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回、水火相济(四): (第1/2页)
一官发现一个道理,有两眼两耳而机敏、有双手双脚而灵活,似乎师父也要有两个b较好。 之前,让他难以忍受漫长又无聊的紮马,在圆澄开始训练他起,就不复存在。 圆觉乃行伍出身,做起事来一板一眼、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训练军队又以严谨纪律着称,教导徒弟自然也不例外,认为刻苦是一切训练的根本。 基本功更是一切基础,无论如何都务求紮实,必须每天勤C苦练养成习惯,而现在既使圆觉依旧如此坚持,但却无论如何,时间还是被圆澄拿去了一半。 更重要的是,即使练基本功的这一半时间里,一官也不再感到无聊。 这天,一官依旧在圆觉门前,对着老槐树紮马。 才蹲下去不久,便听到“喝”“哈”“喝”“哈”喊声不断,这声音并不陌生,他知道圆澄又在树那一边练拳,这好像也是他师父给他的功课,要他每天去做不可间断,这是他第一天到此就见到了的。 这时他正百无聊赖,於是默默将步伐横移了三步,师父说没允许不准起来,所以只要移动时不站起来,就不算违反了师父的规定。当他正满意於自己的机敏变通时,瞬间就惊呆了,惊得差点连眼珠都快掉了出来。 原来,那天他看见圆澄对着老槐树出拳,一拳拳打在树g上,把树g打出了个大窟窿,心里还疑惑,此人的手怎麽都不怕痛。 但今天,他从这角度一看,才赫然发现,原来圆澄的每一拳,都没有打在树g上,才知道手没打在树g上,自然是不会痛。 不过回头又一想,没打在树g上,居然还能打出个窟窿,这是什麽样的劲道?什麽样的内力?光以拳风,就足以让树g凹陷出一个大洞。 不只是惊讶,一种崇拜之心油然升起,他对这个又粗又直的莽和尚,开始有了新的看法,他似乎已经忘记之前要偷懒到底的决定,另一种想要与他好好学习的想法,重新占领了他的心。 一官又悄悄下了个决定,希望自己以後的功夫,也能如此炉火纯青。 在一官神游想像同时,“百零六”“百零七”“百零八”圆澄完成了师父给他的功课。 只见他收拳、收功、深深吐纳,沉气丹田後,缓缓起身。 但圆澄才一起身,便发现一官两眼,直直看着他在发呆,便哈哈大笑向一官走来。 一官惊觉时,圆澄已来到身前,他心想惨了,定又要被恶整一番。 没想到圆澄只是到他身旁,异常和蔼说道:「傻小子,基本功定是要深学苦练,但不要像那些Si脑筋,不知变通,要知道天下武学无奇不有,非一家一派所能囊括。 到了海外才知道,那些南洋、西洋武术,和我们就大不相同,而且也不好以优劣断之,只能说各不相同,各有所长,其实都应该去学习了解才好。 就b如说我们各家武功,几乎都强调下盘要稳,所以你这紮马就得下苦功练。但有一天,你若与那些外人决斗,看他们上窜下跳、左跌右晃,也不要太惊吓。他们有些武功,就是强调步伐凌乱、出奇不意,其实凌乱与灵活变化是同一件事,你懂就是灵活,不懂就是凌乱。 想我第一次与他们交手时,还差一点失手,为此丢了X命,现在想来都害怕。」边说他边往自己草庐走去,进门前丢下一句话:「你师父规定的时辰够了,再来找我,教你点有趣的,整天紮马不无聊Si才怪。」 一官吓到了,吓的不是圆澄口中奇怪的武功,而是圆澄忽然转变的态度,凶和尚不凶了,这让一官觉得b凶还可怕。 不过,这种不适应的感觉,很快便烟消云散,不久之後两人的关系,就b与圆觉来得更为亲密,这或许就是心X所致,臭味相投吧! ××× 一官现在心里,其实有了四个师父,虽然其中三个,都没答应收他为徒。 陵兰学馆的穆先生,是唯一正式拜过师的,教他四书五经、文史笔墨,读书研经的师父。 兰溪畔那个说故事的老人,他开启了一官对江湖、对海洋、对外边浩瀚世界无b的兴趣,一官认为深受他启蒙。 虽然那段日子里,他并没有教一官什麽技能,但圆澄坚持自己是代人授业,一官也就把这个师父给认了,并且在心里,叫他作“狐狸师父”,因为这是他亲口告诉一官唯一的名字。 这些日子,他想通了一件事,就是老人为什麽,不告诉他自己真实姓名?一官一开始就根本不相信,会有人连自己名字都给忘了,一定是有什麽原因让他不想说?所以在他每天蹲马步无聊时,他的脑袋瓜里总在想这些问题。 有一天,一官忽然就想明白了,老人在外漂流一辈子,终於回到了自己故乡,这个曾经无数次在脑海里萦绕,是他与父母兄妹一起生活过的地方。 可是他人已老迈,眼也失明,故里乡亲不但不认识他,还被他满是火纹可怕的面容,吓得纷纷走避。 他厌倦了、不愿再继续做那个四海飘流的邱串,即使这个名字伴随了他大半辈子,但他也再不能做回原来的庄丘了,因为这个名字早已被世人遗忘。 普天之下,还有谁认识庄丘? 所以,当自己突然问起他名姓时,他一时间犹豫了。他既不想欺骗自己,给一个众所皆知,但却又早已不是自己的假名;同时也不想给一个真实,却又无人知晓的真名。 所以,他给了一个被熟识、也真实的浑号。海狐狸这浑号,虽离老人也已遥远,但某种程度来说,或许正代表了老人一生的骄傲。 在海狐狸之名下的这个人,正邪难辨,商盗难分,几分聪敏,几分狡诈,既有恶名昭彰的贼名、却也有济弱扶倾的侠行,他或许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也或许,他觉得这些看法都很准确,所以他乐於接受这个浑号,并将它告诉了自己。 明白了老人心境的同时,一官也了解到,为何老人说故事时,在那已一片灰白的眼眶中,却总还是透着一种悲凉与孤独的感觉。 至於另外这两个师父,尽管他们始终也没同意,但一官可不管这麽许多,反正本事教也教了,学了东西就得管叫师父,於是一口一个师父,叫得异常顺口。 为了区隔两人,他管圆觉叫“大师父”,因为圆觉是师兄,而且总是很有威严、庄重的样子,绝对当得起“大”这个字眼。 最後是圆澄,当然也不能管他叫“小师父”! 当今世上,应该没有人,敢用小这个字眼,来形容圆澄,所以一官很聪明地叫他“凤师父”。 虽然,不管是圆觉还是圆澄,都始终没有首肯,但当一官前前後後在身旁,一口一声师父的时候,他们的心里,还是感到温暖与愉悦。加上,一官天生好动闲不下来,除了练功学习外,还主动负责挑水煮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