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风棠棣文集_山海纪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纪行 (第1/4页)

    去年暑期,受办公室委派,笔者参加了廊坊市政府为期4天的业务培训。为保证此次活动的实效,会务组特别做出了白天集体活动,晚上培训交流的安排。因此有机会置身北戴河、山海关、兴城、笔架山等地。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所到之处,耳闻目睹,感触良多,随笔记之。

    北戴河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北戴河。8月9日上午8点钟,参加培训班的同志们乘座一辆考斯特中巴,准时出发。会务组组长是虹宇旅行社的樊小姐,虽然岁数不大,却老道、流利,又不乏幽默。她称开车的刘师傅有两个老婆,大老婆在家呆着,小老婆天天跟着他,刘师傅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给小老婆打水打饭,甚至洗浴桑拿,其实言外之意是大家乘坐的考斯特客车,可当她问大家猜猜这个小老婆是谁时,几个嘎一点的却和她开玩笑:“是不是你呀?”一句话把大家逗乐了。

    汽车在公路上疾驰,走香河,穿蓟县,跨宝坻,过玉田,大约4个小时,到了秦皇岛。秦皇岛是一座自然、历史、人文完美结合的城市,几乎一半的地方被中央部委或国内企业的培训中心占去,这一点是国内大多数城市所无法比拟的。而几千年来的王侯将相、sao人墨客在这片神奇土地上演绎的成千上万个令世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又给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在车中浏览这座城市,金沙、碧海、绿树、红房每一点、每一处都体现出了人性化魅力,大多数的楼房都有一个红的、蓝的或其它颜色的漂亮楼顶,楼体呈洁白、乳黄、银灰等浅色调,在阳光的朗照下,显得淡雅、时尚。

    港城的路是宽敞、洁净的,几乎看不到垃圾和纸屑。绿篱、花圃、树木,相映成趣,显得极富有朝气。柳树是秦皇岛的市树,婀娜的柳条在海风中轻轻摆动,尤如窈窕的少女,楚楚动人。交警是可爱的,在旅游旺季,对外来车辆,一些小的违章他们是不做罚款处理的。相反,对于路线不太熟的,交警还免费驾车带路,直至目的地。可见当地政府在打造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上是下真功夫的。她以宽广的胸襟接纳海内外游人,让大多数人产生了宾至如归的感觉,而这与外地人“插翅难飞”的一些地方相比,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中午的时候,大家在北京烤鸭店用餐,包桌150元,每桌10人,酒水自备。饭菜上得很快,不到5分钟全部上齐。味道一般,比起霸州的一些饭店要逊色很多,风俗习惯也不一样,先上米饭、馒头等主食,然后才是各类炒菜。我们刚坐下时,也就几桌客人,但功夫不大,这里的客人就爆满了。仔细一想,这种服务方式也许是为了节省时间吧。

    我们入驻的地方是“浪淘沙”宾馆——一座6层的银灰色建筑,距海边只有10分钟的车程,离著名的石塘路市场不到100米。当地的陈导游自豪地介绍这是一座三星级的宾馆,但从其外围的装饰看,好像刚刚开业不久。果然不出所料,办好手续准备上六楼的房间休息时,服务员却告诉我们电梯坏了,没办法,只好爬楼梯上去。楼道里弥漫着淡淡的油漆味,好在是初来,没有人太留意这些细节。稍整休息,下午3点就集体到海滨浴场去活动了。

    中海滩是北戴河著名的休闲旅游区,贮立在“北戴河”金色大字的高大牌坊前,眼前蔚蓝而浩瀚的大海汹涌起伏,天水之间茫茫一片,不禁有些感动:“北戴河,我又来了!”故地重游,就像老朋友久别重逢,是别有一番情趣的。站在牌坊前向两边望去,花花绿绿的一大片,热闹非凡。海里的,滩上的,嬉水的、游泳的、开脚踏车的、打排球的、晒太阳的,到处都是人。其间不乏金发碧眼的老外,而老外中又以俄罗斯人居多。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每年到北戴河避暑的俄罗斯人不下万人,而今年将超过五万人,他们从海参崴入境,或乘飞机或坐火车,1000多公里花不了多少钱的,且大多数一住就是半个月。而从莫斯科到离俄罗斯最近的欧洲海域——黑海,则大约有9000多公里,来往的路费就够在秦皇岛消费的了,精打细算又会享受生活的俄罗斯人深谙此道。

