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回、凤翔千里(二): (第1/2页)
圆觉的武功,主要习自戚继光与俞大猷两位将军,这两位将军的武功,都是正宗南少林的武学,以少林南拳、太祖长拳为主。 当然,俞将军还依据荆楚长剑及杨家枪法,融合两家所长,独创出了俞家棍法,以奇正相生的变化,以静制动,後发而制人,俞将军以此棍法,纵横疆场三十年,未遇对手。 至於那些,在战阵上两军交锋的学问,也就是穆敏行口中万人敌的功夫,圆觉认为还是过些日子,再教给一官吧! 一方面,一官年纪还小,心尚未定,整天上窜下跳静不下来,这些需要用脑筋思考,用心去心领神会的阵法谋略,怕他一时无法理解,若是嫌枯燥复杂坏了兴致,以後反而麻烦。 另一方面,圆觉还有另一层顾虑,现在他倒不再担心,一官未来走上邪路,正所谓“人正路不歪”。他现在已经全然相信,一官的品X与为人, 真正让圆觉担心的是,战阵之法就是领兵统军之法,如果一官习得一身好武艺,成为江湖中行侠仗义的大侠,是不是也是一种不错的结局。 如若自己教了他统御三军、运筹帷幄的兵法,莫说是出海成为海贼,与官府杀个两败俱伤。 就算一官去替朝廷效力,做了个保家卫国的将军,但看看当今这皇上,想想如今这官场,就算这样也未必是个好出路。 只需反观戚将军与自己,不就都是血淋淋的例子,这让圆觉心中有些动摇,这件事他还没想清楚,需要时间再让他想想。 圆觉之所以这般瞻前顾後,正是因为他对一官的关Ai,因为放在心上,才会让他如此举棋难定。 一官其实也不是,不喜欢与圆觉学功夫。 圆觉慈祥和蔼,说起话来有几分他爹的味道,只是他也发觉了,圆觉现在越来越不教他武功,怎麽教都还是坐禅、运气、紮马步。 更奇怪的是,现在还越来越像穆先生了,开始教他念书,先是文天祥的正气歌,再是诸葛亮的前後出师表,之後还不知道要他背些什麽? 一官无法了解圆觉的苦心,他只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厉害,他也只能猜测或许这就是物以类聚,穆先生介绍的大师父,果然也很Ai教书,而狐狸师父介绍的凤师父,就的确也很喜欢讲故事,难怪他们都互相变成了朋友。 ××× 一晃经年,时已入秋,秋老虎发起威来,更胜炙夏。 这日溽热,一官一路奔跑上山,现在他虽说还无法如法证那般,一跃两三丈,但搭配运气呼x1之法,奔跑起来绝对也算健步如飞。 一官疾驰上山,依惯例在老槐树前止步,调和气息、修整内力,转头便看到圆澄打着赤膊在树下,也不知是乘凉还是打坐。 看着凤师父的僧衣,晾晒於一旁,想来是昨晚太闷热,沁Sh了他这唯一的蔽T之物,所以一早洗了晾上,便在一旁等它乾。 印象中,两位师父从不光着膀子,即使不羁的圆澄也是如此。 原以为是佛门戒律森严,但今天一官才明白,没有任何法规戒条能够约束得了圆澄,唯一能限制住他的,只有他自己的心,他的身上背负了太多过往,那些再也不想、不愿、不能面对的过去。 圆澄闭目坐於树荫下,即使如此,也有一种不怒而威的震摄感,而映入一官眼中他黝黑的皮肤上,处处皆满布各种伤疤,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几乎可用T无完肤来形容,但真正引起一官注目的,当还是x前那既黑且粗,明晃晃的十个大字,“活剥林必秀,生屠王望高”。 大字横陈x前,与伤疤穿杂交叠。 一官的心是震动的,要多少惨烈拚杀,才能让一个人的身T,受创成这样;是怎麽样的刻骨仇恨,能让凤师父将活剥与生屠这样的字眼,一针一针刺在自己x膛。 林必秀与王望高是谁?一官并不知道,但他知道的是,此二人必定已不在人世,因为以他对凤师父的认识,此二人不Si,他绝不会隐居於此,而将必是天涯海角追杀,不Si不止。 一官的好奇,不断SaO扰着他的心,林必秀与王望高究竟是谁?他很想知道。但见自己在此已站了许久,凤师父都没任何反应,如果不是睡得正熟,那就是现在不想被任何人打扰。 於是,一官识相进了圆觉草庐,在请安问早之後,乖觉问道:「师父可知道林必秀与王望高,是什麽人?」 听到一官如此问,圆觉没有任何惊诧,只眨眨眼问:「你是看到了吧!」 这对圆觉来说,并不难猜测,因为此二人Si时,一官根本就还没出生,而且一人是南洋海商,另一人则远在广州,都不是一官有机会所能认识。 因此,有此一问,必然是看见了圆澄x前的刺青,便也不隐瞒,但只简单回说:「是你凤师父的仇人。」 这样的回答,显然满足不了一官,於是又纠缠追问:「他们与凤师父有什麽仇,凤师父真的把他们,给生屠与活剥了吗?」 圆觉本不想细说,他不喜欢说这些往事、琐事与俗事。但他又一想,如果自己不说,一官肯定不会善罢g休,若改去问了圆澄,还不又得把整件事,说得活灵活现、神乎奇神。 这样对一官不好,对圆澄也不好,如此不但会再次挑起,师弟x中压抑的怒气,这是师父生前最不乐见;更还会让一官的心X,沾染太多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