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回、凤翔千里(一): (第1/2页)
江湖上,有很多有名的人,有些是侠名,有些是恶名。 若有一个人,被所有人所称道,只有三种可能:一是他足够强大,强大到没有人敢说他不好;二是他足够伪善,虚伪得让所有人都觉得他好;三是他足够平庸,平庸到对任何人都不构成威胁,人们根本不用在乎他好或不好。 无论是以霸挟名,亦是沽名钓誉,又或是名不符实,似乎都不是什麽好事,反倒是那些锄强扶弱、替天行道的人们,往往都被掌握权力之人,安上些盗匪强徒之名。在这麽一个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的年代,恶名昭彰或许是一种肯定,是一种崇高的恭维之意。 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绝不会是个安稳年代,但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恐怕亦然,即使表面上安然无事,那也只是有人,将那些波澜壮阔与风起云涌,去刻意掩藏与遮盖罢了! 圆澄的拳脚凌厉,这是圆觉早在年轻之时、战阵之上,早已领教过的。至於他口舌之利、思辩条理之清晰,反倒让圆觉一直感到意外。 不过,在一官上山之後,在他将与庄丘的关系说出之後,圆澄才全然坦承,这些事哪里是他的脑袋,所能够想明白的,不全都是那海狐狸,说给他听的,他们在海上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分析讨论,而庄丘也总是不厌其烦与他解析,一切百姓之苦、祸害之源,无非就是那一纸“禁海令”。 一官听到这里,突然就明白了,明白狐狸师父为什麽,要涉险去救凤师父?为什麽始终无怨无悔,跟在他身边全力辅佐? 因为这是净海王汪船主,一生未完成的遗志,他想要继而去完成。 庄丘自知,以一己之力绝无可能,所以他必须寻找一个,足堪大任之人来辅佐,就像当年汪船主辅佐许岛主一样。 如此想来,那凤师父想必就是他,纵观海上群雄之後,最後拣选出来之人,可惜一番苦心,最後依然无法如愿。 经过这麽多年,圆澄不断在这些事上与他纠缠,圆觉的心早已变得更加宽容,这样的宽容在过去,或许会被他自己视为不够坚定,但那些过去他坚守的价值,他用生命去扞卫的信念,早在不知不觉中全然崩坏,崩坏的那些信念与价值,本身或许就建立在,更为荒诞无稽的基础之上。 对於一官,在与他日复一日相处之下,圆觉发现一官的善良与爽直,发现他是个有Ai心又充满正义感的好孩子,他告诉自己可以放宽心,只要一官能够一直秉持正直与侠义,至於走上哪一条路,也就只能顺从天意,造化不一向都是由天不由人吗? 圆澄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他喜欢一官极了,他觉得简直就像年轻时候的自己,魁武有力、急公好义,有不服输的骨气、有不认命的任X,且又有领袖的气质,真是天生做大哥的材料。 一官一天天长大,身形越发高大挺拔,他彷佛自己又回到年轻,一切充满希望的年纪。 当然还加上,对故友的怀念与歉疚,圆澄便将这份感情,也全都投注在一官身上,所以他越发穷尽心力,教导一官所有他会的东西。 相对的,一官与圆澄相处日久,也能感受到圆澄对自己的无私付出,不但渐渐不再怕他,反而总是跑去缠着他,要他说海外冒险的故事。 从异域的风土人情、海上的行船技巧、东洋、南洋诸国及红毛们的衣着相貌、生活习惯,甚至是他们琐碎的小习惯,一官全都很有兴趣。 对於一官的好奇心泛lAn,圆澄非但不觉得烦,反而十分乐意与他讲,只因为他满肚子过去的丰功伟业,以前与师父说,师父认为那些都是业障,不许他拿出来说嘴,要他勤修佛法、广施功德以赎罪过;他想与圆觉说,圆觉总是沉默以对,对他无言的拒绝。 如今,一官不但愿意听,还总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那些原以为只能烂在肚子里,随自己在不久後,一起被埋进坟墓里的陈年往事,他全都知无不言,不管是骄傲的、丢脸的,成功的、挫败的,天南地北、言无不尽。 相较於狐狸师父,一官更喜欢听圆澄说故事,因为他也是X急之人,说起故事自然不拖泥带水。并且之後,他也开始喜欢与圆澄学功夫了。 圆澄师承,崆峒派第五代传人,无霜子。 一年,无霜子云游四方,行至cHa0汕一带,遇一少年身形孔武、天生雄力,见他时正因见义勇为,去帮助受欺凌的村民,与山匪对抗,却因而被打得奄奄一息,不过即使如此,他也咬着牙y撑,一步也不肯退让。 无霜子见其心生怜惜,认为此乃天意,一掐指算出两人有一段师徒缘分,於是便在h冈城北,栖云山的太清观挂单三年,将本门武学传予少年,之後才又继续仙游。 这少年便是林凤,当地乡人都昵称他为阿凤,也就是後来的圆澄。 林凤出生於海商之家,当然也就是官府所认定的海贼,早在他祖辈於嘉靖年间,就已是列名在册的大海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