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_陇雁代云藏书诗书环绕,情思桃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陇雁代云藏书诗书环绕,情思桃李 (第3/3页)

武皇帝继续任用外戚李广利,只可惜征伐大宛,第一次失利,为了再次攻打大宛,调动全国兵马,大约又是近数万,天下SaO动,人民不堪役使。”

    “他说李将军命奇,可他的好运气也到头了,毕竟,像二位将军,世之少见,不是宠妃的兄弟都是卫霍。”

    “都说投桃报李,可是李将军又因此又换来了什么,得不到像卫霍那样的破格提拔,没有倾全国之力装备最JiNg锐的部队,没有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作为偏师,为其扫荡匈奴供他们立功,造化弄人,可他偏偏又遇到了匈奴主力,博望侯张骞没能及时赶到,他们浴血奋战,几乎全军覆没,不想让他出战,不想让他抢去卫霍功劳迎击主力,又被调去偏师,军中没有向导,导致迷路,水草不济,无功而返,他一生七十余战,却被因此问罪,不想连累军中士卒,自己独自面对,老迈之身不想与刀笔吏对簿公堂,于是……”

    赵嘉问道:“可太史公为何要写他呢?单独为他列传?不偏偏是不能封侯吧?”

    王瑗答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岂效穷途之哭?其实我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还想请公子解答。”

    “为何当时的士卒乐于跟从李将军,而不是与他齐名的程不识将军呢。”

    赵嘉愣住,然后回答道:“汉朝军制,齐民编户,凡是男子十七,都要服役两年,最后一年前往边地戍守边关,如果遇到战事,往往在外多年不能回家。而军中制度严苛,文书繁多,士卒往往苦不堪言,我想起来了,李将军为人T察下情,与士卒同甘共苦,不积家产,往往惠于士兵,而且他行军便宜,只要从军,生Si置之度外,他们大多都是平民,几乎没有成为军官的机会,既然都是一Si,何不让自己过得更好一点,所以,士卒乐李广,而苦程不识,乐于为其Si,也无怨无悔。”

    王瑗道:“所以,那么答案呼之yu出了,自古以来,有名有姓的名将常有,而无名无姓的士卒才是最常见的。并不是因为李将军有夺天之功,而是他就是边境峰遂里为国默默奉献一生的戍边之人,文景之时,边境之所以安宁,是因为由他们的存在,那些从军的六郡良家子,得不到天幸的人,默默成为了边关埋葬的无名白骨。”

    所以后人才会说战士军前半生Si,美人帐下犹歌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世人都会记得卫霍彪炳千古的战绩,却看不见这些,白骨。

    “写一人,等于写千百人,所以李广之Si,军为哭泣,天下闻者莫不为之共为哭泣。”

    赵嘉问道:“刚刚你说为何皇帝会重用亲信,发动战争,你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吧。”

    王瑗笑道:“无非就是,集权,二字。”

    孝武一朝,先有母后临朝g政,他讨好母亲王太后,寻找她曾在民间的nV儿,封为公主,赏赐无算,在窦太皇太后Si后在执掌权柄。废皇后陈氏,以至于昔日对他有扶持帝位之恩的皇后母亲大长公主刘p,对他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文有丞相,便设立内朝分权,外有宿将,便提拔重用外戚恩幸,借外患之名,为他们谋求军功,夺取兵权。命奇恐怕也只是君王的掩羞托辞吧。

    李广之子李敢,后来在去病麾下效力,爵关内侯,因为父亲的Si迁怒殴伤大将军卫青,卫青不敢明言,霍去病得知为舅父卫青报仇在上林苑围猎时S杀李敢,皇帝对外谎称被鹿角触Si。

    他为此也问心有愧吧。

    他显然已经做到了,四方归附,武功赫赫,庙堂人才济济,他开设孝廉,选拔人才,称为茂才,可却又将人当作玩物,任意凌nVe,听不进与他相反的意见,因此太史公坚信有父辈如此,李广之孙李陵品格坚贞,根本不可能叛变匈奴,后来事实证明也如此,为他求情被处Si刑,拿不出赎Si钱,为完成父亲的遗志,续写完《史记》,甘受腐刑,而高官厚禄者都如卫青一般媚上之意,即使如此能够重用善终的能有几人。

    《匈奴列传》末尾,太史公没有明言,借用上古故事,他说,尧虽然没有什么功绩,但因为得了禹,天下安宁,若要天下安宁,维在选择将相哉,维在选择将相哉。

    他对皇帝乱命之举,不能公正地选拔人才,感到深深遗憾。

    因此这也是五帝本纪为何尧的本纪会列为史记开篇之作的原因。

    这就是春秋笔法。

    为尊者讳。

    她望向窗外桃李,红红白白,青春可人。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李将军之风,山高水长,根本无须封侯王孙的身份来支撑。

    太史公说,李将军为人,沉默敦敦,如同鄙人,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赵嘉对她的回答并不感到惊讶,又问起她的志向:“为何选择从戎?”

    其实乱世中nV子领兵也不算什么破天荒的事,他的一朋友就是如此。

    “我不想作名将,桃李不是珍贵的东西,也不会说话,但它们自有甜美的果实x1引人来,这就是《橘颂》中的JiNgsE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吧?”

    他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这些你是从何得知的呢?”

    春日午后如同淡水的清明日光从排列有序的窗户里投S而进,一格一格,一方一方,四周诗书环绕,情思桃李。

    王瑗笑道:“大概是家学罢了。”

    两个同样通透的人互视,露出一个同样了然的笑容。

    ------

    汉匈之战我凭记忆写的,不敢说有多正确,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资料,有很多,也很详细,我的就一笑而过吧,以后有空还会再修改的啊,根本就没空修改啊,也懒得改,确信,捂脸。

    可怜的匈奴,当了一整章的背景板,被屠来屠去,放心吧,很快你就要当主角了,当然,是你的投敌的大孝子,南匈奴,北匈奴现在已经被赶到西域吃沙子了,还没去欧亚大陆继续搅动风云,然后可能间接导致罗马帝国灭亡了JiNg罗落泪捂嘴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