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 秘议  (第2/2页)
陛下求得了正五品户部郎中一职,蘅欲往户部。”    太后皱了皱眉,等着我接着说下去,见我没了动静,便主动问道:    “萧家谁任户部郎中?”    “我大哥萧伯嗣。”    “哈,我懂了。”太后轻蔑一笑,轻轻挥了挥凤袍的大袖,接着说道:    “你能把萧仲平区区正五品的守备干到破格封了镇北将军,就有信心把一个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干到侍郎、尚书。”    “行啊萧蘅,萧家出了一个你,倒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这话说得阴阳怪气。    “不过,京城不比边关,到处都是耳目,你又如何避人耳目、越俎代庖?”    见话已经点到这儿,我淡淡一笑,捧起衣角,朝堂上的人一跪。    “需太后娘娘,助蘅一臂之力。”    “可笑,本宫凭什么助你?”    “蘅刚一进京,太后便一刻不停地召蘅觐见,说明太后娘娘比蘅更不希望蘅与陛下相见吧。”    太后一瞬间看我的眼神,像是一把刀子一样,恨不得在我身上剜下一块rou。    “既如此,便请太后娘娘相助。”    我把头叩在地上,以示谦卑,实则隐约有逼宫之意。    鱼死网破,对谁都没有好处,大不了到时候在陛下面前互相甩锅,看陛下信谁就是了。    见太后没有动静,我便抬起头,适时补充道:    “蘅自始至终都是太后的人,还望太后成全。”    太后与我对视沉默了良久,才意味深长地对我说道:    “萧蘅,你记着,你自始至终都是陛下的人。”    要从太后宫中离去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一事,便扭头朝太后问道:    “太后娘娘,皇嗣一事,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你说呢?!”太后好不容易见我走,却又去而复返问起这事,再也压不住火气。    我抿了抿嘴,朝她拱手揖拜道:    “太后需得及时为陛下谋得皇嗣才是。”    “本宫用得着你提醒?”    见太后态度越来越恶劣,我也悻悻地退下。    当初我告诉太后,什么时候阿瑛能诞下皇嗣,什么时候便可告诉她我尚在人世,将我接回应京。结果宫中迟迟未有消息,这一等就是五年。    太后虽然向来不喜欢我,可人与人无非以利益相连,这回入宫算是求得了太后的庇护,不虚此行。    此番在京,我更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不可让人窥探了去。    我望着皇宫天上的一轮明月,还有周遭稀疏暗沉的星星,不由喟然长叹。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我自以为算无遗策,这其中唯一的变数,便是阿瑛对我的执着。    若是阿瑛肯与旁人亲近,有了几个宠爱的妃嫔或是面首,诞下子嗣,我就不用假死遁去五年之久。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当初离她而去,主要是为了避锋芒。毕竟我功高震主,借假死遁匿,阿瑛便会爱屋及乌,顾念萧家,到时我伺机复出,她便只有失而复得的心情,不会忌惮萧家,更不会轻易厌弃我。    我深知阿瑛当时年少烂漫,她把我架得太高,全然不懂我的焦虑。    我当时是她心心念念的心头好不错,她愿意把世上最好的都给我,可若她做了天子,总有一天,我和萧家就显得碍眼了。    盛者必衰,一切荣宠一旦到达了顶峰,后面必然是消退。    我把姿态摆得太高或是太低,于刚登上天子宝座的她而言,都会让她不舒服。    她会觉得我变了,或者什么都变了。等她越看我越不顺眼,却又碍于情面的时候,她对我许下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便成了我的催命符,所以我必须下狠心倒逼她。    在她最爱我的时候,死遁而去,然后让她失而复得,就是我想到的最好的破局之法。    可如今这破局之法,却成了我作茧自缚的困局。    我更不敢想的是,是不是我根本就设想错了,不过是徒然伤了她。    伤得她,极深极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