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棣之子_第一百七十九章:儿臣不反对郡县安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儿臣不反对郡县安南 (第2/2页)

熞,也就是杨日礼即王位後yu改回原姓,这导致了安南王陈氏宗室的愤怒,合力推翻了杨日礼,拥立陈日煃的弟弟陈叔明为王。陈叔明继位後,废杨日礼为昏德公,不久後将他杀Si。两年後,陈叔明让位於其弟陈日煓,自称太上王。”

    朱棣听到这里,忍不住感叹道:“这个陈日煃当真是昏聩,却不知陈叔明秉政手段如何?”

    “回陛下,陈叔明之昏聩,b之晚年的唐玄宗更甚。”陈洽直言道。

    朱高煦道:“且细细道来。”

    “是。”

    陈洽恭声道。

    “自洪武初期,陈氏王国便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而此时南方的占城国国君阿答阿者(制蓬峨)雄姿英发,国力强盛,屡次入侵陈氏王国。”

    陈洽接着道:“陈叔明让位於其弟陈日煓之後,新任安南国国王陈日煓为了树立威信,亲征占城国,竟然战Si於阵中,太上王陈叔明便改立陈日煓之子陈日炜为王。”

    “陈日煓亲征占城时,胡季犁是此战中的统帅,但由於其与太上王陈叔明的裙带关系而免於被罢官。此後占城国势力更加强盛,甚至一度打到都城升龙城下,安南国却无力制止。”

    “虽然陈日炜是安南国的国王,但他没有实权,执掌政权的仍然是太上王陈叔明。陈日炜在位期间,权臣胡季犁的权势越来越大,引起了陈日炜的恐惧。”

    “陈日炜见太上王宠信胡季嫠,与诸臣谋划,试图除掉胡季犁以增强王权,但胡季犁抢先向太上王陈叔明进谗言,陈叔明竟然b迫陈日炜退位,改立陈日焜主国事。”

    陈洽担心朱棣与朱高煦理不清人物关系,特地解释道:“陈日焜是陈叔明之子,而陈日炜退位之後,不久即被迫自杀。”

    “洪武二十三年,占城国国君阿答阿者阵亡後,占城逐渐走向衰落。在解除外患之後,胡季犁大肆屠杀安南国王陈氏宗室,为篡位铺平道路。此时,太上王陈叔明终於察觉到胡季犁的权势太大,对陈姓王室构成了威胁。但此时胡季犁的权势已经凌驾於陈叔明之上,陈叔明根本无法制之。”

    朱棣听到这里,心中不禁感慨,权臣胡氏与安南国太上王简直就是翻版的安禄山与唐玄宗。

    “为了防止胡季犁将来篡位,陈叔明命画工画了四辅图,并将其赐予胡季犁,要求他忠诚地辅佐陈氏安南王。”

    陈洽不敢让朱棣与朱高煦久等,而是立即补充道:“所谓四辅图,即我中华历史上周公辅佐周成王图、霍光辅佐汉昭帝图、诸葛亮辅佐蜀後主图,以及安南国历史上苏宪诚辅佐李龙翰之图。”

    顿了顿,他接着道:“不久陈叔明又召胡季犁入g0ng,从容地对胡季犁说:‘平章亲族,国家事务一以委之,今国势衰弱,吾方老耄,即世之後,官家可辅则辅之,庸闇则自取之。’胡季犁听到此话後立即免冠叩头谢恩,同时指天地誓曰:‘臣不能尽忠戮力官家,传之後裔,天其厌之。’”

    “可惜陈叔明Si後,胡季犁篡位之心日盛,接着杀Si了反对他的陈姓宗室抚军司陈元渊等人,并将陈元渊的陈姓改为枚。至此以後,安南国国王陈日焜年幼不懂事,胡季犁担任了辅政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之职,军政大权於一身。”

    “洪武三十年,胡季犁凭藉着军功完全掌握了安南国的大权,不顾群臣和僚属的反对,派遣官员前往他的根据地清化府建造西都城,并效仿曹C迁到许都的先例,将都城自升龙迁到了此处,迁百姓以实其地。”

    朱棣抚须笑道:“没想到在安南之地,竟然也有熟知我中华历史典故的人,这个胡氏伪王,倒是颇有几分J雄之姿。”

