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九 需求依赖 (第2/4页)
“对啊,妈你不知道,以前冰裳差点就和我六哥在一起了。”她摇了摇头,“要不是出了叶夕雾那件事。” 王婉清的笑容也淡了下来,说道:“不知道叶啸怎么教的女儿。” 萧凌笑道:“所以他女儿都变别人家的了。” 想起J国黎家,王婉清嘱咐了一句:“mama知道你和你六哥都不喜欢叶夕雾,但是她现在有黎家做靠山,最好还是不要主动跟她起冲突噢。” 萧凌道:“放心吧,mama,我都这么大了。” “对,我们乖女儿都要做制片人了。”王婉清笑眯眯又说道:“她要是惹事,你也不用憋着,我女儿不用受这些闲气。” “谢谢mama!”萧凌高兴地抱着她。 王婉清摸了摸她的头发,又说:“就是不要喝那么多酒,伤身体的。” 萧凌点头:“我知道了mama。” 萧凛跟王婉清亲亲热热地吃早午餐,叶冰裳也接到了江挽云的电话。 “……没事,mama,你不用赶回来,我能处理。”叶冰裳有些着急地劝着。 江挽云只好说:“那好,你这两天不要一个人出门,出门就让小烬陪着你,安全一点。” “好,我知道的,mama。” 挂了电话后,江挽云又给她打了一笔钱让她放心告。 叶冰裳忙得头昏脑胀,回过神来已经十二点了,她没有胃口吃午饭,无比疲惫地倒在床上。 哪里都累。 不一会儿,她手机又亮了亮,是澹台烬说他在门外。 叶冰裳起身去开门,看到果然是他。 澹台烬还是穿着出门那件海军蓝哈林顿夹克,拉链拉到最上面,领子也一丝不苟地扣着。但他的头发却有些乱了,像是被风吹的。 “你怎么回来了?”她记得他下午还有一节课。 叶冰裳让他进来,看到他手上提着保温袋,上面有她家饭店的LOGO。 澹台烬换了鞋,回答说:“调课了。我打包了午饭。” 叶冰裳道:“好吧。” 两人吃过午饭,叶冰裳犯困犯得更厉害了。 澹台烬看着她困倦的样子,说道:“睡觉。” 叶冰裳摇摇头:“我得抓紧时间看看律师发过来的文件。” 澹台烬只好去收拾饭桌,又回家去洗了个澡。叶冰裳也去漱了口、洗了脸,稍微精神些了,她才拿着笔记本走到客厅,开始看文书。 没多久澹台烬回来了,两人一起看着电脑。 叶冰裳给他讲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澹台烬问她:“他们乱发你的照片和文章,你怎么想?” 这问题问得稍微有点奇怪,叶冰裳看着他,问道:“什么叫我怎么想?”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澹台烬顿了顿,“还有那些人。” 叶冰裳说道:“他们之所以拿我做文章是为了掩盖那七个女生曝光杨维、张聿然和曾洋的事情。我准备把那几个营销号和那家公关公司告了,直接挑明这件事,让他们没有闲心搅混水。”这样强jianian案的热度也可以正常回升。 这也是为什么她忙着确认律师发过来的文书的原因。 澹台烬又问她:“你不生气吗?” “生气啊。”叶冰裳托着腮,叹了口气,“但生气也没用,生气也解决不了事情。” 叶冰裳分析道:“帮杨家的是叶啸,这一招不成功,他们肯定会有后手。” “比如?”澹台烬问。 叶冰裳想了想,说:“如果我是他们,我会撬动那七个女生的联盟。” 强jianian案的受害者心理压力十分大,再加上强jianian案取证难、耗时久,只要在这期间在家庭、金钱、名声上找到一点突破口,就能说服她们放弃,甚至反口说自己是炒作,或者受了其他人的蒙骗才会做出这件事。 只要说服这七个女生中的一两个女生就能够让局势大幅反转。 可澹台烬说道:“但是现在那三个人已经被刑拘了。” “真的吗?”叶冰裳惊讶。 澹台烬点开了电脑上的新闻页面。 叶冰裳看到警方已经发了刑事拘留的警情通报。这说明警方掌握了确切的证据,这三个人再怎么折腾应该也跑不掉了。 叶冰裳道:“太好了。” 澹台烬刚想跟她说“你不用担心了”,但他没想到叶冰裳却说:“那我们得趁热打铁把那些营销号的阴谋揭露了,这样一来,情况只会对那几个女孩更有利。” 叶冰裳将营销号故意转移视线这件事公开,相当于给这三人入狱的新闻上又加了一把火,那么叶啸和杨家费尽心机做的事情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这样一来,还能让网友们知道这些人有多么擅长阴谋诡计,之后他们再想挑拨离间就不那么容易了。 但犯罪人员里面有一个明星,就算他判了刑,也会有许多粉丝认定这些女孩子别有用心,甚至揣测是她们诬告了这个明星。这件事就只能靠时间了。 准备好一切后,王律代替她发了公开的声明和律师函,博文的最后叶冰裳特意请他加上了一句话。 “我的委托人叶冰裳女士说—— 转移视线无法掩盖罪恶。 过分关注受害者的‘不完美’会使加害者被舆论忽略,苛责受害者会使加害者的动机和受害者的遭遇变得‘合理’、‘情有可原’。哪怕是一个不完美的受害者也不该与一个罪犯‘各打五十大板’,无论是偷拍案,还是性侵案都不该如此。”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认知偏误叫做公正世界假设JustWorldHypothesis。它指的是人们会倾向于相信世界是公平公正的,一个人的遭遇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如果一个人身上发生了不好的事情,那么一定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 这是一个典型的非形式谬误,也是社会大众常常会出现的思想谬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