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沾黏着谁的灵魂 (第2/2页)
和行动电源、充电线还有母亲之後要看的佛书匆匆赶往母亲入住的病房,开始了两星期於家里医院来回奔走的日子。 因为Y的父亲只能向公司请假几天,过不久就要回去上班,因此Y和meimei两人以轮班的方式待在医院照顾母亲,Y的meimei早上坐父亲的车顺路在医院下车,从上午七点左右待到晚上八点左右,Y则是在晚餐过後带着随行床被和水瓶与书,坐公车到医院与meimei交班後一直待到早上。 夜里Y横躺在放平的床椅上,注意着点滴的流动,这里的护理师不像急诊室那随时有人,因为人数分配紧凑,时常是家属自己要多注意点,一旦点滴瓶滴完血Ye开始回流,就要赶紧到护理站请护理师帮忙。但多半到了这个时候,护理师会立即出现的机率不高,虽然Y又试着去请了一次,但长廊上几乎没人,冒着被厌烦的想法小心翼翼走到护理站前,一对上眼,就见对方喊了句:「等一下,等一下我就过去了。」那不耐与微愠藏在口罩底下什麽也遮不住,听得Y心灰意冷只好又带着歉意走回病房向母亲摇了摇头,母亲大概也知道是什麽情况,yu开口的嘴又收了回去,等到连着针筒输Ye的那条管子回冲了一半的血,护理师才慢悠悠地走进来,口罩内的嘴嚅动了下:「唉呦,回这麽多啊。」那口气听上去不像是担忧倒像是了看了一场无关紧要的热闹,一簇火苗立刻从Y的x口烧了上来,却只能隐忍,就怕这一吵被对方列入黑名单,到时遭罪的又是母亲。 护理师走了之後Y又趴回床椅上,连一点困意也没有,过了一会儿母亲才喃喃地道:「我想转回第二医疗大楼,那里的环境感觉b较好。」 Y当然知道母亲的意思指的不只是环境,她只是爬起来从包包里拿出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重读一遍。突然想到自己在医院看太宰治其实是一件很违和的事情,但她没有把书收回去,而是大喇喇地放在桌上,医生和护理师一进来就会看到。不知道是不是在进行一种生Si之间的宣战的Y总是抱着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意图反抗实习医生开口闭口那句「教科书」彷佛那是他必读的圣经似的,让Y在心里狠狠翻了两百圈的白眼。 可当Y再躺回床上却又觉得自己很可笑,别人不当回事自己拼命当回事又算什麽? 过了第四天Y的母亲如愿以偿地转到了第二医疗大楼的双人病房,那是新建的大楼,设备和设施都很齐全也新,护理师也b第一医疗大楼要分配得好一点。在这Y很少碰到血Ye回流需要到护理站寻求护理师帮助的时候,但母亲认为或许是因为他们住的病房是在妇幼大楼,这里有许多新生儿,充满了源源不绝的新生命,牵扯到磁场的关系,在这也b待在同是被病痛折磨的病人房里要好些。 Y本想反驳母亲说的是观感问题,但母亲是学佛的若拿自己的无神主义跟她谈势必会起冲突,於是默不作声地点头便拿着保温瓶去茶水间替母亲倒水。 夜深了Y睡不着,抱着床被子眼神呆滞地望着天花板,想起米榭?韦勒贝克在谁杀了韦勒贝克一书中的最後一段── 杰德?马丹生前最後几年完成的作品,可以视为对欧洲工业时代结束的怀旧省思这是最直接的第一解读,更广义地说,是对整个人类工业如此脆弱、无法持久的感怀。然而,这个初步解读无法全然表达面对作品时引起的感受,这些像儿童模型玩具的小型人像迷失在一个cH0U象庞然的未来城市之中,城市本身似乎渐渐瓦解在无垠的植物世界之间。惨不忍睹的还有这些录影带中的照片,曾经相伴杰德?马丹尘世生涯中一段路人的照片,在大自然中风化瓦解消失为碎片,似乎象徵整个人类的消亡。他们逐渐沉沦,试着挣扎一阵,却又被一层层繁生的植物掩埋,之後,一切平静下来,只剩下风中摆动的草。 植物征服了一切。 自从待在医院这几天以来,Y的母亲慢慢地复原,而Y正渐渐地往下坠。 隔壁病房住着脑部开过刀的爷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剧烈的疼痛他除了又喊又叫 还吐了好多次,一次b一次激烈。 跟Y的母亲同住一间病房的nV士,开刀前子g0ng里长了六颗肌瘤,开刀後请来的外籍看护因过於劳累而提前请辞,身T仍虚弱无力的nV士在没有家人愿意来照看她的当下只能一个人帮自己,可还未到可以完全下床走动的阶段,医生便请她早早办理出院手续,因为家里的人没办法挪出时间来接她,只能延到隔天下午由nV士的meimei来接走。再隔一天,就住进一位已进行过六次化疗的头发全没了的nV士。 短短两星期的时间,所有变数,全收进Y的眼底。 彷佛她的灵魂黏在别的地方,又或者沾在了谁的身上,向下沉沦,杂草丛生,虽然Y未能感同身受,可敞开的门,病人们哀号的叫声袭卷她的耳膜,以最明确的苦楚申诉,拍打在Y健全的四肢上。 她转动视线,从病床上的母亲开始数。 还不能拔除的鼻胃管,cHa在左手上的软针,输着YeT的点滴瓶,橘红sE的窗帘,刺白的日光灯,桌上的保温瓶,充电中的手机,卫生纸,手表,笔,床尾挂着纪录病人状况的纸与垫着的塑料板,放换洗衣物的袋子,还有,离天亮还很远的深夜。 Y还不想睡。 数完了这些东西,又数了一遍。 Y还是不想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