    “陛下,胡氏伪王远不及魏武帝。”

    陈洽恭声道:“此人行迹恶劣,品德败坏,实乃安南国之贼。”

    “胡氏迁都之後,又胁迫陈日焜禅位於陈少主,b迫陈日焜入道观成为道士。不久,胡季犁作诗建议陈日焜自尽,但陈日焜不从,胡便派遣麾下将军把陈日焜缢Si。”

    “陈少主即位时年仅三岁,为胡季犁的nV儿所生,此时胡季犁篡夺王位的企图已经非常明显。”

    “安南国的太保陈元沆、柱国陈日暾、上将军陈渴真、车骑将军范可永等人拥护陈氏,yu杀胡季犁,结果事泄,连同家眷共三百七十余口男丁全部被杀,nV人没为官婢。”

    “为了彻底铲除忠於陈姓王室之人,胡季犁派人伪装成强盗,故意打着支持陈姓王室的旗帜四处掳掠,胡季犁以除贼名义,到处搜捕陈姓王室的支持者,使得安南国人心惶惶,引起了百姓的不满。”

    “此後胡季犁穿hsE龙袍,住在仁寿g0ng里,出入使用国王的车仗。其次子胡汉苍称摄太傅,住在皇元殿之右,长子胡元澄也受封司徒。”

    “次年,在胡季犁的安排下,群臣联名上表建议胡季犁称王。胡季犁最初假装推辞,後来接受了群臣的建议,废陈少主自立。胡季犁恢复祖先的胡姓,自称是虞舜、胡公满後裔,乃僭越立国号为大虞。”

    “胡季犁虽然篡夺了王位,但遭到了陈氏遗臣的一致反对。在强大的压力下,胡季犁不得不在同年底传位子胡汉苍,胡汉苍由陈姓王室徽宁公主所生,而胡氏伪王本人则以太上王的身份掌握实权。”

    陈洽说到这里,起身向朱棣、朱高煦作揖行礼道:“陛下、太子殿下,关於安南国近几十年的政权争夺史,臣已经说完了。”

    朱棣摆了摆手,示意陈洽退下,并说道:“朕准你三天假,好生休息。”

    “谢陛下圣恩,微臣告退。”

    陈洽再次行礼之後,躬身退了下去。

    待陈洽离开後,朱棣望着朱高煦,yu言又止。

    朱高煦道:“父皇是想说安南国近几十年的政权交替太频繁了?”

    朱棣感叹道:“朕听了这些事,越发认为我老朱家得天眷顾,是承天命而立,朕能有你作为太子,何其有幸耶!”

    他顿了顿,接着道:“胡氏伪王能篡权,岂不是陈叔明的纵容?而陈叔明以太上王执掌大权,贪恋权位,以至於被小人蒙蔽,屡次听信谗言,最终害得其子孙断绝,何尝不是其咎由自取?”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可以知兴衰。那陈叔明应该也是读过史书的,岂不知安禄山是何人?”

    朱棣感慨一番之後,看着朱高煦问道:“你带陈洽来讲述安南国近几十年的历史,是想劝朕暂时不要郡县安南?”

    朱高煦起身拱手道:“父皇明监,南征大军之所以能够快速且顺利的平定安南,其主要原因是胡氏伪王多行苛政、民心不附,而朝廷出兵,吊民伐罪,救民於水火,又承诺复立陈氏子孙兴亡继绝,自然会受到安南臣民之拥护。此番朝廷举兵讨伐安南胡氏政权,可谓是仗义之举。”

    “但眼下仅仅以安南耆老等一千多人的请愿,便盲目乐观的郡县安南,虽然面子上勉强说得过去,可终究是自食其言。”

    “自汉至唐,安南虽曾多次成为我中华领土,但自唐末宋初之时,已成国,若骤然回归朝廷管理,必会遭到安南国境内忠於陈氏王族之辈的反抗。”

    “即便朝廷派兵扑灭反叛,可人心逐利,人心易变,今日拥护朝廷,明日一旦对朝廷政策感到不满,便可能会在叛军的蛊惑下开始反对朝廷。如此,安南之乱则会不断反覆,虚耗我大明国力。”

    朱棣沉思片刻,觉得朱高煦说的有理,於是问道:“你有何建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