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行司令府_【云亮】层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云亮】层云 (第2/6页)

适的地毯上,全靠有人从侧边出手拉了一把,将将站稳,却陷入了另一种对此情此景的怀疑。两个......自己?

    当真是两个自己,一个穿着自己最宝贝的那套亮银甲,丝毫不见暗沉,另一个则穿着暗纹流彩的常服,瞧着年纪更大些,却更有一种沉稳气派。他眨眨眼,刚抱拳一揖,便被年长的那位按了下去,另一位则向屏风后唤了什么人。疑惑间,一位玉面郎君散着发绕了出来。郎君只着里衣,衣衫的素色却比不得他格外白皙的容颜,经室内烛影一照,便在高挺的鼻梁边打下暧昧的阴影。这人固不在意,虽同为男子,他却仍感失礼,遂微微低了头,心里仍悄悄地为此披发素服掩不住的气质惊艳不已。郎君不仅没把他当外人,还几步就走到他身前,清朗朗一声子龙,他便惊讶地抬了头,恰对上如墨的一双星眸。

    郎君自我介绍道,吾乃诸葛亮,字孔明,现为左将军刘备帐下军师,自建安十三年来此,想必与子龙将军尚未见过。小赵将军听得军师二字,心想主公当真未来当真发达,连军师都有了,当即愉快行礼道,见过军师。军师却一笑,我与子龙关系甚厚,子龙唤我孔明即可。小赵将军对这军师一见如故,只觉这人言语如沐春风,便认真问道,孔明所谓建安十三年何意?此为何时何地?我处尚为建安五年,正要寻主公,不想来了此处。诸葛亮不答,只侧身瞧了瞧翊军将军,显然充分尊重屋主意见,他亦自然解释道,今日乃建安二十年上元,此处是成都,军师将军府上。诸葛亮适时补充道,军师将军便是此间的另一个我。他又示意赵云道,这便是建安十三年的子龙了。赵云与他微微颔首,翊军将军又为他倒了杯茶,将小将军也推到火炉边,坐着聊吧。

    四人交换一番信息,其实唯独小赵将军了解不多。他对两个年长的自己未见得有多熟络,倒是对频频照顾他的诸葛亮不由得心生好感。主公能拜得如此大贤是极好的,只是,为何是他与孔明同住一府呢。他想着前几日与主公常常同榻而眠,想来自己与军师也是类似的关系。他想着,又仔细看过那两人与孔明的相处,总觉得有种莫名的亲密。军师明明也来自不同的时间,却与最年长的一位默契十足,如多年老友。他如此想着,虽感冒昧,可孔明大概也不会生气,便终于忍不住问了。云是何时结识孔明的?为何借住府上,可是有什么不便吗?

    诸葛亮听得这至诚之语,羽扇不在手边无从遮掩,好不容易才忍了笑。屋里炉火烧得暖,只开了窗缝透进些许蜀地冬季潮湿的寒意。眼看小赵将军还穿着棉袍,诸葛亮便先劝道,如何回归还需从长计议,子龙不如也去换身衣服?翊军将军道,我倒真有几套常服在这儿,不如都去换过再叙。他说着又翻出两套自己的衣服,请二人去屏风后卸甲。二人转过屏风,见案上端正摆着顶莲花冠,衣架上又搭着件绘了星图的道袍,小赵将军不免低声道,军师还会这些吗。赵云正摘银盔,闻言道,孔明精通奇门八卦,观星自然也不在话下。他很流畅地补充道,卧龙先生,水镜门下高徒,建安十二年与孔明初识时他才二十七岁,就已有天下人所不如的见识了。小赵将军搭把手替他解了背后的搭扣,闻言高兴道,那我正与孔明同岁。

    他方才穿得厚,这会儿脱了软甲也只换了里衣,外袍松松披着,看赵云把一身甲胄卸了,才带着心算的结果又问道,建安十三年,三十六岁,孔明竟比你,嗯,比我小吗?赵云点头道,不像吗?他看小赵将军固然可以当做年轻的自己,只是怎么看怎么稚嫩,原来自己从前的稳重中也有许多破绽,竟觉得像自己的弟弟了。小赵将军琢磨一二道,也不是不像,只是太厉害了,叫人看不透。赵云就拍拍他肩道,孔明这人很简单的,往后你自会知道。他二人言语低声,只漏给诸葛亮与翊军将军一星半句,这两人本也无意窥探,正琢磨着要怎么解决这一困局才好。

    诸葛亮道,见了子龙便知赤壁功成,只是若无我回去点将,尚不知主公作何安排。翊军将军道,此等异事不知古书中是否有所记载,孔明博闻,可曾读过?诸葛亮摇摇头,他沉思半晌,不知是否与蜀地有关,还请子龙明日带我去藏书阁。翊军将军自无异议,一口应下,又道,待孔明——他目视门口以此代替仍未回来的军师将军——回来,说不定会有办法。他说着,不免有些惦记,想推门去前院看看,门却好像被从外侧反锁住了。窗倒是仍开着细缝,却也纹丝不动,推拉不能。诸葛亮起身与他察看一番,果然如他所言。

    四人对此面面相觑,到底翊军将军先道,久不闻滴漏,必有异。诸葛亮随即指出道,火盆也不曾燃尽。他皱眉道,莫非时刻不曾动么,倒像是专为了将我等凑在一起,又不容过多交谈,这是为何。赵云和小赵将军一起指了指茶壶,喝了茶也不见少。小赵将军感叹道,这只茶壶若能拎去军中该多好。他这话把三个人都逗乐了,诸葛亮道,只许喝水不许出门,定不是要取性命,如此,还得从屋内破解。翊军将军道,若此屋已经与外界相隔,反倒不急,或许破解后外界时间并未流逝。他在屋里细细转了一圈,垂眸道,似乎仅文书变了,症结就在此处。桌上文书不少,四人立刻分头摊开,力求在竹简上寻得什么异样。这工作说来困难,做着却实在简单,全因公务文书皆已字迹模糊,唯有赵云抄录的多卷《管子》尚有可辨认的文字。

    没多久,小赵将军就率先举起竹简道,可是这种模糊?他指着翊军将军抄录时,竹简侧边因渗墨太深不好刮除的痕迹问。诸葛亮凑过去看了看,摇摇头,需字迹本身模糊才可。小将军点头,转头又兢兢业业核对去了。竹简很快摊得满桌都是,诸葛亮一目十行间不免赞道,子龙抄书好用心。翊军将军道,孔明教过我,心静便是了。他正说着,恰好诸葛亮瞄到一处如水渍般的痕迹,宣布道,找到了。三人顿时都围过来,看诸葛亮指着那行字道,夫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心,其立之也以整齐,其理之也以平易。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小赵将军听得认真,目光按着语速在简上逡巡,听诸葛亮读毕首先问,可有什么玄机?诸葛亮不由失笑,瞧他的劲头还以为有什么惊人之语,谁料是个不知则问的好学模样。翊军将军适时递过笔来,他边补全那缺失的以、出二字边笑道,还好不曾全部观其大略,不然当真要被这摘字的经典难倒了。赵云先听得摘字二字,心念电转,默默将前后所缺字样连缀,耳根立时红了。

    小赵将军尚懵着,翊军将军却也自懂了,亦不言语,只侧头去瞧诸葛亮。小赵将军见两个自己都望着孔明,仍不解其意,眨眨眼道,孔明找到办法了吗?诸葛亮被那两道目光盯住,心知非要自己开这个口,索性娓娓道,子龙可知上元节,不仅赏灯,还可猜谜?小将军聪慧,顺着道,竹简上原是谜题?诸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