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去时一车,回来一队  (第1/1页)
    木工用具,共有凿子,斧子,奔子,锯子,刨子,等各类。    因为义军开的价钱b较高,高出市价两倍的缘故,这个无名村落的村民们看有便宜可图,但凡家里有木工工具的,全部都拿来了。    木匠小哥鲁犁敬业的很,他那边围了一堆人,乡人们把木匠工具拿来,鲁犁一个个认真检查着。    一个看着老实巴交的乡人,拎着把柄断了的奔子,离老远,这人就在不好意思的在笑。    待近了,这名乡人红着脸,有些难为情说,“这奔子断了,恁要不?要了少给点奔子给你。”    鲁犁抬头看来人,还没答话。    “我们要了。”一个稚nEnG的声音响起。    “也不打折扣了,照全价给你。”    拿断奔子的乡人惊讶的看着面前的小少年,他似是不信,觉得李孟羲年纪小,不是主事的人。    乡人只看了李孟羲一眼,然後拿眼去瞅鲁犁。    “拿来了吧。”鲁犁伸手,一脸的不愿意,“给你四十文。”    一把断了把奔子,理应打折扣的。    有军师这样做生意的吗,怎麽亏怎麽买。    断柄的奔子也能卖四十文,老实乡人喜出望外。    这边,又一乡人看这夥官军出手太阔绰了。    “嗨,小哥,你们要挖撅(wajue,锄头)不?”    李孟羲闻言,一想。    如果说不碰到车坏的时候,就可能永远也想不起来要备木工用具。    那麽,不到用到锄头的时候,同样可能想不到备锄头。    由一而众,既然木工用具有用的到时候,那麽,锄头也有可能用用的到的时候。    同理,铁锹有用到的时候,镰刀也用的到时候。    就b如,如果要筑堤坝要水淹七军,没有锄头,没有铁锹,怎麽筑坝蓄水。    再者,若没有带镰刀,诸葛孔明又怎麽去偷割司马懿的麦子?    想那诸葛卧龙,行军打仗时,竟然带了许多镰刀,由此推之,诸葛孔明的後勤能力可见一斑。    因此,当有乡人问。    “小哥,你这要柴刀不?”    “要!”    李孟羲虽一时半会儿想不到柴刀有啥用,但他毫不犹豫的就决定柴刀也买。    其他乡人们,见义军不仅买木工用具,咋看样子啥都买呢。    因为,李孟羲等人看起来真的像冤大头的模样,乡人们见有大便宜可占,又不肯放弃发财的好机会,那些把东西卖完了的乡人,赶紧往回跑,回家拿东西去了。    既然,柴刀都卖出去了。    乡人们回去,到处翻东西,他们寻思,菜到也是刀啊,万一那夥官兵真的买呢?    於是,乡人们把家里菜刀也拿出来了。    在一旁刘备和这处村落的族长在闲聊。    当刘备看到李孟羲来者不拒,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买,刘备觉得好笑,无声的笑了。    那个老人家则是看到村民把菜刀都拿过来卖,则是诧异无b。    任怎麽想,这去打仗的,菜刀没得用啊,那麽多短一点儿,也砍不着人啊。    难道,是买去杀猪的?    应该是杀猪的。    老人这麽一想,就明白过来了。    “将军,恁要是杀猪,缺那杀猪的钩子不缺?”    老人为刘备考虑,建议到。    刘备愣了一下。    然後笑到,“老人家可问我家羲儿,羲儿说买,就买。”    老人闻言,目光就看向人堆里忙碌的那个小小的身影。    老人还以为,李孟羲是刘备家的子侄呢。    因为是买木工用具,然後,断了的锛子义军也按原价买。    因为某些乡人缺钱,看义军出价高昂,於是就把锄头拎来,想试下看看人买不买。    谁知道,人真的买。    这下,乡人们就都误以为,义军可能是想买铁器融了打造兵器的。    於是,锄头,铁锹,柴刀,菜刀,叉子,镰刀。    乱七八糟的东西,李孟羲买了许多许多。    几乎,把这处村落的铁器买完了吧。    最後,拉来的那辆空车,几乎被装满了。    因为这番交易,村里家家户户赚了不少。    老族长为表示感激,从村里牵了只羊,让两个孙子抱了两坛好酒相送。    “老人家,你村里还有酒吗?有多少?”    李孟羲看到酒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    在涿州的时候,因为要蒸溜酒JiNg,把张飞家里的藏酒祸祸完了。    张飞只好从城里买酒。    然而,李孟羲要做的浓度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烈酒,实在是太费酒了。    再加上,酒JiNg是当做消毒用品用的,那时候,李孟羲抱着酒坛子,到处找人给人家消毒,看谁哪里有外伤,什麽刀枪伤,什麽被野兽咬到的伤,他都拿酒JiNg去用。    以至於,酒JiNg耗量极大,同时,水酒严重急缺。    在出发前,只有酒JiNg八坛,其中六坛留在了涿州,军中只两坛。    万一打起仗来,伤亡肯定很多,区区两坛酒JiNg不够用。    这会儿,看到了酒,这村里能买到酒,李孟羲突然就想起此事了。    老族长问,笑问李孟羲要买多少酒。    “有多少我们要多少。”李孟羲霸气的说着。    本是来买锯子的,结果,把锄头一块买了。    到最後,酒也买了。    这村有劣酒八十来坛。    李孟羲就买了八十来坛。    乡人们抱着酒坛子过来堆了一地。    李孟羲一瞅,这不行啊。    带来的那辆车已经装满东西了。    这酒咋办,哪里放?    又一想,前边有车坏到路上了,因为没有备用车,车上的粮食都得挤到其他车上。    李孟羲於是又问,“老人家,你村里有板车没有?”    老人这下,彻底茫然了。    咋个,啥都买呢。    板车,村村都有的。    李孟羲於是,就买了板车十二辆。    一下就买了十二辆。    可是,一个问题随之又来了。    义军现在,有粮车三百余。    这个数字,相b较於千把人的义军数量,粮车的数量已到极限了。    这些车中,其中半数,有牲口拉,一人就能看一辆车。    剩下半数,得人拉人推。    出发时,凑这百五十头牲口,就倾尽涿州地方。    现在买了这许多车,好嘛,牛也一块买了吧。    李孟羲看着随空车一同拉来的半车铜钱想到。    於是,就在这村子里,买了h牛两头。    小牛也一头。    虽说,小牛暂时拉不动车。    但此去讨贼,数月不能尽其功。    小牛犊子随军带着,养着养着不就养大了。    李孟羲是这样想的。    来时空车,回时,浩浩荡荡。    军中等着的关羽,看到回来了一个车队,惊讶了。    “众位,就此别过!”    刘备和帮着把车送回的乡人抱拳告别。    乡人们满脸笑意,挥手致意,“回来的时候,可记得往俺们村里拐拐啊!”    乡人说,让刘备打完h巾回军的时候去他们村里做客。    刘备笑着答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