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篇三|照片要在温暖时装框 (第1/1页)
清晨的雨刚歇,空气像被人小心冲洗过,味道里有一点铁、一点叶脉的绿。走出巷口,招牌边缘还挂着几颗圆圆的水珠。今天要做一件看起来很小、其实很重要的事——去把我们三个人的照片拍下来,洗出来,装进框里,挂起来。 「等会儿如果店里老板要我们做夸张表情,请记得维持基本仪态。」程渝抬手看表,像在确认一场考试的入场时间。 「放心啦姊姊,我只会做一点点夸张。」程蓝一边说,一边把前几天在洗衣店拯救回来的布偶熊塞进背包,露出半颗耳朵。 宋荼提着相机,在我们前面倒退走,笑得像一个专业的麻烦制造者:「我负责侧拍。你们负责活着。」 穿过商店街,转角那间老照相馆还在——木框的玻璃门、被yAn光漂白的样品照、靠墙一排金边相框。玻璃上用白漆写着几句话:「请先整理衣领」「眼睛要看着喜欢的人」「照片要在温暖时装框」。 最後一句看起来像从另一个时代漂过来的提醒,却让心忽然安定。 「衣领。」程渝用指腹替我把衬衫领口压平,指尖带着洗剂的松针味。 「浏海。」程蓝捏着我的刘海往旁边一抚,静电乖乖躺下。 我也帮她们一人拍了一下灰、拉直一条线。我们三个像彼此的镜子,把小褶皱一点点摊平。 老板是一位发丝银白的阿姨,动作乾脆,声音不大:「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好,抬头。看彼此。」 快门按下的那几次,我们真的照做了。不是看镜头,是看彼此。笑意像从眼底溶出来,沿着脸颊流到嘴角。宋荼在旁边咔擦咔擦,抓住我们互相整理的那些缝隙:鞋带绑了一半、外套半拉的拉链、指尖不小心g住指尖。 胶片要等。冲洗的半小时,我们走到河堤。风还凉,摊贩把烤地瓜从纸袋递出来,热气沿着指节往上爬。程蓝用地瓜皮在地上画了一条弧,说是今天的影子边界;程渝把早上读到的一段句子念给我听:「手要平,心才会平。」不知不觉,那位洗衣店老太太的声音也被抄进了我们的生活。 「你们有想过照片要放哪吗?」我问。 「玄关布告栏旁。」程渝回。「第九条下面留了空白,本来就是为了这个。」 第九条昨晚才补上:「口袋先清,话先说清。要留下的留在身边,要洗掉的交给时间和风。」 那是我们在烘衣店想好的。像一枚不显眼、却能把门稳住的门栓。 回到照相馆,照片已经晾乾。第一张是端端正正的三人合照,我在中间,两只手各被握住;第二张是我们笑到压不住肩膀的样子,眼角全是褶子;第三张,阿姨把快门按早了半秒,正好拍到我们彼此看彼此的那一下——没防备、没姿势,只有靠近。 「哪一张要放大?」阿姨问。 「第三张。」我们几乎同时。 相框的尺寸挑好,木纹是温的。背板翻开之前,阿姨递来三支笔:「背面可以写话。」 我们站在柜台前一字排开,各自俯身。墨水声是很轻的沙沙。 程渝写:「看你们时,请用真正的名字。」 程蓝写:「请叫我海蓝sE,风来时会亮。」她写完自己笑了起来 我写:「请在这里记住今天的呼x1。」 把背板按回去的时候,木片与木片磨过的声音,像把一个季节锁进cH0U屉。 「等一下还有一个仪式。」程渝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布袋。里面三把钥匙,形状相同,缎带不同:茶sE、海蓝、月白。 「房子的副钥匙?」我挑眉。 「家的钥匙。」她把茶sE那把递给我,海蓝那把递给程蓝,月白自己留着。「不是象徵,我是认真的。从今天起,任何一个人回不了家,都可以用这把钥匙把我们的灯打开。」 金属落进掌心那一下微凉,像一滴新雨。握紧的瞬间,又被手心的热慢慢暖回来。 「我也有要交的东西。」程蓝把背包拉链拉开,掏出一串小小的扣环,挂着一颗洗得发亮的河堤石头。「这是我的门牌号码。你们看到它,就知道我是那个容易把全世界塞进口袋的人。」 宋荼在旁边笑,帮我们拍下每一个交换的手势。她没有说祝福那种太重的词,只说:「我帮你们把今天备份。」 回家把相框挂上墙时,玄关一时显得明亮了好几度。照片旁边,布告栏空白的那行终於有了字。程渝提笔,停了一秒,看向我。我点头。她写下: 第十条:照片要在温暖时装框, 喜欢要在当下说完。 写完,她把笔帽盖回去,卡嗒一声,很小,却像一段乐曲的收尾。 晚上煮了简单的汤面。蒸汽在餐桌上打起一层轻雾,勺子碰碗沿的声音有规律地响。吃到一半,门口传来细细的金属声——我们新钥匙第一次在门板上试音。那声音乾净,像一条刚晾好的白毛巾。 刷牙前我去玄关站了一会儿。灯光从鞋柜边缘溢过来,照到相框玻璃上,映出我们三个的影。照片里的我们正看着彼此,像在确认:你在,我在。 春夏秋冬,别人说它们理所当然地轮替。我知道也有夏夏冬冬的年份,有时热得喘不过气,有时冷得说不出话。但把衣服趁暖摺好,把照片趁暖装框,把要说的喜欢在当下说完,四季就会在家门内外,有了我们自己的秩序。 出房间前,我把钥匙挂在门边的小钩上。它轻轻一响,像在点名:到。 我回头又看了一眼那张照片——不是因为不放心,而是因为安心。 也许之後还会有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但此刻不必急。此刻,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