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颓废的芦花(13) (第1/2页)
老伯兴奋的说:[好哇!就谈楞伽经。]13 李茶在找经书。 又问:[不必一字一字的念吧?] 老伯说:[不用!我们随兴而谈。] [来吧!] 一个人在忧伤的时候谈谈佛法总b回忆往事好? 老伯说:[早期禅宗是有教材的,即是参楞伽经。] [也就是说,你要先弄懂楞伽经,再出去参话头! 楞伽是一个岛名,真有此岛,就在锡兰附近。悬崖峭壁!难以攀登。 阿难假界佛的大威神力,得以飞上峭壁来到一个平台参加此次的楞伽法会。 参加的都是菩萨,一个个使用飞行器飞上来。有人说是使神通,神通自在,蔚为奇观。 天龙八部当然也来护法。 这一部经,一开始就是大慧菩萨来请教自X五法。 一般讲自X就是从相,名,分别,正智,如如五法来讲的。 大慧说出佛曾讲过的108条法来请教佛。 佛说:108句皆非。 要在108句法上的前面加个非字! 一般的注解即是一切皆空非,空X,108句皆空。 我以为不是,没有那麽简单?依空是会谤大乘法的,如今菩萨云集怎麽就放空,说断灭? 菩萨的无为法是不依空的! 因此非应该是说,不要执着法句?光从法句去悟领真理?是不够的。 b方觉,不要从觉的基础去看事物?要加上非觉去看事务,然後真理才能显现! 为什麽? 光觉是一个静止的状态,一个名称,加上非觉,自X就运转了。 这个俱备自X的东西才能有效运转。 元妙起来! 变成圆通的,活的道场,道,以及佛的道场。 因此圆融神妙。 的动起来!] 李茶就问:[大哥照您的说法?如果在自X五法的前面加个非呢?] 老伯问:[相,非相。名,非名。分别,非分别。正智非正智。如如非如如,是不是这样?] 李茶说:[对!对!] [很好!]老伯说。[这样我们不妨从後面往前讲。] [如如非如如。 自X的实相的面目,即是一个如如的TX,他本身是能量,在细细密密的颤动,你要记住这个能量是无形的,证得时自然就看到了。不证得是看不见的。 所以如如非如如。是名如如。] 李茶问:[大哥真有这个东西?] 老伯说:[是有!] [在来讲正智非正智。] [正智是在第六意识的分别之中,转识成智。不是智慧?智慧是般若运行产生的力量。 由正智所产生的东西是一种解脱的力量,但不是智慧。 这是什麽意思? 自X能生出智慧,而这个智慧通过sE身与法身而做正智,就不是智慧本身,而是方便的法。 b方说:一个人生出智慧,他要去台北就用这个智慧去坐车,坐车的本领是正智而非智慧?] 李茶问:[如果是一棵树呢?] 老伯说:[树的自X产生了智慧!智慧用在树的身上产生奇妙神奇的生长效果,灵异非凡,这是神功而非智慧。] 李茶说:[为什麽这样?] 老伯说:[正智不是真理?而是暂时的真妄交芦的,圆融的正智。] 李茶问:[自X相是什麽?] 老伯说:[妄想的自X的暂时模样。] [分别非分别呢?] [自X的分别力量是一个人明白人是什麽?树是什麽?羊是什麽?你我他是什麽?粗的分别是这样!细的分别又不同。 非分别就是这种力量其实不只是分别而是一种归纳与分类。是五识落S在六识的累积总合。 分别非分别,是名分别。]老伯说。 李茶没有意见。 老伯又说:[名非名。] [任何一个符号所代表的是一个Si的名称这叫名。 b方张飞是一个名。但是张飞叫人想起桃园三结义,莽撞,脾气坏,Ai喝酒来。所以名非名而是一个联想的基石。 名加上非名才能动起来。 火车是名,加上不是火车。 火车不是火车,这个意思就多了!] 李茶说:[好!] [相非相。] [相是东西,有尘相交映在意识上。 而意识上的相不是相。]老伯说。 李茶问:[什麽意思?] 老伯说:[我看见西瓜,西瓜进入我心里。 心里的西瓜能吃吗? 不能! 那就是相,非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