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 废弃的机器  (第1/1页)
    叶暮和许老跟着何剑其到了军工厂内,见是军区研究院里的人,看门的卫兵直接让人登记后进去了。    只是有些好奇的多看了叶暮几眼。    长得这么漂亮的女生,怎么会跟着何院长和一名研究员一起来军工厂?    等三人走远,他好奇的看了看他们在登记表上写下的信息。    那个才看着十五六岁的女生,今年十八岁了?    关键是,她竟然是研究院的研究员?    没见过这么年轻的!    何剑其显然是经常来这工厂了,直接带着叶暮和许老去了厂长的办公室去。    到了办公室门口,他甚至不敲门,大摇大摆的就进去了,乐呵呵的打着招呼:    “老钟,我又来了!”    他口中的老钟就是厂长钟国荣,听见何剑其的声音,钟国荣连忙起身道:    “何院长你又来了?难不成是来催工的,为了配合你们研究院的研发,我们可是专门抽了两名老师傅来制造你们送来的图纸上的枪支的!”    他就奇了怪了,前两天研究院突然送来不少枪支改造和新的狙击枪设计,要求他们厂里配合研究院先生产出一批测试枪来。    虽然测试枪不需要大量生产,但是改造的图纸又不是只有一张两张,几乎是现今的枪支,都改了一遍,至于改得好还是不好,还是得测试之后才知道。    他都差点怀疑是不是研究院的人员乱在那改了。    但是把图纸给了工作间的老手们,纷纷都觉得是改得好,这些人亲自造枪,对枪械这方面还是挺了解的。    改良图纸的枪已经在造测试所需要的了,也就是十几把造出来后进行性能测试。    这是比较简单的,就是那新设计的狙击枪,条件要求高,有的部件他们工厂内甚至没办法生产出和图纸上一样的,需要产出类似的部件后,进行人工制造,才能达到图纸上的要求。    钟国荣听了厂里的一些老手的反馈,都怀疑这些新型的狙击枪图纸,是不是他们军区的同志以特殊方式带回来的先进图纸。    不然怎么会有机器造不了的零件?    考虑到这些新型狙击枪肯定是要量产的,钟国荣已经在安排机械师傅商量怎么改一些机器,以达到制造要求了。    “我来,肯定不是来催你们的,我还能不知道你们,对我们研究院的研究一向是配合,那还有什么好催的。”    “我今天是带了我们两位研究员,来帮你改善枪弹生产线了!”    钟国荣一听,顿时一喜道:“竟有这好事?!”    “我记着你们研究院没有人通晓这个机器发明改造的?怎么今天又有了!”    钟国荣高兴坏了,说实话,厂里的机械师傅们都跟他说了好几次了,机器要换更先进的,不然要跟不上制造了。    可是更先进的机器从哪儿来?    他们这又不是四九城,哪儿能立刻就配备上更先进的机器?    国家的东西肯定还是要稍微紧着重要省份的,没办法。    他们这F省,都快到国之边境去了,一时间那先进的机器还真轮不到他们。    他们能造的也就是一些全国普遍和常规的武器,更先进的肯定不行了。    尤其是这次的图纸,差点突破厂内机器的极限。    “许老来了,那还能不行?”何剑其可是早在知道许老来F省的时候,就把事情打听清楚了的。    这些方面,许老自然是专家!    “而且,我们这还有个小天才呢!”    他说着看向叶暮,然后在钟国荣怪异的视线中道,    “军工厂保密程度高,你也是个嘴巴严实的,我就不怕告诉你了!上次给你们送来的枪支改良和狙击枪的图纸,那都是你面前这个叶暮小同志的杰作!”    “那难道不是国外的先进设计?!”    钟国荣震惊,本来看叶暮,只觉得她可能是比较聪明,因此跟着这位许老的学生。    现在一听,这岂不是跟大师一样?    又是设计图纸,又是改良枪支的。    但是又一想到她设计的图纸,有厂内做不出来的零件,顿时有点苦恼了,这该不会是什么失败的错误设计吧?    还是得造出来再看了。    “这小同志,这么厉害,是我想错了。”钟国荣道,紧接着问,“那今的,来改进我们生产线机器的,就是许老和这个小大师了?”    “对,这次还不止这一件事,我们在路上商量了一下,改进工厂机器的主要原因,是想测试研究院刚研发的新的材料制作技术,目前判定新的材料性能会比之前的要好得多,但是没有盖棺定论之前,还是不能全改进了,只进行一部分就行。”    钟国荣早知道没他说的这么简单,心里已经有了计算,道:    “这倒没事,我们工厂有一条以前的生产线因为机器太落后已经废弃了,废弃的机器还在厂里,用这条废弃的生产线上的机器进行改造行不行?要是能行,还是废物利用了,这是大好的事情!”    何剑其看向许老和叶暮。    叶暮很赞同这个安排,道:“我觉得可以,不会破坏当前厂里的生产设备,也可以让我和老师放开手脚。”    许老自然是同意的,他们搞研究,在得到准确的结论前,当然不能强行推行可能有损的技术!    用已经淘汰的机器,改进后制造新材料,造成枪械,那是最为合适的!    钟国荣见他们两人这么通情达理,立刻带着人去找了两个机械师傅,跟机械师傅互相介绍了一番,然后去看那批淘汰的机器去了。    这两名机械师傅在厂里也是蛮有地位的了,一个名叫苗昌广,一个叫方渝民,看起来都是四十几岁的样子,听说叶暮是研究院的研究员,要和许老一起看机器并且改进的时候,两人都有点奇怪。    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研究院的同志他们还是佩服的,脑子不够聪明,学的不多懂的不多,进不了研究院。    不过他们学的也不少,对机器也了解,有时候研究院还没研究出怎么改进机器,他们这些有经验的师傅就已经有了方向,并且开始着手改进了。    不过那种时候还是少,不然机械师傅都去当研究员算了,有那聪明能力,单留下来做这个,肯定不如去研究发明更有创造价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