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朵雪花(十九)(这后妈谁爱当谁当。...) (第2/3页)
。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老爷子开口了,声音苍老、沙哑、威严,看着父亲鬓边的白发,母亲面上的皱纹,陶晴好眼圈不觉红了,老爷子说:“当初咱们家多难,你是知道的,没有办法,我跟你妈求爷爷告奶奶,才送你下乡,想让你躲灾去,当时我是怎么跟你说的?” “……就当没有你们这对爹妈,自己坚强。” “我跟你爸那会儿都觉着活不成了,不然我们舍不得送你走。”老太太坐下,轻描淡写地说,“我这辈子就生了你这么个闺女,为了你,我跟你爸死都不怕。” 陶晴好说:“……我知道。” “但你是怎么做的?”老爷子反问,“你坚强了吗?” 陶晴好颤抖着回答:“……没有。” 老太太淡声说:“你找个泥腿子当丈夫,你自己作践自己,我也不是瞧不起农村人,但我问你,你是真心想嫁那个姓汪的吗?你在他家里过的那些年,你心里头舒服吗?你甘心就那样过一辈子吗?” 陶晴好摇了摇头。 “所以你才想回来,但你又犹豫不决,你不忍心打掉肚子里的孩子,不忍心跟那个姓汪的断了,你觉得你对不起他,你还想把那个孩子带回来——”老爷子语气愈发严厉,“你长这么大,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错误的!” “错误的婚姻就要直接了断,哭哭啼啼犹犹豫豫像什么样子?我问你,如果你接到了姓汪的来信,他求你回去,他说那个孩子病了哭了想mama了,你能不能忍住不回去?” 陶晴好唇瓣轻颤,回答不出。 “从小到大你都是这样,优柔寡断,该坚持的时候泄气,该放手的时候却又死命的钻牛角尖。”老太太生气地拍了下茶几,“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新生活,能不能容得下那个姓汪的还有那个孩子?” “你正年轻,还有大好未来,我不让你跟他们联系怎么了?做父母的还能害你不成?当你的同学都在努力读书为了美好生活奋斗的时候,你怎样,你要带着你将就的丈夫跟女儿,一家三口在首都打拼?你读书的学费哪里来的?你住的房子又是谁的?你是想让我还有你爸,帮你养男人跟女儿?” 陶晴好连连摇头:“我没有这个意思,我舍不得了了——” “我知道那姓汪的一家什么德性,那孩子也姓汪,你以为你把她带回来,汪家能这么放过你?他们只会扑到你身上吸血,你要断就断个干净,不要再想过去。” 老太太的话令陶晴好心乱如麻:“妈,我舍不得——” “舍不得也得舍得,人生就是有舍才有得,你自己下不了决心,妈来帮你,让你一个人生活,你就过得一团糟,今天还上门来兴师问罪,你干脆气死我得了!” 生育这项功能,有是很自然的,但用不用都无所谓,有趣的难道不是没有男人能生孩子,但每个男人却都有孩子吗? 陶晴好望着茶几上那一沓书信出神,她现在脑子里一片混乱,直到黎成周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把她带起来,劝道:“爸妈都是为你好,当初那个情况……” “被碰过的男人,你也不嫌脏。” 正说着呢,老太太走出来了,手里是一沓捆好的信,她把信丢到陶晴好跟前,陶晴好不明所以,拿起来一看,全是汪老三写的,她一封一封看过去,手微微颤抖,第一封信是在她第一次寄东西回去不久之后。 了了撇了下嘴,汪香留问:“你干嘛撇嘴?难道我说得不对吗?” “表哥!表哥!” 陶晴好终于是叫他哄好了,但她还是有些闷闷不乐,而汪香留不能离了了太远,又担心母亲,所以就待在四楼阳台窗口等,看见车子亮光,连忙招呼了了:“回来了回来了,妈回来了!” 他连睡衣都忘了换,踩着拖鞋一路狂奔到院子里,还差点撞到同样出客厅来看怎么回事的蔡姨。 陶晴好正想一口答应,转念却想起自己与女儿之间感情并未回温,她直接答应不问女儿意见怎么能行? “怎么跟我说这么见外的话?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囡囡漂亮聪明,我白捡这么好个女儿,得是我谢你才对。” 次日一早,蔡姨还没醒,了了已经起床,她在附近走了两圈,基本摸清楚了地形,回来时看见院子里有一棵桂树,便走近看了看,刚伸手碰了下树干,就听见一声冰冷的喝斥:“别碰它!” 黎成周没有多说什么安慰的话,轻轻拍她的背,安慰说:“没事,没事,晴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囡囡现在不是回到你身边了吗?以后你们两人也再不会分开了。” 这么明显的掠夺行为,以“婚姻”为名,就令无数女人前仆后继去飞蛾扑火。 走到院子里的蔡姨也是大惊失色,这棵桂树从她来黎家工作就存在了,黎深非常爱护,本来因为先生再婚,他都不怎么回家的,惟独这棵桂树令他放不下,所以负责家里花圃的园丁对桂树也非常上心,但眼下,这棵桂树可可怜怜断成两截,狼狈地倒在地上,看这模样,显然不可能救得活。 她缓缓回头,看见了穿着运动服,像是要去晨跑的黎深,他冷着脸走过来:“我不管你想从这个家得到什么,但只有这棵树,请你不要碰。” 过了许久,陶晴好破碎的声音自指缝中传出:“……谢……谢谢你……成周。” 陶晴好只觉手中这些信足有千斤重,自己怎么也捧不住,哗啦啦跌了一地,黎成周将信一封一封捡起来,静静地陪在她身边。 汪香留:…… 陶晴好呆呆地坐在原地,不知自己该说什么,又能说什么,黎成周见她浑浑噩噩的,几次三番想开口,但在陶家二老跟前硬是不敢,这两位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而且脾气极倔,尤其是老太太,她一直对女儿在乡下嫁人一事耿耿于怀。 陶晴好握着拳头,手指甲刺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老爷子说:“人既然来了,你也不用带来给我跟你妈看,我们不认这个孙女,你应当对此感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