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亦力把里进献公主(下)  (第1/2页)
    当天晚上。    春和g0ng。    膳房。    “殿下为何忙到现在才回来?”    朱高煦见李瑶说话时神sE有些不自然,大致猜到对方应该是因为亦力把里国公主的事。    於是他放下筷子,缓缓说道:“我纳汗国公主为妾之事,虽然看似是我的个人私事,实则决定了朝廷与亦力把里国的关系,影响西域的局势。”    朱高煦没有说太多,但李瑶听明白了。    至於汗国公主是进献给朝廷的人质,还是亦力把里国谋求朝廷息兵的工具,这对朱高煦来说都不重要。    他对於纳汗国公主为妾,是当成一件国事在办。    朱高煦觉察到刚才的话说得有些生y,便换了一个话题。    “近期我一直在忙着搬迁大本堂的事情。”    对於大本堂,李瑶是知道的。    在洪武初期,懿文太子便在大本堂读书。    等後来懿文太子年长之後,诸皇子以及皇孙便接着在大本堂进学。    这个位於皇城之中的大本堂,相当於皇室学堂。    “搬迁大本堂?这是陛下的意思吗?”    李瑶本来不想过问,但朱高煦主动与她提及这件事,她便顺着话头往下说道。    朱高煦给李瑶夹了一块红烧J腿,说道:“自从父皇继位以来,我那些早已就藩的诸位王叔皆陆续入京居住,原先没有就藩的王叔们也先後搬入了宗王坊居住。”    “可我那些年幼的王叔们,自永乐元年之後,仍需要到大本堂进学,每日的课程结束後才会回归位於宗王坊的府邸。”    “眼下,我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与两个nV儿,再过几年,雀儿就到了开蒙的时候。父皇搬迁并扩建大本堂,是为将来做打算。”    李瑶十分聪慧,她顺着朱高煦的话说道:“殿下是指的诸王改封海外建国之事?”    朱高煦沉声道:“皇位只有一个,将来我的兄弟们也必然要分封到海外。至於咱们的孩子,同样也避免不了。这就是生在皇家的宿命。”    李瑶其实很想反驳。    她读过史书,知道宋代、唐代的皇室子孙没有分封到海外,也不见得有宗室诸王作乱。    实际上,唐朝宗室作乱的例子很多,不过她理解的是分封藩王作乱。    可李瑶毕竟是个聪明人,当然能看得出来太祖皇帝改封诸王於中国之外建国的目的,不仅仅在於削弱藩王在大明境内的影响力,也有为朱明皇室的千秋万代做谋划。    太祖皇帝改封诸王属於祖宗定下的国策,即便是朱高煦贵为太子,也不好与李瑶口无遮拦的随便议论。    李瑶也明白,她不适合在这个时候与朱高煦议论皇室的教育问题。    晚膳结束後。    两人来到後堂。    “见过太子、太子妃。”    一众看护朱瞻域的侍nV、g0ng人连忙施礼道。    朱高煦与李瑶先後来到婴儿床前。    此时,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朱瞻域睡得非常香甜。    朱高煦望着朱瞻域,低声说道:“这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虎头虎脑的。”    “母后说域儿跟殿下小时候长得十分相像。”    李瑶用宠Ai的目光,望着熟睡的朱瞻域,轻声说道。    两人担心吵醒了朱瞻域,简单说了几句之後,决定退出房间。    然而,就在这时,随着“哇”的一声哭响,朱瞻域醒了。    李瑶抱起朱瞻域,轻轻拍了拍小家伙的後背,对朱高煦说道:“域儿应该是饿了。”    朱高煦点头,随後缓缓退出了房间。    待他回到前殿之後,康平躬身上前禀告道:“陛下刚才派人来传信,让殿下去一趟乾清g0ng。”    一刻钟後。    乾清g0ng。    朱棣的书房。    “儿臣拜见父皇,恭问父皇圣安。”    朱高煦躬身行礼道。    “免礼。”    朱棣正在俯首阅览奏疏,听到朱高煦的声音之後,并未抬头,而是直接说道。    “谢父皇。”朱高煦道。    朱棣伸手指着御桌前三步外的椅子与案几上的奏疏,抬头看向朱高煦,道:“喊你来,是让你帮朕批阅奏疏。”    对於这种事,朱高煦也不推辞,因为已经习惯了。    他径直走过去坐下,从案几上拿起一道奏疏,开始翻阅。    朱棣道:“让你迎娶亦力把里国玉海公主的事情,朕在晚膳期间跟你娘提了。她不反对你娶玉海公主,但希望你能为了大局着想,再纳两名姬妾。”    “纳妾?”朱高煦诧异道。    朱棣道:“不错,是纳妾,除了亦力把里国的玉海公主,同时再纳两名妾室。”    朱高煦眉头一皱,接着又舒展眉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