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庭院深深 (第2/7页)
仅要干好,而且还要确保不能出事,一点事都不能出。无论是我们这些兢兢业业的,还是那些晚来早走的,都以百分之一百二的精力投入了工作,我们很少回家,在大院一住就是一个星期。 因为,非典来了。 这座城市的秩序和繁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一群群的农民工蹬着三轮车从北而来,穿城而过,昼夜不息。扶着车把的人拼命的蹬着轮子,大平板车上堵满了大包小包的花花绿绿的行李,上面倚里歪斜地躺着被换下“班”的人。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他们却睡得正香。整个国道上络绎不绝,川流不息。形成了一条不知有几千里长的民工流,一头牵着北京非典那骇人听闻的耳朵,一头牵着家人惦念和牵挂的心。 尔东给整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开会,认真部署了相关工作。整个大院成了白天,取消了一切节假日,所有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的投入到“防非办”中来。指挥部、资料室、排查部、救治部相继成立,设卡、封村、救治、隔离,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工作不断细化,措施不断加强。而电话则成了所有人与人之间最多的联系方式。 周围几个县市疫情大面积爆发,那个叫sars的恶魔狰狞着嘴脸,仿佛要把城市里的人吃净。这给墨城县政府的各项工作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大街上很少见做买卖的人,卖口罩、消毒水、中药的都发了财,钱赚得像一捆捆的劳保手套。 墨城县同样发现了非典患者和疑似病例。没有人敢在人前大声咳嗽,那样他会被怀疑成杀手,而被所在的环境排斥。作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我们掌握着全县最新讯息,患者增加和范围扩大的消息向波浪一样向我们涌来,冲得我们胆颤心惊,心中满是对家人的牵挂,甚至想躲到角落里念经。每个人都岌岌自危,但每个人都坚守岗位。正像西班牙的一座战役纪念碑上写的那样,在这次战役中,没有一个华人当逃兵。 我们是在和病毒赛跑,赌得是墨城整座城市的秩序与繁荣,胜利者赢得是生命。 工作像时钟上的秒针,缓缓挪动。防御、相持、反攻,随着天气的转暖,我们终于胜利了。“防非办”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被任命为出席全县的先进工作者。这是拿命赌出来的胜利。 尔东把我叫了去,吩咐我给领导写一篇在全市抗非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有了那段经历,我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写完了。那天在全市一千多人参加的大会上,领导念得慷慨激昂,念到动情的时候,一些人还掉了眼泪。 尔东又把我叫去,指着那篇材料说,这东西写得挺好。 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了,在“防非办”工作了三个月,每个人都觉得好像过了三年。因为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在一个闲暇的日子,尔东请我们喝酒。酒会上我们像哥们弟兄一样,很是慷慨了一番,而尔东说的那些感谢的话更让我们感动。大家团结在尔东周围,感觉办公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指数在大幅度提升,就像游戏中那得胜者的血。 尔东说我这是最后一次请你们喝酒了,这话说出来时我们都吓了一跳。看着大家惊愕的样子,尔东一笑,说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效率,我决定出台禁酒令。因为喝酒误事,往往中午一顿酒,下午就什么也干不了了。咱们这个机关里有些人就是那样的没出息,有事情的时候中午喝点也就算了,没事情的时候几个人凑在一起,也要找酒喝,真耽误事。再说喝多了酒红头涨脸的,在领导和群众面前,影响多不好。尔东这话让我们有同感,确实,在这个地方,别说喝酒,就是炸金花、打麻将,有几个在上班的时间没有玩过。司机班的那帮人,甚至在领导还有五分钟就出门的时候,还要扔在桌子上几块钱,再炸上一把金花呢。 尔东真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当时我想。 禁酒令是真的下来了,还印成了办公室的红头文件,它不光是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有约束作用,同样还约束乡镇和部门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真是太及时了,刚印发的前一个月,办公室里没有一个人再像从前那样脸红脖子粗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转变。而对那些整天捂着肚子嚷嚷胃痛的人来说,又是何等的良药。 然而文件毕竟是文件,它只是办公室的文件,有时它连尔东自己都约束不住,领导来客人的时候,他哪能坐在饭桌上看他们喝酒?更何况去约束那些整天忙于事务,忙于迎来送往的领导们。 一位领导在接待工作中倒下了。那天中午,他陪一群新疆的客人吃饭,那群人喝着我们本地的“枣木春”嘴里一个劲的喊“雅克西”这不光是在夸酒,更多的是在肯定领导在墨城的工作成绩和领导艺术。豪爽的领导怎么能不喝上几杯,可他哪里是这群冰山来客的对手,客人们喝起酒跟喝凉水似的,几杯下来,领导的脸色就有些发黄了,那种黄是一种病在发作的危险信号。 晚上的时候,领导又陪几位东北客人吃饭,局里的人说项目洽谈得非常顺利,几天后就可以签约。又是一件大喜事,透过那晶莹的酒杯,领导仿佛看到了那拔地而起的厂房和税务局高高的纳税数字,怎么能够不喝。东北虎喝酒,那叫龙吸。 领导很晚才回大院休息,一觉睡去就再也没有醒来。第二天秘书去开门,见浑身冰凉的领导硬梆梆的躺在床上时,吓得个半死。 单位里的人不得不佩服尔东的禁酒令了,如果它能约束领导,那该有多好。但领导的死,尔东作为秘书长,是负有责任的。 领导的葬礼在殡仪馆隆重举行,水晶棺周围堆满了花圈。每个花圈上面都写着一个“奠”人们打量着那个字“奠”字中间是个“酉”左侧再加上一个“氵”就是“酒”字。 尔东的那道禁酒令也面临着崩盘的危险。因为大凡领导出面接待客人,多半是要带着一个或几个秘书的,尔东不同意秘书喝酒,但不能光让领导一个人喝吧。毕竟到了墨城,来者是客,主雅客来,主不雅,连酒都不喝,客人还来吗。 领导死了,尔东脸上肯定不好看,有人背后开始议论起尔东来,只是他听不见或装作没有听见。但一条条纪律还是伴着福利条件的改善而出台了,办公室的形象多少的也在发生着改变。大院里资格最老的欧阳鹤说,那叫恩威并施,这个词用在一脸和善的尔东身上,并不形象。 办公室这台行政机器在尔东的指挥下仍旧高速运转,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中,它生产出了不断膨胀的经济总量,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近悦远来的发展环境。很快,人们又找回了非典前的那个城市。 在这个时候,又一个单位的同事倒了下去。 白庆柱,那个政法科整天忙忙碌碌,既不喝酒,也不“炸金花”的小伙子。他的德行几乎可以被整个大院树为榜样。尔东像白庆柱的家属一般给白庆柱安排了后事,这令所有参加葬礼的人都很感动。 白庆柱是病累而死的,本来他就有病,那是一种一旦染上就终生不可治愈的疾病,他枵腹从公的工作,加速了病情的深化。真正让他倒下的原因,在大院,尔东应该最清楚,明眼人都知道,但他们不说。 是那次干部推荐把白庆柱催倒的。论资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