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在永安郡王没丢下自己孝敬赔礼的匣子。 (第1/1页)
第二日果然有京兆尹带了七八个府衙封山查探,将烧毁的亭台农户一一记了册子,又在前院跟引路的侍从探了好半天口风,生怕摄政王如今正在气头上,自己回话时要撞到枪口上挨发落。 好在他提心吊胆不一会儿,竟看见永安郡王从内院出来了,忙不迭地迎上去,好一阵嘘寒问暖,险些把闻江问得发毛。 京兆尹虽不是什么大官,到底是每日正经领了差事坐衙门的,自然不会跟那几家权贵子弟一同宴饮取乐。闻江素日里自然跟他是半点儿交情都没有,认人都是凭官服认出来的,也不知道这京兆尹跟自己哪里来的这样熟络,好似在一块儿喝过八百顿酒似的。 闻江觉得他莫名其妙,微微侧身避开他,有些反感:“孙大人,您拉扯我做什么?我就在这里站一会儿,应当不会给您添麻烦吧。” 孙鞍连忙摆手:“郡王爷您说得哪里话……下官,下官是担心您有什么吩咐,底下人蠢笨,要是误了事就不好了。” 闻江就是想来看看前院烧成了什么样,哪有什么吩咐,遂摇头:“我只是看看,没旁的事。你们既是来描损的记仔细些就是了,等查出是谁纵的火,要依原样赔的。” 这话说得想来就算明示了。孙鞍自以为听懂了他的意思,忙陪笑道:“是是是,那自然要记仔细些……恐怕庄子里的管家记不全的,敢问郡王爷,这前院库房里是不是摆了些银票字画的,如今尽烧毁了?” 闻江更莫名其妙了:“问我做什么?管家在这里十余年了,他有什么记不全的,我自然更不知道——孙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他听出来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更反感了:“这场火是无妄之灾,难道我与王爷还会借此讹诈银钱吗?您未免将人想得太贪财了些。” 闻江着实气恼,被这样当着面的诬陷搅得半点儿闲逛的兴致都没了,拂袖欲走,又被京兆尹叫苦不迭地拉住,生怕他回去一句话自己就要被摄政王发落到北疆,一路赔礼追到了内院。 他尚未得传召,自然不敢像永安郡王似的随意进出内院,刚靠近些就被侍卫拦了,只得眼睁睁看着院门关上……好在永安郡王没丢下自己孝敬赔礼的匣子。 ———— 卧房里正在摆早膳,十来碟甜咸糕饼和各色小菜摆了一桌子,另有侍女端了几盅粥进来,闻着是用鸡汤吊了鲜,香得很。 黎瑾瑜听见院外头的见礼声了,往门口迎了两步:“我还想着去叫你呢,回来得倒早。饿不饿?快先吃饭罢。” 闻江仍旧不大高兴,只是记着黎瑾瑜还病着,没迁怒到他身上,只把手里的匣子随意摔到个小案几上,就着侍女捧过来的水盆洗了手。 这不痛快得也太明显了。总共出去不到一炷香,竟就生了这一肚子气回来……想来是那个京兆尹忒自作聪明,把人惹着了。 黎瑾瑜猜也能猜出大半来,只笑了笑,边给他递过去擦手的布巾边温声哄劝:“这是叫谁惹着了?快消消气,可不好生着气用膳,伤胃口呢。” 闻江仍旧气恼得很:“那个京兆尹——我不过是想去看看前院烧成什么样了,看看他们到底怎么清点,那个京兆尹竟觉得我是去敲竹杠的!如今谁纵的火还不知道呢,我敲谁的竹杠去?谁稀罕那点银子了?” 他越说越气,添油加醋地告状:“再说了,烧的是你的庄子,难道日后描赔了银子给我吗?分明是那京兆尹觉得你想狮子大开口,讨好你罢了。” 黎瑾瑜忍着笑:“是是是,那是他忒混账了,一会儿我教训他,好不好?快别气了,哪里值当为着这种人生气呢。” 闻江痛痛快快说了一通,心里的火气这才散了不少,勉强算舒坦了,又想起来黎瑾瑜的病,仔细看了看他:“你这会儿气色倒是还好,叫府医来诊脉了没有?” “还没呢,一会儿咱们用过膳再叫他来罢。” 黎瑾瑜真到了病的时候就不肯叫他跟着担心,“昨儿的药很好,我有热热乎乎睡了一觉,这会儿不觉得难受了,应当已经大好了。” 这话也没掺太多假。黎瑾瑜身子骨一向很好,略有些受寒自然好得也快,只是府医为求安稳,恐怕还要多开两日的药。 闻江也不大信他“已经大好”的话。年节那会儿黎瑾瑜病成什么样他是知道的,想来就是身子不好,一场病才要拖上许久。 ……自己谣传出来的病症,黎瑾瑜只好无奈认下,任由府医又给自己改了个药方,添了后头两日的药,又喝了今早晨黑乎乎一大碗,苦得直往闻江怀了钻。 闻江甚至已经习惯了他在人前的胡闹,边伸手揽着他的肩边问府医:“那现在到底如何了?我看王爷今早已经不发热了。” 黎瑾瑜略给他使了个眼色,府医自然看得明白:“王爷如今已无大碍了,再喝几日药会更稳妥些。但今日若有要事,也都是不妨的。” 什么要事,也不说明白些。 黎瑾瑜生怕这话不够清晰,闻江想不到那处去,直白地问:“那今日应当能行房事了……唔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