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山 (第3/5页)
第三日,我蒙上双眼,随心所欲地在璞玉上雕刻切削,随心而起,随心而止。这才是灵魂。 黑袍女子抬手指向自己,问话:“寒氏的匠人,你觉得我为岩王帝君吗?玉匠给我的答案是正确的吗?” 铁匠将玉牌还回,摇了摇头,回答说:“我不知。但尘世间何其多的人,拥有这份知识的,也许只是我还未见得。如果你是岩王爷,那我更要谢你了。如果不是,我还是要谢你,肯跟我说到这些东西。” “碎石落入江河,使河水浑浊不清,可是岁月会前行。等到一段时间后,砂砾沉积,河水重新清澈,鱼群也会归来往返,”女子说着话,“通路形成后,山岩重新稳固,高山低谷将会以新的方式跟人共存共生。” 她说:“璃月啊,是注定跟山岩相伴的地方。” 女子把玩玉牌,没有给铁匠回答的机会,浅笑道:“至于这些问题,尚未到问山的时刻,且向山上去,去到更远更高的地方。” 他们的对话持续了一整日。从日出时分,到现在快要日落。 高山遮掩日光,沉坠一线亮红。铁匠再眨眼,池塘前已经没有对方的踪影,塘中清水倒映染红的柔云,那清泉底部沉着几枚摩拉,很快就随水而去。 那几枚摩拉被人拾取起来,是一个身后背负大剑的男人,大剑无鞘无锋,隐隐含着幽光。 “你要上山去?”男人问他。 铁匠点头称是。 1 “劝你迷途知返,这座山可不是你这种普通人能爬的。”剑客嗤笑一声。 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剑客继续说:“这里是璃月,但这里也不是你所想的那个璃月。” “什么意思?”铁匠呆愣了一下。 “且到高处且问山,”剑客开始练剑,念着,“剑道难行,唯有锲而不舍方能看见终点。你也同样如此,做好准备就继续走吧。”他也是个怪人,日落了才开始练剑。剑客白日喜好游荡山野间,总说世间大美风景看不够。 当铁匠自讨没趣,前进一步的时候,突然听见身后,剑客的大声宣告:“你要记得我的名字,我叫古华,我会成为天底下最了不起的剑客!” 那几枚摩拉被古华挥掷过来,铁匠狼狈接住。 与铁匠摆手道别的剑客,侠气尽显,他在山林间持剑而行,长袍垂袖,目含锐光。 从山脚到山腰,铁匠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低落、沉缓、落寞的,仿佛掺杂了众生的泪水。 “这场洪灾后,我们要从归离原离去,一片土地所面临的危险与考验,远比我们所想的更多。大旱、洪涝、暴雨、飓风、地震、海啸、火灾、恶疾……” “我曾分出万千化身,点燃原野上每户人家的炉灶。” 1 “而洪水退去后,我也曾陪伴众生走过荒芜的平原,来到现今的港口,造起民房,生起炉火……” 这段路,是非常寂寞的,除却这个声音,没有别的东西。哪怕青山依旧,绿树常青,山岩静默,万物萧然。 当铁匠差点走到山腰处,回望时,落日已沉。天地无光,暮鸦都寻不得方向。 道路两旁有火光燃起,恰似世间第一盏夜灯也是这般的姿态被点亮。铁匠登山的路途也被照亮。 火光在铁匠的身后,光亮使影子拉得极长。影子比铁匠先行抵达了半山腰。 他的身侧,正是常见于山道边的灯,被众人称为“退邪灯”。传说某位夜叉曾扮作游商,背负行囊,以扁担挑悬两枚灯笼,夜行于凶险之地,引诱妖邪,将其斩除。 可是在这个夜叉之前的岁月呢? 他想起,那陪伴他走过寂寞山路的声音,那么是谁守护着我们? 铁匠是如此迫切地想知晓这个答案,于是他仰头问山:“我愿登山,求解火光中的纯粹。” 他的影子最末端,白袍男子手提小灯一盏,直视他的眼睛。 1 “为何?这并不是你所求之物。你可以不知道答案。” 铁匠低语:“我想知道是谁一直在守护我们。” 契约达成,男子便为他解惑:“这片土地上,有一位被遗忘的神明。” “他奉献自己全部力量和知性给大地,力图使磐岩永固,风调雨顺。他将带来幸福的菜式与炉火的奥秘告知岩王帝君。” 而陪伴铁匠走过山路的声音,顺着匠人的脚步抵达此处,开始诉说往日的光景:“在第一批先人们到达这里,开始垦荒的时候,他们用石头垒起了炉灶,又用石头互相碰撞,点起了火。有了火,就能做饭了,有了热菜热饭,人们才有力气干活。” 男子说道:“这些都是来源于「石头」,于是众生所说就是岩王爷的恩赐。” 男子否定讲:“并不是。当帝君通过这位神明知晓炉火的奥妙,才能创造出打火石。” “这是世间最纯粹的炉灶之火,也是你锻兵所用到的铸炼之火,如此纯粹……”男子指向火光,亦指向火光中的那声音。 铁匠知道了答案,顾首看了看那团火,应答:“登山路途遥远,我不拿走。理应使他继续照亮这方黑暗。” 那个声音悠然顺风而来,对寒氏匠人说:“那么接下来我所说的是顶顶重要的事,人生在世得吃饱肚皮才好赶路。” 1 这阵风推动这位铁匠往前走,踏入山腰处,这位铁匠将会按照契约,成为一个登山者。 “吃喝一事,可小可大。说小,可取一捧粟米尝,汲石上甘泉水;说大……”,随着铁匠走远,那声音也渐渐不能被听见。 在前行之人继续往山腰而去的时候,留在原地的白袍男子盯着火光,听着这声音,久久沉默着。 当那火光逐渐变小,露出一只熊模样的家伙,跌出火焰的熊趴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白袍男子见状笑了笑,放下手中灯盏,把它抱了起来,放在了山岩间的神龛里,然后把那盏灯搁置在了神龛边上。 大家的肩上像落了一层雪,白茫茫一片。铁匠肩上也是,白袍男子肩上也是,睡在神龛的小熊肚皮上也是。天地月色下,人和神灵都枕着同一窗月光。那些记得住的、记不住的,也凭依同一片山河。 从这里到山腰,月光都是软的柔的浮起来的白绵绵。再回头,火光已经不能被看见了。可是山路边的灯一直亮着,照着他的路。 登山的铁匠靠在山岩上休息,在那个时候,他抬头好像看见了,一个穿着黑袍的男子站在山腰。 那位男人在等他,铁匠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连忙动身,继续前进,在山腰处看见了一座房屋。 铁匠扣响房门,得了应允进去,开门就见着一位黑袍男子坐在案桌后面,手上拿着红纸和剪刀。 1 烛火微小如豆,红纸的红影贴在男子面上,还没他眼下的赤红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