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台湾少年的祖先使用方法 (第4/7页)
不姓李。只为了在这方便生活,所以取了中国名字。」 1 「那会不会和我们一样,久了就忘记自己是什麽人?」 「虽然李庥希望在台湾老Si,但是有上帝在引导,李庥每天祈祷时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什麽人。那麽孩子你们番社呢?」 「啊?我们番社敬奉祖灵,有牵田祭典,有叫巴代的敬祖祭典,还有……还有很多……很多汉人没有,只有番社才有的!」 只用一句话,蟹大宾就在迷惘中找回一点自我,李庥於是再接再厉。 「虽然很多台湾番社族人沉沦在社会底层,但孩子你却是一个证明,连老师都认定你这番社孩子一定能考上。李庥读中国的书,孔夫子说过有教无类。蟹大宾你就应该用自己去证明,番社孩子的聪明绝对不下於汉人。我这红毛洋人李庥,也会祈祷上帝帮助你功成名就。」 「红毛?李庥老师您是荷兰人吗?」 「你知道荷兰?李庥还以为台湾说洋人只知道红毛什麽的。」 蟹大宾一恢复JiNg神,原本饱读经书的知识又在对话中展现:「康熙时期夏琳先生写的闽海纪要,里面就用荷兰这个国名。所以就想老师是否荷兰人?」 李庥忍不住笑了出来:「可惜我是苏格兰人!不过孩子你真的是学富五车,现在李庥非常确定蟹大宾一定能高中,替家族争光。」 忧郁一扫而空,蟹大宾紧握双拳,决定用自己的才能来证明族人的价值。 1 这时传来敲门声,李庥毫不犹豫就要上前开门。蟹大宾却猛然想到:「老师等一下!要是那群在门口乱画的坏人又回来……」 还来不及阻止,李庥已将门打开。外面站了几人,看到李庥就松了一口气。 「牧师你没事就好了!但实在太危险了,以後请不要一个人行动!」 「没有关系啦!这世上到处都有好人,这位是竹堑来的蟹大宾先生,我刚刚也受到他的照顾。这几位是教会的教友,你们认识一下。」 幸好不是坏人,但蟹大宾与之交谈後却发现,这李庥处境其实非常危险! 原来自洋人与宗教进入台湾以来就冲突不断,也出现了几次暴力事件。近期的导火线,则是凤山G0u仔墘乡民因举办妈祖祭典要求教会捐献被拒绝,竟变成暴民抢劫烧毁教堂,甚至有官府拘禁教徒的情况。李庥於是孤身北上希望面见台湾知府,却被官方拒见。於是借助府城教友住所等待,期间发现有鸦片馆营业,就每天上门宣导教义。 看似文化的冲突,但蟹大宾却知道是怎麽回事:「这不是因为不捐款妈祖祭典遭恨,而是因为……全台绅民公约!那是道光年末开始的政策,而且一直在官府的文件内被提起。这公约写明百姓为夷人所用,是逆犯也,是犬羊之奴也。所以要百姓不杀夷而杀通夷之人……」 「简单的说,就是暗中煽动百姓不断SaO扰?」 「对!所以老师你很危险,是不是……应该暂时离开台湾?」 「照这说法,那官府对李庥还蛮忌惮的。所以你们明天起离远一点,然後我这就……继续找官府G0u通,去烟馆宣教吧。」 1 咦?李庥果然不是一般人,似乎缺乏动物逃避危险的本能。蟹大宾和其他教徒连忙苦劝,但李庥心意已决。 「上帝说坚守所教真实的道理,就能将纯正的教训劝化人。李庥一直想将道里带给台湾人,也想要在台湾设立可以让nV子读书的学校。所以只有挺起x膛继续往前了。倒是蟹大宾,孩子呀,你现在该走了。」 「咦?」 「孩子你还要去应考不是吗?如果被发现和我这洋人在一起,说不定就会被取消资格了。」 话说的一点也没错,但有某种心态,却让蟹大宾似乎不愿离去。李庥见状这样说道。 「西方的圣经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东方孔夫子也说,己所不yu勿施於人,所以你们族人所遇到的不论是东方或西方的道理来说,都是绝对不公平。如何为族人争取公平,就要看孩子你的努力了。去吧!下一次见到孩子你。就要尊称蟹秀才了。」 确实在这时代,一个功名在手可以为族人做很多事。蟹大宾转身本要离去,却又回过头来:「不是要将涂鸦洗乾净吗?我先帮忙再走也不迟。」 ˙˙˙ 这一天回到客栈已是天晚,蟹大宾却赫然发现,自己房门前被人用墨水写了脏话,像是孩童乱画,却有W蔑番社的用词参杂。当下立刻明白:「知道客人身分的只有客栈的人,之前看我在房里不敢,今天我出去就来乱了。」 料想即使告发,对方也会藉口是孩童玩耍。於是立刻退房,仗着经费充足住进最大的客栈,心想有名号的秩序应该较好。运气也真的很好,第二天就陆续有考生前来投宿。其实若非半途有小龙飞番的帮助,也该在这时到达。 1 这次先买足乾粮与水,打定主意闭门不出直到应考。但人有三急,即使能向店家借便桶放在房间也难以接受,跑茅厕就成了暴露的危险时刻。 第二日午时店小二却急敲各房房门喊道:「一刻钟後楼下餐厅有大官包场!请客官待在房里不要出来!或者先出店回避!」 大清时代社会阶级分明,平民见官还需要下跪。听有大官莅临,客人们只有鸟兽散去。蟹大宾本就不想出房门,就乾脆一gUi到底也没差别。 只听得楼下呼声震耳:「恭迎大人大驾光临!」 原来客房正在餐厅雅座上方,蟹大宾还想不知是哪来的大官,立刻听到个像是老鼠般的尖声。 「哎呀!你们看柜台的客房名簿,怎麽有人叫这种名字?」 「真的耶!大人明察秋毫,居然连店家的名簿都注意到了。」 「就摊在桌上啊!虽不犯法但名字也太奇怪了,这不是臭海鲜吗?」 「应该是台湾的番族吧,他们没文化也没头脑,Ga0不清楚啦。」 番族?海鲜?蟹大宾心叫不妙,只听的楼下继续喧哗,吃喝之间高谈阔论。酒过三巡之後,听那位大官说道。 1 「这次在清明之後就来台公差,感谢各位同僚的协助。也在这里传达北京朝廷的旨意,未来国家对外对内,可以用中国或中华自称。」 这大官用老鼠般的尖声宣布,却引来众官疑问。 「大人,以往中华二字虽然偶尔也用,朝廷却很忌讳不是吗?」 「确实没错,以往乱党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想学朱元璋恢复中华,所以朝廷也忌讳这用语。但现在时局不同了,面对洋夷,大清不能再继续分彼。而且先皇在咸丰十年诏告天下的谕旨中也用了中华与中国,现在皇上正式裁定,以後不论公文或科举,都不再禁中华等词。」 楼下一阵沉默之後,爆出一阵喝采! 「好!早就该叫那些洋夷看清楚!中国才是天下的中心!」 「没错!以後就是中国的天下!」 「叫那些没有文化的洋鬼子,以後都说中国话啦!」 似乎下方民族情绪高涨,那老鼠尖声大官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