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云腾 (第2/2页)
飘逸,形似流水;卧云凝重端厚,状若如意,而这石阶上所刻的无疑就是卧云。” 卫庄抱臂道:“活人可不用卧云纹。” “不错,”韩非笑道,“你说该不会这整座蜃楼便是一处巨大的陵墓吧?” “你是说沉船墓?”卫庄目光一凛,沉吟片刻,道“当初嬴政下旨造蜃楼赴仙山,一并遣了童男童女千余人,这些人如今皆在这蜃楼之上......若真如此,陪葬倒是着实丰厚啊。” “或许死亡便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生’呢?”韩非笑起来,余光一瞥,忽见卫庄正目光沉沉地看着他,忙摆手道:“在下这些都只是无凭无据的闲谈,卫庄兄当个笑话听听也就罢了......” 卫庄截口道:“那你以为如何呢?” “行云与卧云只是云纹中的两个大类,其下又有四合云,和合云,海潮云,七巧云等诸多分支,光凭外观这一点判断,未免有失偏颇,”韩非道,“况且这卧云纹虽不见得是给活人用的,可比起黄泉鬼道,卫庄兄难道不觉得‘升天’这寓意更为恰当吗?” 卫庄冷冷道:“一届凡夫俗子却妄登仙家青梯,岂不是比用那死人器物更犯忌讳?”说着脚步一顿,目光凝在了前方的一处石阶上。 韩非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台阶上赫然有人用白灰作了一处形似太阳的记号,两人上前一看,看清了那“日”字的周围还画了一圈奇异的文书,就造型来看,似乎并非中原的文字。 “这是蜀山的图腾,”卫庄皱眉道,“难道蜃楼上还混入了虞渊护卫?” “‘至于虞渊,是谓黄昏[注2]’,传说虞渊便是落日时太阳的归处,”韩非道,“既然这形似旭日的图案是蜀山的图腾,想来蜀山必与金乌关系匪浅罢?” “三足金乌与扶桑神木皆为蜀山神话的圣物,据称东海深处有两株上古神树相互扶持而生,名曰‘扶桑’,日母羲和与其子三足金乌每日由此处驱车而出,是故后世又谓扶桑日出之所,”卫庄挑眉,“只不过除了蜀山信/众外,还从没有外人见过这两者。”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注3]’,”韩非沉吟片刻,道,“卫庄兄,你还记得我们刚才讲的青铜神树吗?” “你说的是夏朝时的陪/葬品?”卫庄一愣,旋即意会了韩非所指,道:“不错,那神树象征的确实就是代表东方的扶桑树。” 韩非点头道:“青铜神树周身青云盘绕,有金乌栖于梢头,而神龙护于根基,夏朝王室之所以好用其陪葬,就是因为传说神木扶桑乃是连接神界、人界、冥界的大门,通过它便可一脚横跨阴阳,从此跳出轮回之苦。” “你信这个?”卫庄瞥他一眼。 “子不语怪力乱神,”韩非一摊手,“六合之外的事情,饶是圣人也不敢妄加评论,何况是在下一届俗人?” 卫庄点点头,看向身侧巨大的环抱天王像,忽道:“你说会不会连这石像也只是我们的幻觉,或许它的真身便是那神木扶桑?” “你是说像之前蜀道里的樱花树?”韩非笑起来,“卫庄兄,我说你可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卫庄转头瞪他一眼,韩非用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道:“其实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樱庭迷阵设于蜃楼入口处,目的显然是用于迷惑擅自闯入者,然而这处丹楼位置隐秘,想来当与阴阳家五大长老之一云中君的藏丹室云霄阁相连,每日赴此处送药的童子或以百计,又何必多此一举?” 卫庄淡淡地“恩”了一声,俯身探出食中二指,细细地扫过眼前绘着蜀山图腾的石阶,韩非退开一步由他探查,看着这人专注的模样,心中不知怎的又有点痒痒的,忍不住还想开口逗他。 就在这时,脚下忽而猛地一震,也不知卫庄方才触动了哪处机关,他们所处的这阶石梯突然缓缓降了下去,再回过神来,眼前竟已是一处由岩壁凿开的暗道。 韩非伸手敲了敲一侧的岩石,石壁传来了几声清亮的脆响,原来里头竟是空心的!卫庄若有所思地望了石壁一眼,缓缓朝前走去,一面道:“蜀地的十月樱,青云梯,扶桑神木,以及三足金乌,你不觉得蜃楼上和蜀山有关的线索实在太多了一些吗?” 韩非道:“关于那个人身蛇尾的石像,或许我们一开始就想错了——” 卫庄接道:“石像所指的并非女娲与伏羲兄妹二人,自然也与道家并无干系。说来先前你注意到了吗,那天王像后脑处,雕的是一张恶鬼的脸。” 韩非点头道:“这两尊天王像正面看低眉垂目,宝象端庄,可转头过来却分明是张罗刹面孔,实在诡异。不过你说,这会不会恰好指代了扶桑神树能横跨阴阳的传说?” 卫庄转过头来看他,韩非眨眨眼,只觉得这人就差把“我就说吧”几个大字写在脸上,连忙冲人讨好一笑。 他实在长了张叫人看一眼就发不起脾气来的脸,眼下再这么一笑,居然显出几分难得的纯良来,卫庄默默收回了视线,赏脸开口道:“如果这处炼丹的塔楼真是依那青铜神树所建......” 韩非脱口道:“那么眼下唯一剩下的一项就是龙了!” 韩非的话音未落,剑客便已伸手推开了面前的大门,橘红的灯光争先恐后般自门扉溢出,铺洒了一地,就听卫庄低声道:“现在已经不缺了。” 韩非抬头望去,只见墨色的穹顶上交错着镶嵌了万千莹白的云母螺片,在一室烛光的映照下泛着阵阵荧辉,乍眼望去,好似漫天河汉点点。而就在这片星空般璀璨的穹顶正中,竟赫然盘踞了一条九头九尾的机关巨龙! “公输家的霸道机关术,”卫庄盯着机关兽赤红的眼睛,“我曾在公输仇那儿见过它的模型,说是名为九头勾玉。” “九头勾玉,这倒是有意思,”韩非眯起眼,“叫人不禁想起了《山海经》里说的烛九阴。” 卫庄抱臂道:“书中所述的烛九阴又称烛龙,人面蛇神,睁目为昼,闭目为夜,据称有呼风唤雨之能,又岂是凡人的这等旁门左道所能比拟的?” 韩非笑道:“所谓真龙,说到底也不过是条长虫罢了,柔可狎而骑也[注4]——” “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注5]。”卫庄一字一顿地接道。 韩非心头猛地一跳,抬眼定定地看着他,却见卫庄已经转头望向了殿中三只醒目的药柜,道:“在此处设置九头勾玉,想必就是为了看守这药柜内的丹药了。” 韩非置若罔闻道:“我以前......曾被囚于一方不见天日的石室里,那时候整日闲得无聊,便不由胡思乱想,”他抿了下嘴唇,“想着若我有朝一日得来一柄宝剑,当以‘逆鳞’名之。” 注1:《周易·系辞传》 注2:《淮南子》 注3:《九歌·东君》 注4~5:“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韩非子·说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