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苍龙-首卷:风起_第九回、海上鬼狐(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回、海上鬼狐(一): (第1/2页)

    海很大,大到让人穷其一生去追寻、去探索、去征服,也无法尽得其中一隅。正因其广大,广大到可以让每个进来的人,放开手脚、尽展所能。

    但是,也因为同样原因,让一些人迷失了方向,在茫茫大海之中,失去自我。所以,大海对人的考验,不只在於勇气,更在於意志,一个人对海的信仰,不只需要磨练自己的勇敢,更要砥砺自己的坚持,坚持成为自己,我就是我,只能是我。

    “海狐狸”,圆觉的记忆中,是有这麽一个名号的,应该也识得此人,只是时间已太过久远,即使当初的如雷贯耳,如今也早已归於寂静。

    三、四十年前,“海上鬼狐,邱串”可不是无名之辈,官府里列名在册的头疼人物里,他该算得上名列前茅,记得当时流传着这麽一句话,“夜里无常鬼,海上狐狸邱”,这狐狸邱,说的便是此人。

    邱串,在当时以刁钻狡诈着称,在海上神出鬼没、飘忽不定,就像无常鬼一样难以捉m0。而且,他似乎不属於任一海獠集团,但每次海獠的行动之中,却似乎没一个不存在他着墨的痕迹,这样一个海上浪人,当然是朝廷锁定,重点缉拿的对象。

    不过,圆觉倒是没有正式与他打过照面,因为海狐狸活耀的时期,戚将军已北调蓟州,他也随之在长城边上戍守,所以关於此人的恶名与难缠,也就仅止於耳闻而已。

    往事就像包袱一样,把所有零碎杂琐全都一GU脑包裹起来,一起收藏进记忆的夹缝,久久便也不再想起。但若其中一件,不经意被提了出来,就好像又打开了包袱,桩桩件件一时间又涌上心头,历历在目、彷佛昨日一般。

    圆觉想起,自己还是“疾火将军”的时候…

    那天夜里,与胡、王几位同僚夜探天牢,在狱中被戚将军狠狠痛责一顿,他跟随将军近二十年,从没有见过将军如此愤怒与沮丧。

    离开天牢後,几人依将军指示,化整为零分头行动。

    当时,自己一路南下,才渡长江,方一上岸,便已看见各城各镇满大街,张贴是全是朝廷对几人追捕的通缉令,几经辗转波折,逃回故乡泉州藏匿,之後又在有几代交情、通家之谊的“慧明禅师”协助下,拜入东禅院奉其为师,释号圆觉。

    打从那时起,圆觉便一直隐居於清源後山,自此深居简出,一意专注在修心修行。

    此後不久,慧明禅师又收了个徒弟,便是“圆澄”。

    那日,两人方一见面,圆觉便认出了这个满脸横r0U,一付凶神恶煞模样的师弟,就是横行一时的着名海獠:林阿凤。

    两人真可谓冤家路窄,原来圆觉对这个林阿凤,可说是再熟悉不过,都不用师父多介绍,两人彼此间可谓是知根知底,只是之前的互动全在战阵之上,或海、或陆,两军交锋相互厮杀,二人各属一方。

    十六岁时的圆觉,在一次海贼袭击中家破人亡,一心要为父母报仇的他,拜在戚将军麾下。

    隔年,他参加的第一场战役“台州桃渚之役”,所遭遇到的对手,不是别人就是林阿凤。

    当时的林阿凤,还没有自立门户,是海上霸王“邰佬*”阵中的一员悍将。之後,一连几次在福州寿宁、松溪等地,一连交战数回,这林阿凤也都无役不与,直到最後戚将军在“仙游一役”彻底将其剿灭。

    几次交手的记忆里,林阿凤就是个骁勇无谋之辈,虽说接战之际强悍无b,但只要略施小技其实并不难对付,只是那GU如入无人之境的杀意,让人很难不印象深刻。

    谁能想到,十几年不见,再见面时此人,居然与己拜在同一师门下。

    多年不见,人依旧如记忆一样,粗鲁而暴躁,只是时至今日,又是几十年过去,在这些时间里,朝夕相处让他有了新的T会,感受到其不失是一种耿直与率真,相较於那些诡谲Y险的小人而言,或许要更可Ai一些。

    纠结与抵触的心,在最初的几年里,一直g扰着圆觉。几经开释,始方知慧明师父良苦用心。

    慧明禅师本佛陀教诲,观贪、嗔、痴,乃妨碍人心回归本X的三大阻碍,凡俗之人最易受贪念慾望所控制,但圆觉、圆澄二人,皆重义轻利之辈,几经人世波折,已能看破世间富贵浮华之空幻,越过了这第一道坎。

    以慧明对自己这两位弟子的了解,圆觉修行之碍,在於“痴”。他太执迷於报父母之仇,执着於尘世间的黑白之分、正邪对立,让自己深陷在两者相交、互为一T的混乱之中。

    若其想要越过这道坎,唯有自觉自醒的顿悟方行,因此为其立下法号,曰“圆觉”。唯希望他能早日参透一切,回归本心。

    圆澄修行之碍,在於“嗔”。他的心中满是忿怼不平,他不平於朝廷的乱政,不平於红毛的J狡,不平於苍天之不仁,万物之不义,他愤愤不平於一切。这让他自己深陷在埋怨忿恨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若其想要越过这道坎,唯有他自己放下心中怨怼,让心澄静、清明,因此为他立下法号,曰“圆澄”。期待他能找到心中的平衡,最终归於寂静。

    至於,让他们两人住在一起、同修同习,则是慧明师父智慧之所在。

    他希望透过二人彼此,相互更深入了解,看清世间诸事皆为多面,摆脱偏颇与狭隘所带来的迷惑,放下执念,方能达到全知全能、真知真理,进而修成正果。

    因此,让两人共同生活,实是让二者互为明镜,能够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过去的盲点,如此冀望能解开两人心中枷锁,让心豁达通明。

    话说回眼前,圆觉看见一官求助的眼神,知道在探询自己意思,他忽然想起一事,师父生前曾说起,在“仙游之役”之後“邰佬”势力被戚将军瓦解,而林阿凤收编残部,远走南洋自立门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