了一斗烟,吸了几口。烟气袅袅中,他看着荀彧那满是不赞同的神色,重复了先前的结论: “壶关必败。” “为何?”荀彧皱眉,眼睛如狐一般细长眯起,似是等着郭嘉作解。 毕竟要杀董卓,他们虽无百万大军,但若是让董卓陷入壶关,再以骑兵击之...如何也不至于落得必败的结局。 郭嘉未做声,端着烟斗晃到桌台前,俯身,便用笔蘸着砚台里的残墨,开始洋洋洒洒罗列。 “天地革而四时成。汉室倾颓,各方起事本就是迟早之事。”郭嘉吸了口烟,无表情的脸掩映在白烟中,“即使于壶关斩了董卓,想入洛阳的也会有张卓刘卓王卓....阻不了的。” 若是小古板届时发现,自己的牺牲于这乱世而言只是徒劳的话...郭嘉看向贾诩客房的方向,久久不言。 荀彧凑近了些,看着纸上少说三四十个或是世家门阀或是宗亲的名字时,他也突然想到,之所以这些人还未起事,仍在观望蛰伏,几乎全然是因为有董卓。 若董卓骤然死了,世道怕不是只会更乱。 郭嘉看着荀彧变幻的神情,苍白瘦削的脸上浮起一丝笑。 他知道,荀彧也想到这处了。 先前他们三人对此定计策,想的只是如何在壶关拦住董卓,却未想拦住董卓是否全然是好事。 仅仅拦住董卓便无事了吗?拦住董卓世道便不会乱了吗?天下便得以被拯救了吗? 如此结局,便值得贾文和去当一枚几乎必死的弃子吗? 郭嘉起身,绯色外袍几乎是挂在身上,长发些许凌乱,眼圈乌青,几乎把“放浪形骸”四字诠释到了极点。他摇摇晃晃走到香炉旁,从香架锦盒里随意抽出几片香云草叶便塞入炉中。 “学长,我们不若从头推演看看吧。就从董卓骤然身亡以后。”一声叹息若有若无。 荀彧点头。 于是书房里,香云草一烧便是一天又一夜。 待到锦盒里的香云草被烧得一点不剩时,整个书房里仿佛都是那乳白的烟气,荀府下人们看着那从缝隙泄出白烟的书房门始终紧闭,却无人敢去打扰。 而书房里。 荀彧沉默着,从满屋的废纸里扯出一张新纸,抬笔,便用四字为二人的这场推演作结。 徐徐图之。 郭嘉看这四字,心领神会。 战事未熄,乱世还长。不过好在他们都年轻,有时间。思及学长之意,郭嘉心里苦笑。 可他的时间可从来就不多啊.... “学长,我困到不行啦,先在你书房歇了,过会叫人抬我回屋就行....”精神骤然松懈下来,郭嘉忽然感到天旋地转,便任凭自己倒在了铺了鹅毛软垫的窄榻上。 “奉孝等等!还有一事!”见郭嘉就这么四仰八叉似是要睡,荀彧大急,“文和!咱们忘了文和!!” “啊...文和呀。无事,只想着若是对他解释,他多少得疑心咱们是不是不信他能成事了。怕应付他麻烦,我便直接用麻药把他放到了。”提起贾诩,郭嘉把如灌铅一般沉重的眼皮抬了一丝,对荀彧促狭一笑,“毕竟小文和呀,心思重又粘人,和女孩子一样可爱,但也和女孩子一样不好哄啊。” “真的是...”郭嘉的声音渐隐,“可有趣了....” 荀彧凑近一看,顷刻间郭嘉竟是睡过去了。听着这一通胡话,荀彧摇头叹气,在书房踱步,喃喃道,“总是如此这般待文和,等着看你什么时候哄不住。”他看了眼倾刻便睡得黑甜的郭奉孝,目光里是满满的恨铁不成钢,推门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