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4 论迹不论心 (二合一)  (第1/3页)
    新婚的这段时间里面,沈忆宸算是好好沉沦了一把温柔乡,切身T会了什麽叫做“gXia0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但是“堕落”的日子并未幸福太久,很快沈忆宸就接到了g0ng中旨意,让他赴职前往东阁进学。    东阁虽然在明朝四殿二阁中排名最末,但这里却是许多权倾朝野的内阁大臣起点。而入东阁进学历练,就意味着被当做储备阁臣培养,将来会有大用。    既然朝廷培养储备“g部”,自然不可能就储备一人,与沈忆宸同入东阁进学历练的高达十人,其中就包括正统七年壬戌科的状元刘俨。    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沈忆宸的圣眷正盛,上一届殿试都已过去三年之久,状元才获得入东阁历练的机会。    而沈忆宸却平步青云,直接就抹平了三年的资历差距。也不怪婚宴上众勳戚大臣们,听到圣旨後感觉不可思议,确实这一步跨的有点大。    五月二十八日一大清早,沈忆宸吃了两口陈青桐做的早饭後,就急匆匆前往紫禁城左顺门旁的东阁。    毕竟是第一次到东阁报道“入值”,如今自己风头正盛,要是迟到给人留下妄自尊大的印象,那就不太好了。    让沈忆宸没想到的是,他自认为已经足够早了,结果到了东阁的g0ng殿门前,不多不少正好看到九个人在等候着自己,於是乎又成了最後一个到的。    “唉……”    见到这一幕,沈忆宸无奈叹了口气。    当初参加科举的时候,每次考试那群同年们,就一个b一个到得早。    很多时候沈忆宸都不由怀疑,这群货是不是大晚上在贡院门前打地铺,压根就没回去?    结果如今入仕为官了,还能遇到这样雷同的场面,明明自己也没迟到准时来了,却每次都有一种迟到的错觉!    “诸位前辈,晚辈沈忆宸来晚了。”    自从有了“非翰林不如内阁”的潜规则後,四殿二阁大学士头衔,基本上就被翰林官给包圆了。    所以今日能选入东阁进学历练的新人,都是翰林官出身,自然称呼就得按照翰林院规则来。    相b较翰林院值事厅那批资历尚浅的上届进士,今日这群人除了刘俨这个状元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正统四年己未科的进士,或者更往前几届的。    他们已经入仕多年,早就被官场磨平了身上的棱角,自然没有那麽的愤世嫉俗。    见到沈忆宸这个“红人”过来,纷纷拱手回礼道:“沈中允,久仰大名。”    甚至许多人看见沈忆宸这张年轻的脸庞,心中更是唏嘘不已。长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自己还未在仕途上大展拳脚,就要面临後起之秀的挑战了。    上届状元刘俨触动尤其深刻,他朝着沈忆宸感慨道:“沈修撰真乃年少英才,相b较起来,吾等都已是明日h花了。”    刘俨虽然是正统七年壬戌科的状元,理论上就b沈忆宸高了一届,但他可谓是大器晚成,四十九岁才高中状元大魁天下。    与沈忆宸这般少年朝气相b较,刘俨须发皆白老态明显。更离谱的是他官衔还处於从六品的翰林修撰,而沈忆宸如今已是正六品的詹事府右春坊中允。    要不是翰林院有先入馆者称为前辈的规则,今日刘俨见到沈忆宸,还得首先行礼自称下官。    “刘前辈正值春秋鼎盛,何出此言?相b较起来晚辈才是少不更事,需要多多向众位前辈学习。”    沈忆宸此言一出,让这群翰林前辈着实有些意外,刘俨更是忍不住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要知道入职那日沈忆宸以“官”压人後,就一门心思蹲在典簿厅里面修书,跟个隐形人似的没露过面了。    这群翰林前辈们,平日都在不同司厅里面任职,从未与沈忆宸打过照面。对於他的印象认知,也基本上是从值事厅的後辈嘴中了解,无外乎飞扬跋扈、目无尊长这类抹黑。    本以为沈忆宸姗姗来迟,恰好印证了此子的骄傲自大。结果没想到举止谈吐却如此谦虚恭谨,与翰林院流传的形象有很大不同。    这到底是以讹传讹的原因,还是这小子掩饰的好?    不过无论是哪种因素,反正这番话说到刘俨心窝子里面去了,他最在意的就是自己年龄,“春秋鼎盛”堪称歪打正着。    有了良好的交流开端,沈忆宸长袖善舞的功力发挥出来,後续对话可谓是其乐融融。    相谈甚欢间,一名东阁吏员来到了众人面前,行礼道:“诸位玉堂官,还请跟随小的入阁。”    不愧能混进东阁当吏员,情商确实高人一等,这句“入阁”就蕴含着一语双关之妙。    果然在听到这话後,除了沈忆宸外的众人,瞬间心cHa0澎湃起来,自己入东阁进学历练,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入内阁吗?    大丈夫当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一行人在吏员的带领下踏入东阁,刚一进去就看见最上方的公座上,坐着一位年过半百身穿绯袍的官员。    东阁除了是一座殿阁的名称外,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内阁诰敕房。    诰敕房纸面上的意思,就是负责起草和缮写皇帝诏令。但实际上东阁的工作内容,还包括翻译敕书及外国文书、揭贴、兵部纪功、勘合底簿等等。    甚至要是文渊阁办公的阁老们忙不过来,也会把一部分不重要的奏章送过来,给东阁进学的这群“实习生”们练手票拟。    这就是为什麽,东阁进学历练的赏赐,在众人眼中不下於升官进爵。原因就在於这种实习经验,是日後成为朝中重臣的基础。就算最终没那麽多位置进内阁,保底也得进个六部重用。    既然是内阁诰敕房,那麽能坐在东阁主位上的官员,并且还身穿绯袍,毫无疑问就是内阁成员。    按照往年东阁接见实习生的惯例,都是派最後入阁知制诰的阁老出面。而正统十年的内阁班子,资历最浅的今年才刚入阁的工部侍郎兼侍讲学士高谷。    於是沈忆宸等人站齐之後,一同向高谷行礼道:“下官拜见高中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