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丹阳宗(其实还是剧情) (第1/1页)
深藏地下的洞窟巨大空旷,遍及角落的晶石照得洞窟犹如白昼,灵气惊人的浓郁丰沛,已经有了实质,如薄透的轻纱漫卷在每一个角落。越往洞窟深处,寒意越逼人,厚厚的冰层将洞xue覆盖,折射着晶石纯净而冷硬的光。 一只雪白的赤足踏上冰层,衣摆下隐约露出的一截脚腕清瘦笔直,好似纤细的竹,能叫人随意圈住把玩;脚腕到足背的弧度漂亮又流畅,肤白莹润,像透着粉的珍珠,随着行走的起落,薄薄的肌理下隐约显出一线笔直的腱骨;漂亮的足弓踩在冰层上,寒意顺势而上,在红润的足缘不怀好意地凝出一层透明璀璨的薄冰,又在足踝抬起时被漫不经心地消弭于无形。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既清酌走到洞xue深处的寒潭边。 巨大的深潭,平静的水面发着乳白的莹光,洞窟里彻骨的寒气、浓郁的灵气尽数来自于此,仔细看便会发现,发光的不是水,而是水底大量的、纯净得没有掺杂一丝杂质的凝水晶。 能令天下所有水灵根修道者癫狂大喜的宝库。 灵根是先天的,但参差不齐,有好有次,次等灵根修行极为艰难,每一步的寸进都要付出比优等灵根成百上千倍的努力,甚至努力也不会有相应的回报。便有人走了邪门歪道,试出一种极为阴险歹毒的办法—— 夺灵根。 挖去别人的优等灵根,换给自己,逆天改命。被夺灵根的人,必死无疑。 换灵根的过程,就需要大量的、与自己同系的凝晶。 即便不用于逆天而行换灵根,纯净的凝晶对修道者来说也是其他法器灵物无法相比的裨益。 但凝晶稀少,不可多得,纯净无杂质的凝晶更是稀世之珍,凤毛麟角,市面上向来是有价无市。 这一池子的凝水晶,足以令人癫狂,让修真界动荡。 但洞窟中唯一的见证者淡漠极了,一池的凝水晶在他眼里像一池普通晶石,眼神都没有多给。 衣物一件接一件坠地,剥出扶卿仙尊如一尊玉雕的白皙身躯,柔软双乳,娇艳rou花,让无暇的圣洁中开出活色生香的靡艳。乌墨长发散下,如一瀑流水倾泻,黑与白的强烈对比令人目眩神迷,颠倒神魂。 既清酌跨进寒潭。 水没过平直横陈的锁骨,丰沛的灵气瞬间涤荡进他周身经脉,既清酌合上长睫。 丰沛的灵气循着经脉游走一圈,消失于灵台。准确来说,是消失于扎根在灵台上的那簇异火。在源源不断的灵气喂养下,它长大了,火光越来越亮,越来越灼眼,颜色炽热明亮,充满澎湃的生命力,散发着奇异独特的光彩。 既清酌看着它,发现了流光溢彩的火光中心簇拥着的一团白。 若既清酌对妖族各支系了解深厚,那他一定会想到炎鸾一系,“火中生,其状如鹤,翅羽流火,光彩殊色”。 这是炎鸾一族,具有孕育之力的兰梦火。 但妖族避人,炎鸾一系因独特的传代方式子嗣艰难,在妖族中亦是传说中的存在,扶卿仙尊从未亲见,无从知晓。 他知道的是,他的灵力就流失于此,这长大的东西像变成了一个无底洞,生长在他的灵台上,胃口越来越大,不断地吞噬他的灵力,他会越来越虚弱,直到某一天,变回普通凡人。 他竟天真地认为这东西对他没有伤害。 “无渊……” 这两个字在舌尖滚了一圈,既清酌紧绷嘴角,白皙的侧颊如冷瓷,俊秀雅致的线条藏着坚冷的锋利,覆了一层冰寒彻骨的霜雪。 第一次,既清酌从寒潭底拿了一块凝水晶,借助天材地宝的裨益,以期减缓灵力流失的速度。 既潇水仍然昏迷着,识海寂然如死。断裂的经脉可修复,但受创的神识外人无法相助,只能靠他自己一点一点恢复,什么时候能醒,谁也不知道。 外派追查的人还没有传回消息,既潇水下山去了什么地方,为何受伤,何人所伤,仍是谜团。 燕家,既清酌原以为他下山是去燕家复仇,可燕家虽涉猎修道,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整家上下百口人也找不出一个资质比既潇水更好的,况且既潇水现在是二阶告天期,不对上跨境界的能人,没那么容易落败,燕家人绝对伤不了他。 而且,时间太巧合了,那一晚之后两天,重伤的既潇水就出现了。极少会有人以神识相拼,身伤不重,唯独神识重创的例子实为少见,若非既潇水修为远不及既清酌,这巧合的时间几乎令人怀疑,他的伤是既清酌打的,那晚侵入既清酌识海的是他。 另一边,既清酌也尝试通过法器联系无渊,意料之中的以失败告终。 法器是一块中间空圆的白圭璧,名“连音”,无渊送他的,说“清酌,你要是想我了,可以用这个联系我。” 这是既清酌第一次用。 以往都是无渊主动到雾雨山见他,或者在他外出游历时出现,短暂同行一段路程。 既清酌盯着圭璧连音看了一会儿,冷漠一哂,伸手欲毁,却在即将捏下去的那一刻一顿,忍耐了,将之收回随身纳袋中。 这玩意儿也没了,他真就只能去魔族找人了。 但既潇水还昏迷着,何人所伤不知,原因未明,他无法离开雾雨山。 既潇水未醒,消息未回,在等待中,雾雨山先迎来了意想不到的不速之客。 那是既清酌第二次yin毒发作的前两日。 “丹阳宗内门第十六代掌宗座下首徒元梁拜会扶卿仙尊,请开山门!” 年轻的声音带着浑厚之力响彻整个雾雨山,既明暄一顿,通传的弟子飞奔而至,听到比他先到的声音,干巴巴禀报:“啊,就是这样,大师兄,山门外有一伙人要拜见师尊。” 丹阳宗,修真界的高门大派,根深岁长,门派庞大,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巨树,撑起修真界半边天。雾雨山与之相较,恰如巨树旁刚长出的草苗。 “丹阳宗?”温和待人的雾雨山首徒将笔一丢,“照面未打,‘震山音’先至,畜生才这样不识礼数,管他元凉元热,打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