    漫步在中海滩路上,顺着海岸线望去,松林给大海镶了一道翠绿的边,一间间别致的红、蓝顶的楼房掩映其中。中海滩路是一条6米宽的石板路,整个路基骑在沙滩上,高出海平面1米多,右边是松软的沙滩,左边则是错落有致的房子,海鲜店、旅馆、海滨商店,大部分是合三为一的。使馆区是中海滩一个别致的区域,大多是古香古色的建筑。据说19世纪末的时候,有一个英国贵族金达第一个来到了北戴河,这里旖旎秀丽的海滨风光深深吸引了他,回国后他就把北戴河介绍给了他的亲戚朋友和同事“东方海滨天堂”在英国的上层社会传开了,大批的外国人纷至踏来,在这里建造休闲享乐的别墅。保守的慈禧太后迫于当时的这种形势,就把中海滩的一大块地方划为外国人的休闲使馆区。不言而喻,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之所以在城建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100多年来吸收国内外优秀建设文明不无关系。

    中海滩五步一店、十步一景,风格迥异,各不相同,显得灵活而不呆板,洒脱又不失神韵。在这里最多的第一是海水,第二便是松树了,特别是路两侧的黑松,最粗的有如碗口,细的如成人的胳膊,在海风的轻拂下舞动着。每棵树干的中部,都挂着北戴河园林处制做的巴掌大的铭牌,上面写着树种和树号。

    从大牌坊向东漫步10分钟,就到了公共浴场。把随身携带的手机、相机等物品交给樊小姐,大家就跳入海水中尽情的游泳了。同行的锡增是永清人,水性很好,在水里不断的招呼着大伙。小杨和小卢也不错,能游到远处的防鲨网边。身体在海水中漂浮着,连日来的劳累与积虑一下子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海是令人性归真的地方,置身于海的怀抱,脱去显示身份地位的衣服,卸下为生活而打拼的重负,忘却荣辱,放飞心灵,宛如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第二天,天一亮就起来了,悄悄地走出“浪淘沙”门前的公路上湿漉漉的象是刚下过雨,不禁有些奇怪。循水迹而行,便直接来到石塘路市场,原来这里有一处海鲜早市,路上的水是渔民运海鲜时洒下的。各种车辆在两旁停着,夹在中间盆装的、筐盛的、篮子兜的,有基围虾、皮皮虾、螃蟹,再往里走,还有各式各样的海鱼,买主和卖主商量着价格,整条街显得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这里的海货比霸州确实便宜许多,巴掌大的海蟹,才15元一斤,而皮皮虾,却只有3、4元一斤。卖主娴熟地招呼着客人,如果顾客买得多,还会给打上包,里面装上冰砖,可以保质两三天。在市场上转一圈,卖得快的,正收拾家拾准备返回,刚摆好摊的,也围了一圈人,买者大多是饭店的购货员,也有一些像我这样的外地游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北戴河人的确从大海里获取了丰厚的收入。

    山海关

    8月10日下午一点钟,大家来到了山海关。秦皇岛市区由山海关、海港区、北戴河三区组成。山海关位于东部,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势险要,扼东北华北咽喉之要冲,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其附近有孟姜女庙、孟姜女坟、老龙头等名胜古迹。和北戴河相比,同样是山城,山海关的市容看起来比较沉旧,远没有北戴河光鲜。

    车子在市区公路上缓缓前行,内侧是高大的深灰色城墙,一些地方已经非常斑驳,有的地方还长着榆树,在风中摇摆着枝丫,仿佛向人们诉说着什么。主要路口的城墙大都做了修缮,淡灰色的砖、白色的墙缝显得非常整洁,但却让人油然产生一种嫁接历史的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