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女/攻)_9在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在朝 (第1/2页)

    陶从身体一僵,显然没想到秦思璇回来这套,她爽了,他还硬着呢!

    或许是因为他从本身也被欲望缠绕着,显得更好说话的样子,他伏低做小般的亲了亲她的大腿,眼里有一抹哀求之色,“是侍臣的错,侍臣一时不察弄疼的娘娘,求娘娘再给侍臣一次机会,侍臣定能很好地服侍娘娘。”

    “求娘娘,不要生侍臣的气。”

    “求娘娘不要厌弃侍臣。”

    “求娘娘恩准侍臣侍奉您,侍臣会让娘娘开心的。”

    “哀家乏了。”秦思璇摸着他脸的手是那么温柔,吐出来的话语却是那般无情那般冰冷,“陶侍臣退下吧。”

    “……侍臣,领命。”他的身体依旧火热着,对秦思璇这种管杀不管埋的行为多了几分恨恼,但好在他理智还在,没露出不该露出的情绪。

    只是……想不到他yin荡的皇后不光后宫侍臣无数,连身边根不全之人都不忌讳,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年那番心软也在她计算中。

    她,早已背叛他?

    轩帝还未登基之前,秦太后虽掌权却不能登大殿,她只能在大殿旁边的偏殿接见大臣,下达政令,也不能每日组建朝会受众臣叩拜。

    这是天水国礼法,先人并不缺掌政的太后,但都必须尊此礼法。

    所以轩帝登基后请太后掌政才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过那时太后早已大权在握,所以反抗的声音并不算强烈。

    但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还是有朝臣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垂帘听政”。

    只是秦太后的帘子并不是挂在她面前,而是她与轩帝的身后。

    而轩帝专门为她打造的凤椅,那个比龙椅还要大一些的椅子一直都与龙椅并排放置,只是按照礼法凤椅不得不偏侧几分,用rou眼几乎看不见的角度。

    此时秦太后与轩帝并肩而坐,他们年纪相仿此时看起来并不像母子反倒像是帝后。

    陛下娶亲,迎皇后纳后宫,这是每天朝堂上都必会听到的言论,轩帝颇不耐烦却也没办法。

    好在他尚年轻,而且太后党派的朝臣并不太想让他结婚生子所以也才能一直拖着。

    惯例的事情讲完,一如既往的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方式,皇帝一脸不愿纳妃的模样,甚至还哀求太后,受不住皇帝撒娇的太后也只能松口,满脸的宠爱。

    当真是……母慈子孝。

    朝臣们低垂顺目,但他们心里很清楚,朝上的那一对母子大约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太后,陛下。”有大臣出来上谏,“清水镇日前连天暴雨,清水河决堤,冲塌了两岸屋舍,百姓们流离失所恐会造成人灾,还请太后圣谕,该如何安置这些流民。”

    “太后,臣以为应派人重新修建堤坝,再派人分发口粮,使流民能够度过这次危机。”如今太后权利在手,朝臣们也懒得做些面子工程,大多都是越过皇帝直接向太后请柬,连皇帝一派也懊恼于他的无作为,只希望他能诞下皇子!

    此时傀儡皇帝百无聊赖,他侧着脑袋看着太后,眼里的崇拜之意毫不掩饰。

    “百里御史可在。”太后权当傀儡皇帝的视线不存在,反正她早就习惯了。

    “臣在。”文官里出来一年轻俊秀的男子,他俯首行礼。

    “哀家听闻早年间百里一族便居住在河流两岸数十年,不知御史可有治理良策?”

    “回太后。”百里长风缓缓道:“臣以为治理河流当数策并用,蓄洪、分流、改道、堵截。外修堤坝内建水站,两岸百姓退五丈,不修民居不耕田地。设专职官员预测洪汛期,提早准备应对之策,以减少洪汛期间损失。”

    秦思璇敲了敲椅子,指甲与扶手的碰撞在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明显,“流民如何?”

    “回太后,治理河流需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而以清水镇周边为例,有许多空置的田地土地均属于荒废状态,臣以为可由官府出资修建屋舍,流民可以身回报,修筑堤坝。每月月银一部分换取屋舍居住年限,屋舍居住满五十年者可得到该屋舍的永久使用年限。如此良田土地也不算荒废,百姓流民甚至街边乞丐也能多一分营生。”

    方法不错,但是实际cao作只怕会受阻碍,毕竟这可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了。

    “若由百里卿亲自做此事,需要多久?”

    “回太后,少则三年多至五年。”

    “好!百里卿,哀家给你五年时间,清水镇周边十六乡是哀家心头之患,年年水灾闹得周边百姓不安,也闹得哀家与皇帝不安。”秦思璇道:“五年,你还哀家一个天下太平。哀家之意陛下觉得可有不妥?”

    被点名的傀儡皇帝正色道:“母后思绪周全,儿臣敬服!”

    世人不知但满朝文武皆知,轩帝不光是个傀儡皇帝,还是个马屁精!往日里在朝堂上轩帝最多的话便是“母后英明”“儿臣听母后的。”“母后觉得如何?”

    明明以皇帝之尊不必事事母后,便是以太后尊称也并不违礼法,更何况轩帝与太后又不是亲生母子,轩帝甚至还比太后大一岁。

    结果为了讨好太后,这皇帝好不要脸,母后儿臣脱口而出,连朝臣们都觉得臊得慌!当然,这些话谁也不敢说出口。

    “众卿可觉得哀家此举有不妥?”

    “太后圣明。”朝臣叩拜。

    “既如此。”秦思璇勾了勾嘴角,“御史百里长风听旨。”

    百里长风撩袍长跪。

    “封百里长风为治水总督,治水之事全权交由百里长风处置,往后治水进程可与哀家亲自回禀。”

    “赏百里长风凤佩,见此佩者如见陛下如见哀家,周围郡县必无条件配合。”

    “赐百里长风先斩后奏之权,事急从权。”

    “令,百里长风可调动处驻军外的兵马用于水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